357
iPhone_iPad_Mac_手機_平板_蘋果apple
結構性震蕩凸顯市場價值風口 四行業景氣度回升受資金追捧
近期,在A股市場震蕩調整之際,個股分化不斷加劇,對此,業內人士普遍認為,藍籌股領跑的大趨勢並未改變,在價值型增量基金大量發行的驅動下,2月份主流機構的投資策略仍是價值至上,低估值優先。統計顯示,截至昨日,A股整體平均市盈率為19.66倍,其中銀行、建築裝飾、房地產和鋼鐵等四行業估值低於A股平均市盈率,且年內實現上漲。今日本版特對上述行業及其績優白馬股進行深入分析,以饗讀者。
銀行
13家公司年報營收與淨利雙增長
多家機構看好6隻潛力股
在金融強監管下,強者恒強的馬太效應在各家銀行的業績中進一步凸顯,推動銀行板塊估值回升,提供較高的安全邊際,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根據數據統計發現,截至目前,已有16家上市銀行公布了2017年年報業績快報,有13家銀行2017年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均實現同比增長,占比逾八成。
具體來看,上述13家銀行中,成都銀行2017年淨利潤同比增長居首,達到51.69%,貴陽銀行緊隨其後,2017年年報淨利潤同比增長達23.97%,常熟銀行2017年淨利潤同比增幅為21.71%。另外,寧波銀行(19.51%)、南京銀行(17.01%)、杭州銀行(13.33%)、招商銀行(13%)、吳江銀行(12.46%)、無錫銀行(12.09%)、江蘇銀行(11.91%)和張家港行(10.74%)等8家銀行2017年淨利潤同比增長均在10%以上。
此外,大部分銀行的資產質量持續改善,16家銀行中,13家銀行2017年的不良貸款率下降,僅浦發銀行的不良貸款率上升。
受此提振,1月份以來,銀行板塊持續活躍,板塊整體大漲17.47%,有24隻成份股實現上漲,占比逾九成。其中,南京銀行(29.33%)、貴陽銀行(25.60%)、建設銀行(24.35%)和工商銀行(22.58%)等個股期間累計漲幅均在20%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銀行業的業績與資產質量持續改善,為提升銀行板塊估值水平提供動力,目前板塊估值水平仍較低,截至2月2日,A股市場整體平均估值為19.66倍,銀行板塊估值低於這一水平,整體估值為8.13倍。其中,華夏銀行(6.57倍)、興業銀行(6.84倍)、民生銀行(6.84倍)、浦發銀行(7.10倍)、交通銀行(7.36倍)、中國銀行(7.69倍)、農業銀行(7.72倍)、光大銀行(7.84倍)和江蘇銀行(8.01倍)等9隻個股最動態市盈率均低於板塊估值水平。另外,交通銀行、華夏銀行、民生銀行、中國銀行等4隻銀行股目前股價處於破淨狀態,市淨率分別為0.85倍、0.89倍、0.93倍、0.98倍。
對此,廣發證券表示,鑒於銀行板塊2018年不良貸款率反彈延續趨緩態勢,部分銀行息差有望改善,基本麵企穩回升;當前板塊估值處於合理偏低區間,配置價值提升,維持對銀行板塊“買入”評級。推薦政策風險較小、資產結構優勢明顯且估值相對較低的國有大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等),繼續看好擁有零售護城河的招商銀行和小而精兼具成長性的資產質量優異的寧波銀行。
中航證券則表示,長期來看,業績的可持續性仍是銀行板塊股價長期上行的核心支撐。受製於負債端成本的壓力,預計2018年商業銀行淨息差盡管有所改善但難以大幅走高,資產質量將是決定銀行基本麵的核心變量。建議關注:零售轉型速度快、不良貸款率改善潛力較大的平安銀行。在其餘標的中,建議重點關注抵禦政策風險能力強、負債端壓力相對較小以及基本麵改善確定性較強的國有銀行,優先推薦工商銀行、建設銀行兩大龍頭。此外,零售業務優勢顯著、業績穩健增長的招商銀行也是適合長期持有的標的。同時關注寧波銀行、常熟銀行等業績較好個股。
中銀國際證券表示,目前估值對應隱含不良貸款率接近11%,安全邊際充分。銀行股估值存在繼續提升的動力。A股銀行估值明顯低於其他市場銀行業的中樞水平。以美國銀行業為例,在9%左右的淨資產收益率水平下,美國銀行業整體估值水平在靜態市淨率1.4倍左右,而A股銀行目前14%的淨資產收益率僅對應1倍靜態市淨率,估值存在較大上升空間。
進一步統計發現,雖然近期銀行股已大幅上漲,但機構仍然看好龍頭股後市表現。近30日內,共有21隻銀行股被機構看好,其中,招商銀行(9家)、南京銀行(8家)、農業銀行(7家)、貴陽銀行(5家)、寧波銀行(5家)、興業銀行(5家)等6隻龍頭股機構看好評級家數均在5家及以上,後市上漲潛力或較大,值得關注。
建築裝飾
板塊動態市盈率為15.56倍
18家公司2017年淨利潤或翻番
1月份以來,A股市場呈現震蕩上行的態勢,滬指期間累計上漲4.68%,而建築裝飾板塊表現較弱,板塊整體上漲0.47%,103隻成份股表現跑輸大盤,截至2月2日收盤,板塊估值為15.56倍,A股市場整體平均估值為19.66倍,板塊估值低於A股整體估值水平。
在建築裝飾板塊的成份股中,中國建築(9.84倍)、中國鐵建(10.39倍)、方大集團(10.56倍)、葛洲壩(11.52倍)、山東路橋(12.50倍)、中國交建(13.45倍)、中國中鐵(13.72倍)、中工國際(13.91倍)、隧道股份(14.34倍)、北方國際(14.50倍)和上海建工(15.04倍)、神州長城(15.49倍)等12隻個股最新動態市盈率低於建築裝飾板塊估值水平。
事實上,與低估值所對應的是行業整體較好的業績預期,《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根據數據統計發現,截至目前,已有77家建築裝飾行業上市公司披露2017年年報業績預告,業績預喜公司達到66家,占比近九成。其中,中鐵工業、三維工程、龍建股份、東方新星、祥龍電業、棕櫚股份、中船科技、安徽水利、華電重工、花王股份、東方鐵塔、圍海股份、浙江交科、東南網架、勘設股份、中材國際、嶺南園林、名家匯等18家公司預計2017年年報淨利潤同比翻番。建築裝飾行業業績增長態勢明顯,行業具有較高的景氣度,提升績優龍頭公司估值中樞。
對此,平安證券表示,在全裝修政策發力疊加“長租公寓”驅動,建築裝飾行業上市公司業績顯著好轉。隨著2018年住房租賃市場建設以及長租公寓的推廣,建築裝飾行業複蘇有望持續,行業景氣度有望持續上升,板塊配置價值漸現,值得關注。投資策略方麵,2017年建築行業業績表現較好,2018年“園林PPP業績高增長”、“一帶一路”、“國企改革”和家裝板塊將成為投資主線:1。生態治理+文旅共同發力助推園林生態行業延續高景氣,PPP規範發展利好龍頭公司市場占有率提升,推薦嶺南園林、鐵漢生態、東方園林;2。建築央企持續受益“一帶一路”政策利好與“國企改革”進程推進,推薦中國電建、葛洲壩,建議關注中國建築、中國交建;3。全裝修推廣政策發力疊加“長租公寓”催化,住宅精裝業務將延續高景氣,建議關注金螳螂、廣田集團。
廣發證券則表示,在目前A股春季躁動的背景下,市場風格很大程度由增量資金來決定,即外資流入,而從近期滬股通、深股通的情況看,北上資金主要集中在低估值板塊,目前建築裝飾板塊估值15倍左右處於曆史低位,建築裝飾板塊有望迎來一輪快速的估值修複行情。
進一步統計發現,在2017年年報業績改善的背景下,機構對行業龍頭股的關注度逐漸上升。近30日內,共有38隻建築裝飾股被機構看好,其中,葛洲壩(10家)、中材國際(9家)、嶺南園林(9家)、金螳螂(7家)、鐵漢生態(6家)、東易日盛(6家)和全築股份(5家)等7隻績優股機構看好評級家數均在5家及以上,後市上漲潛力或較大,值得關注。(任小雨)
房地產
近八成公司2017年年報業績預喜
機構建議投資可圍繞三大主線
隨著市場價值發現能力的持續增強,今年以來A股市場的低估值板塊受到場內資金的進一步追捧,而其中,在近兩年表現平淡的房地產板塊,也於年內實現較為出色的市場表現。
《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根據數據統計發現,截至昨日,申萬一級房地產行業今年以來整體上漲12.78%,在全部28類申萬一級行業中位列第三。個股中,年內有58隻房地產成份股實現上漲,其中有15隻個股期間累計漲幅超過15%,具體來看,泰禾集團期間累計漲幅居首,達到61.39%,中交地產、華夏幸福、榮盛發展等3隻個股期間累計漲幅也均超過40%,分別為47.38%、46.32%、44.60%,此外,招商蛇口、新城控股、世榮兆業、保利地產等個股年內累計漲幅也均在30%以上。
分析人士表示,伴隨著行業集中度的持續提升,房地產行業有望迎來強者恒強時代。在行業良好的業績增長預期帶動下,估值水平普遍較低且2017年業績增速較快的行業龍頭股在估值切換後仍存在上漲空間。
具體來看,截至昨日,房地產板塊整體市盈率為17.99倍,在28類申萬一級行業中排名第三,板塊內估值最低的萬業企業最新動態市盈率為4.72倍,華聯控股(6.12倍)、新湖中寶(6.27倍)、天地源(6.32倍)等3隻個股最新動態市盈率也均在7倍以下,此外,最新動態市盈率在10倍以下的房地產成份股還包括:迪馬股份(8.34倍)、*ST鬆江(8.36倍)、信達地產(9.08倍)、華僑城A(9.60倍)、華業資本(9.69倍)、光明地產(9.71倍)、金融街(9.81倍)、世茂股份(9.92倍)。
與低估值所對應的是行業整體較好的業績預期,截至昨日,在行業內79家已披露2017年年報業績預告的公司中,共有63家公司實現業績預喜,占比近八成。其中,共有24家公司預計2017年實現淨利潤同比翻番,中交地產(5124.00%)、豐華股份(1058.32%)等公司2017年有望實現淨利潤同比增長超10倍,世榮兆業(905.01%)、粵泰股份(825.00%)、東方銀星(701.00%)、廣宇發展(543.44%)、新黃浦(538.00%)、嘉凱城(376.00%)等公司業績增幅也有望超過300%。
事實上,得益於行業業績、估值雙雙上行的良好預期,今年以來房地產板塊在實現不俗表現的同時,其中的龍頭標的更是受到場內主力資金的積極布局。統計顯示,今年以來,房地產板塊共有21隻個股實現大單資金淨流入超過1000萬元,華夏幸福(21.94億元)、榮盛發展(13.59億元)、招商蛇口(10.83億元)等個股期間累計大單資金淨流入均超過10億元,此外,年內累計資金淨流入在1億元以上的個股還包括:藍光發展(5.18億元)、華僑城A(3.48億元)、萬科A(1.93億元)、中體產業(1.19億元)。
光大證券表示,投資標的選擇關注三大主線:行業龍頭、高成長標的、國企改革機遇。主線一:龍頭房企如萬科A、保利地產、招商蛇口,關注其生活服務業務拓展和城市更新項目情況;主線二:高成長標的如新城控股、藍光發展、陽光城,關注其負債水平,銷售增速和融資成本;主線三:國企改革深化帶來交易性機遇,關注母公司實力強,有同業競爭整合和資產注入預期,如上實係整合、上海地產係整合,魯能資產注入廣宇發展、中電建資產注入南國置業等。(莫遲)
鋼鐵
凸顯低估值與高增長兩大特征
9隻個股或被“錯殺”存修複機會
近期,在A股市場快速調整之際,個股分化愈加明顯,逆市上漲或抗跌的個股尤為“耀眼”。展望後市,部分機構依然堅持,藍籌股領跑的大趨勢並未改變,低估值板塊仍將是2月份的投資主線。
其中,天風證券就表示,看好低估值成長股的理由包括:一是年初以來市場又演繹了過去一年半的“大象起舞”風格,已經到了比較極端的地步。二是結合對2018年全年經濟基本麵和融資需求的判斷,市場利率繼續大幅上行的空間已經比較有限。三是央行對春節前資金麵嗬護態度有目共睹。市場風險偏好可能會有一個底部抬升,在這種情況下,布局已經超跌或者是被錯殺的低估值成長股的時點是比較臨近的,也是比較安全的。
《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根據數據統計發現,截至昨日,A股平均市盈率為19.66倍,在28類申萬一級行業中,僅有五個行業低於這一水平,而鋼鐵行業就位列其中,最新動態市盈率僅為18.62倍,更為重要的是,在低於A股平均估值的申萬一級行業中,鋼鐵行業成為1月份以來為數不多的上漲行業,且期間累計漲幅高達12.22%。
從鋼鐵行業成份股來看,截至昨日,共有20隻個股最新動態市盈率低於19.66倍,八一鋼鐵最新動態市盈率不足10倍,達到7.72倍,韶鋼鬆山(10.19倍)、*ST華菱(10.77倍)、馬鋼股份(11.11倍)、淩鋼股份(11.17倍)、本鋼板材(11.25倍)、三鋼閩光(11.29倍)、南鋼股份(11.59倍)等個股最新動態市盈率也相對較低。
低估值鋼鐵股正成為資金布局的重點。1月份以來,包括寶鋼股份(55261.17萬元)、方大特鋼(48150.66萬元)、太鋼不鏽(31302.71萬元)、馬鋼股份(12533.89萬元)、新鋼股份(3835.34萬元)、南鋼股份(3829.69萬元)等在內的低估值鋼鐵股均呈現期間大單資金淨流入態勢。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獲資金青睞的鋼鐵股業績表現也較為突出。根據2017年年報業績預告梳理發現,南鋼股份(800.00%)、新鋼股份(597.21%)、太鋼不鏽(327.70%)、方大特鋼(300.00%)、馬鋼股份(236.86%)、寶鋼股份(121.00%)等6家公司均有望實現2017年淨利潤同比翻番。
事實上,在申萬一級鋼鐵行業內,截至目前,共有29家上市公司已披露2017年年報業績預告,其中,21家公司預計2017年年報淨利潤同比翻番,占比72.41%,八一鋼鐵、韶鋼鬆山、包鋼股份、安陽鋼鐵、柳鋼股份等5家公司預計2017年淨利潤同比增長超10倍,此外,*ST華菱、山東鋼鐵、*ST重鋼等3家公司有望實現2017年業績扭虧為盈。
低估值、高增長等兩大優勢成為鋼鐵股走強的重要原因,1月份以來,太鋼不鏽(34.88%)、寶鋼股份(28.47%)、方大特鋼(28.13%)、新鋼股份(25.23%)、鞍鋼股份(24.25%)、三鋼閩光(22.34%)等6隻個股期間累計漲幅均在20%以上。與此同時,受近期股指調整拖累,部分低估值績優鋼鐵股股價出現明顯回落,1月份以來,9隻鋼鐵股股價出現下跌,常寶股份、永興特鋼等兩隻個股期間累計跌幅均在10%以上,其他期間股價出現下跌的鋼鐵股還有,柳鋼股份、淩鋼股份、酒鋼宏興、*ST重鋼、韶鋼鬆山、金洲管道、久立特材。
市場人士認為,有業績支撐的低估值股票或在調整期內有著更高的安全邊際。此輪調整中部分超跌“錯殺”個股,一旦後市轉暖,同樣存在估值修複的可能。低估值價值板塊仍將是未來資金配置的首選。
(原標題:結構性震蕩凸顯市場價值風口 四行業景氣度回升受資金追捧)
最後更新:2018-02-03 08:5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