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6
iPhone_iPad_Mac_手機_平板_蘋果apple
持股股價頻創新高 外資重倉成A股投資“風向標”
外資重倉的個股在今年呈現集體走強的的態勢,如上海機場、飛科電器、宇通客車、福耀玻璃和恒瑞醫藥。從這些個股的特點來看,基本都是各自行業的龍頭或領先企業,市值和營收都較大,而且大量集中在傳統行業,如消費、醫藥、製造業等。而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就認為:“內地投資者也完全可以參考借鑒外資的手法及選股策略。”
進入2017年,A股的投資邏輯開始出現轉變,由以往看題材愛炒作轉向了重業績看發展。貴州茅台、海康威視、美的集團等個股成為了今年的明星股,而這些個股無一例外被外資重倉。
隨著上述個股股價屢創新高,外資也因此賺得盆滿缽滿。《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外資選股的集中度相對較高,通過滬、深股通進入的資金及QFII外資會選中同一隻個股。結合此前的觀察可以得知,外資對A股的投資大多是持股較長時間的價值投資,在今年三季度,還有一些個股被外資增倉。
滬深港通20大重倉股走強
自滬、深港通開通以後,由此進入A股的資金就被長期關注。而2017年,這些海外資金重倉的個股可謂大放光芒。
如自深股通進入重倉的前4隻個股分別是海康威視、美的集團、老板電器和格力電器,這幾隻個股的股價全都在2017年加速上漲並創下了曆史新高。而滬股通開通較深股通時間更長,外資持股比例也要大很多。數據顯示,滬市外資持股占總股本比例超過10%的個股就有6隻,其中的5隻——上海機場、飛科電器、宇通客車、福耀玻璃和恒瑞醫藥的股價在今年都創出了曆史新高。
從這些個股的特點來看,基本都是各自行業的龍頭或領先企業,市值和營收都較大,而且大量集中在傳統行業,如消費、醫藥、製造業等。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還注意到,上述被滬深港通外資重倉的個股同樣被QFII盯上了。如福耀玻璃的前10大股東裏有淡馬錫富敦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格力電器的前10大股東裏有高瓴資本管理有限公司和瑞士聯合銀行集團,恒瑞醫藥的前10大股東裏有奧本海默基金公司,老板電器的前10大股東裏有瑞士聯合銀行集團,美的集團的前10大股東裏有高瓴資本管理有限公司和瑞士聯合銀行集團。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機場的滬深股通外資占比為A股最高,達到了近三成,而且QFII也是紮堆湧進,在其前10大股東裏,雲集了四大QFII——易方達資產管理(香港)有限公司、富達基金(香港)有限公司、挪威中央銀行和馬來西亞國家銀行。
對於QFII的投資行為,國金證券指出其三大特點,第一是作為長期價值投資者,QFII對個股持有時間較長,平均持股時間在1年以上;第二是QFII 持股集中在消費類行業(食品飲料、家電、醫藥和消費電子等),占比超60%,其中龍頭公司獲青睞;第三是QFII“抱團持股”現象較為明顯。
外資手法策略可借鑒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內地投資者也完全可以參考借鑒外資的手法及選股策略,如布局的都是藍籌股,業績和估值相對較佳。”
事實上,就在三季度,無論是滬深港通還是QFII都做出了一定的增減倉動作,如外資在三季度增倉的個股,或許會給投資者帶來一定啟發。
在三季度,滬市通過滬股通增倉排名前5名的個股為中國平安、長江電力、伊利股份、貴州茅台和中信證券,外資分別淨買入40億元、30.3億元、25.3億元、13.1億元和10.4億元。
而在深市裏,通過深股通增倉排名前5名的分別是美的集團、格力電氣、海康威視、洋河股份和平安銀行,外資分別淨買入82.6億元、61.6億元、53.5億元、15.6億元和9億元。
另外,在三季度從單隻機構對A股增倉的情況來看,恒瑞醫藥、五糧液、大族激光名列前三,分別對應的是奧本海默基金公司增倉10.2億元、阿布達比投資局增倉8.4億元、德意誌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增倉8.3億元。
(原標題:持股股價頻創新高 外資重倉成A股投資“風向標”)
最後更新:2017-11-05 23:3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