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712 返回首頁    go iPhone_iPad_Mac_手機_平板_蘋果apple


6年了,微信終於換掉了“老頭像”!背後的真相令人落淚……

新榜連續6個月廣東省健康類公眾號排名前十,

全國健康類公眾號百強!

沐妍:1分鍾前

相信各位榜友們已經發現,今天啟動微信時衛星圖發生了很大變化。

其實,這不經意的“換臉”,是中國航天科研團隊15年來日複一日的辛苦付出換來的”!

他們用15年的無悔青春,將最新版祖國全景呈現在大眾麵前,讓我們向科研人員致敬!

9月25日至9月28日期間,用戶在微信啟動時,可以欣賞到由我國新一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風雲四號”從太空拍攝的祖國全景。

這也是6年來微信啟動頁麵首次發生變化,啟動頁背景中的地球圖片由非洲大陸上空視角,變化為我們的祖國上空。

在這背後,是科研人員15年的堅持與付出。

科學家說,這輩子能夠啃下這塊讓美國、歐洲都知難而退的硬骨頭,值了!

來源:人民日報

右側為用“風雲四號”所拍攝的照片製成的啟動頁

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幹涉式大氣垂直探測儀團隊送正樣產品出所

離地麵3.6萬公裏的地球靜止軌道上,這對嶄新的“中華慧眼”正傳回大量“中國數據”。其中部分數據是國際氣象界迫切期望使用的,除了中國的風雲四號氣象衛星,目前沒有任何一顆在軌衛星能夠提供。

當別人放棄時,我們堅持

“沒有輻射計,就不是風四;沒有探測儀,就不是中國的風四。”上海技物所副所長、探測儀主任設計師丁雷這句話所指的,是十幾年前,中科院院士匡定波力排眾議,支持研製幹涉式大氣垂直探測儀的魄力。

這是遙感領域紅外光譜技術的一場革命。早先,美國、歐洲都在朝這個方向努力,但到2006年,由於技術難度過大、所需經費太多,美國放棄了,歐洲也大幅調整了計劃。

中國要不要繼續?

衛星載荷帶民企一起“上天”

航天器能做多好,取決於一個國家的工業基礎。即使科學家能夠設計出最新的載荷,如果關鍵器件沒有廠家能夠加工,仍舊是畫餅。

項目開始之初,研發團隊就飽嚐此中艱辛。根據設計要求,載荷中需要一些激光器、分光計,當時國內找不到這些器件,他們發出100多封郵件,全球尋找這些產品。可是,當外方了解到具體參數後,就回絕了技術合作的要求,或者以沒有“銷售許可證”為由,不願賣產品。

自己設計,自己研製,他們開始在國內尋找合作企業。有一種名叫鋁基碳化矽的材料,跟鋁一樣輕,熱脹冷縮形變又小,導熱性能還特別好,但比鋁硬3倍,非常適合做風雲四號這種熱環境複雜、輕量化程度要求高的衛星載荷的結構件。可由於加工困難,一直沒用上。

2009年,國內終於有企業能夠加工這種材料。他們馬上找到這家企業,和它一起改進技術,最終研製出了國內首套鋁基碳化矽掃描機構框架,並成功應用在兩台載荷中。現在,這個行業已麵對國內廣泛應用。

感應同步器中的碼盤是關鍵部件,掃描儀和探測儀能夠實現高精度“指哪打哪”,它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達到航天要求的產品,國際上也隻有一兩家能做,一聽說產品精度這麼高,他們都一口回絕。

最後,科研人員輾轉在常熟找到了一家民營企業。這家廠的主人,退休前是昆明機械廠的總工程師,曾參與過國家組織的相關產品的研發。不過,這家民企研製航天高可靠產品的經驗不足。研製人員幾乎手把手幫著解決可靠性問題,最終研製出了滿足航天要求的國內最高精度的感應同步器。

碳纖維編織材料、特種檢測設備、長壽命高性能潤滑脂……15年,風四團隊通過項目,帶動了多家民營企業技術升級。“盡管民企沒有航天產品的管理體係,質量跟蹤非常累。”華建文說,“但看到自己的技術和業務引導,讓這些行業得到改變,這種成就與滿足感,不亞於衛星上天。”

最後更新:2017-10-08 10:50:00

  上一篇:go 微信不小心轉錯的帳,能撤回了!圖解微信十大新功能
  下一篇:go 鹽田區法院通過“微信送達”平台完成首宗送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