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
iPhone_iPad_Mac_手機_平板_蘋果apple
美聯儲明年料加息兩次 中國無需“跟隨加息”
早在三季度伊始,市場就預計美聯儲12月加息板上釘釘。如今,更值得探討的問題在於,明年美聯儲的政策走向如何?近期市場熱議的“中國跟隨加息”是否有其必要性?
富達國際多元資產基金經理Nick Peters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市場預期美聯儲在明年年底前加息三次的幾率不足20%,但有約60%的機會將加息一或兩次。盡管過去數月美國經濟數據的升幅令人驚喜,而亞特蘭大聯邦儲備銀行發布的最新報告亦預測美國經濟將於2017年第四季增長3.5%,但市場依然維持上述預測不變。” 在他看來,核心通脹走弱可能是導致市場持懷疑態度的原因之一。
此外,中國央行在12月6日如期開展中期借貸便利(MLF)續作,但規模僅等額對衝當日MLF到期,九個月來首次打破單次續作全月到期MLF的慣例;而下次MLF操作時點恰好落在美聯儲12月議息會議之後,“跟隨加息”的猜測此起彼伏。
央行參事盛鬆成對記者表示,不論是存貸款基準利率還是公開市場利率,他都不支持中國近期加息。“目前我國金融市場利率維持高位震蕩。通過抬升金融市場利率,我們今年已經變相加息1.1至1.2個百分點。而美國同期加息為0.5個百分點。”他稱。
美聯儲明年料加息2次
目前,美國經濟仍然處於曆史上最長的擴張周期之一中,失業率已經在4.1%的曆史低位,通脹接近1.6%,雖然離2%的法定使命仍有差距,但有望逐步接近目標。
眼下,機構普遍預計,美聯儲會在2018年加息2-3次,2019年加息2次,2020年或再加息1-2次。
換言之,各界預計,美聯儲的長期均衡利率不會超過3%。“而就曆史平均水平來看,均衡利率往往要達到4%,相應的十年期國債利率則將超過5%。但是,目前上述兩個利率的水平可能分別最多在3%和4%左右。”標普首席經濟學家保羅·希爾德(Paul J Sheard)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這一輪美聯儲大幅、快速加息的可能性不大。
此前,耶倫也解釋現行貨幣政策背後的邏輯——現在的聯邦基金利率(1%-1.25%)仍然較“中性利率”(neutral rate)偏低,中性利率就是指能維持經濟平衡運行、既不算擴張性也不是緊縮性的利率。“根據曆史水平來看,中性利率現在顯得略低,這也意味著聯邦基金利率不用升得太高,就可以達到中性利率。如果中性利率水平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上升,那麼未來幾年進一步的加息將會是合適的。”
導致中性利率下降的原因部分也是結構性的,例如生產率下降、人口老齡化等等,而這些似乎超出了貨幣政策的範疇,需要政府采取改革措施來修繕。
整體而言,目前市場仍然看好美國經濟的前景,並認為“重商主義”的特朗普政府將不斷激發美國企業的動物精神,且認為美股在2018年仍將優於債市。
“光從過去10個月的執政經曆來推斷特朗普政府將一事無成,這可能太過武斷。這屆政府可能需要一些時間才會站穩腳跟,並提升未來政策通過的可能性。”保羅·希爾德對記者表示。
他提及,上述判斷有幾個理由:首先,任何一屆政府都需要走過一段學習曲線,而特朗普政府的學習曲線會更長,因為他和其核心官員幾乎都從未有過從政經驗,因此需要邊學邊做;此外,近期白宮的人事變動也呈利好,例如特朗普辭退了前白宮幕僚長普裏巴斯(ReinceP riebus), 並在提名國土安全部長凱利(John Kelly)將軍接任,他此前擔任國土安全部部長,而且是四星上將,特朗普現在需要的是梳理白宮內部程序,而一位四星上在這麵有豐富經驗。
不過,他也提及,2018年11月也將舉行中期選舉,正如1994年克林頓政府和2010年奧巴馬政府的中期選舉一樣,基本此前控製了白宮以及參眾兩院的政府都會在中期選舉中失去一方的優勢。
中國無需“跟隨加息”
此前,中國同業存單利率突破前期新高,12月央行MLF為在到期當日完全續作全月到期量,疊加韓國央行打響亞洲加息“第一槍”、美聯儲12月加息“板上釘釘”的預期,中國“跟隨加息”的討論也不斷湧現。
不過,多家機構和學者目前並不認為近期央行存在跟隨加息的必要性。央行下屬的《金融時報》此前稱,12月將分兩次續作到期MLF,旨在防止流動性過於寬鬆,增強公開市場操作的精準性和靈活性。
盛鬆成對記者表示,其目前不支持加息。首先,中美加息的依據略有不同,中國主要參考CPI和GDP數據。“從最新公布的物價數據看,11月份CPI增速較10月份1.9%的低位進一步回落,同比僅增1.7%,可能全年CPI增速不足2%。截至目前2017年GDP維持了正常增速。綜合上述因素,我們並沒有加息的理由。”
其次,美國所謂加息上調的是聯邦基金利率,我國所說的加息上調的是存貸款基準利率,而且我國的利率體係更為複雜。“一方麵,提高存貸款基準利率就直接推高了實體經濟的融資成本;另一方麵,加息很容易形成政策導向變動的預期(也即貨幣政策收緊的預期),這都不是我們所希望的。”
此外,他也提及,“目前我國金融市場利率維持高位震蕩。”盛鬆成稱,“通過抬升金融市場利率,我們今年已經變相加息1.1至1.2個百分點。”而美國同期加息為0.5個百分點。
12月以來的數據顯示,10年期國債到期收益率逼近4%,1年期銀行同業存單利率已突破5%,7天Shibor利率在2.8%左右。
興業研究也表示,最新推出的一係列監管政策本質上都是對銀行資產-負債錯配的約束,希望引導商業銀行通過結構調整來實現去杠杆,這也使得繼續通過直接上調利率來去杠杆的必要性下降。
各界預計,央行未來仍然會維持“削峰填穀”的操作思路。央行金融研究所所長孫國峰近期就表示,貨幣政策既不能太鬆也不能過緊,過緊會對於產出和價格造成下行壓力,但過於寬鬆則可能推高杠杆率。
(責任編輯:DF134)
最後更新:2017-12-14 08:2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