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839 返回首頁    go iPhone_iPad_Mac_手機_平板_蘋果apple


可能比小米MIX更值得買 小米6體驗感受分享

  和當年的小米5長達19個月等待相比,這次的小米6並沒有讓我們等太久。經過了一年零兩個月的等待,小米終於將一部搭載雙攝的高顏值性能怪獸呈現在了我們眼前。在拿到這部手機之後,我盡可能的去體驗這部手機的每一個細節,以此來更全麵的將小米6的輪廓描繪給大家。今天,我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下,這三天時間裏,我對小米6的感受。

小米 6 6GB+64GB 全網通 亮藍色

  小米6在努力嚐試這彌補小米5留下的遺憾,無論是外觀、設計,還是硬件。這是小米6給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

  1.黑邊

    最明顯的一點就是小米6對黑邊的處理了。小米5的時候,ID無邊框+大黑邊的設計一直備受吐槽。所以在我拿到小米6時,第一個關注的點就是它的黑邊處理。小米在發布會上並沒有對小米6的黑邊寬度進行描述,不過從視覺上講,用極窄來形容並不過分。

  2.2D屏幕-2.5D屏幕

  去年的小米5上,一塊2D屏幕也令很多人哭笑不得。雖然有同事笑稱小米5采用2D屏幕是為了“方便貼膜”,但用過小米5的同學都不得不承認,小米5的屏幕邊緣有些割手。小米5背麵3D後殼所帶來的貼手感和出色握感都被前麵板鋒利的邊緣毀了。

  小米6采用2.5D的屏幕直接將小米6的握感提升了一個檔次。單從握持感方麵來講,加上小屏的優勢,小米6幾乎不輸給市麵上的任何一部手機。當然,可能是小米6換用了高光不鏽鋼邊框的原因,我拿到的小米6陶瓷版整機份量有點沉,算是小米6握持感上的一大缺憾。這一點不知道在玻璃版上會不會更好一些。

  3.指紋鍵設計

    雖然在設計上別具一格,但去年小米5狹長的指紋鍵並不被用戶所看好,而且在按壓體驗上也比較一般。在小米6上,小米換用了更加“正常”的橢圓形的指紋鍵設計,雖然這樣的改變讓小米6正麵的辨識度有所下降,但是體驗上卻好了不少。

  另外,小米6的指紋按鍵也是無孔式的設計,不過原理上和小米5s的超聲波不同,而是和華為P10的電容式設計相同。但比較良心的一點是,小米並沒有因為這樣的指紋設計而放棄AF鍍膜。所以使用小米6並不需要擔心屏幕沾染指紋的問題。

  而且,從實際的使用體驗上講,小米6指紋按鍵的解鎖速度同樣十分滿意。雖然與華為P10變態的解鎖速度仍有差距(貌似目前指紋解鎖最快的就是P10),單和此前我在用的小米Note 2相比,還是能勝一大截的。

    4. 更大的內存,更強的性能

  不止小米5,在這之前的小米4上也存在這個問題:小米似乎太過吝嗇“RAM”容量了。在去年的一票國產旗艦當中,小米5幾乎成了唯一一部3GB起步的產品,而且,4GB版本還一直處於缺貨狀態,這讓很多在乎配置的人放棄了購買小米5的念頭。

  比較讓我意外的是,本以為小米6會采用4GB起步的策略,但沒想到它竟然標配了6GB的RAM。在我三天的使用當中,小米6的剩餘內存大部分時候都維持在1.5GB以上,後台應用很少會因為釋放而被關閉。雖然網上很多人說4GB和6GB沒有太大區別,但實際體驗後不得不承認,6GB的確要更流暢。

  而且,在驍龍835處理器和UFS2.1閃存的加持之下,小米6的應用加載速度、使用流暢度也有著明顯的提升,就拿打開優酷為例,小米6在加載廣告的情況下,仍然可以比小米Note 2快1-2s(動圖共6s),而且,連接同意WiFi網絡表現也更加出色。

  硬件的升級以及使用安卓7.1.1係統還為小米6帶來了另一個好處--應用安裝速度更快。和小米Note 2相比,同樣安裝唯品會客戶端,後者可以節約10s以上的時間。體驗上提升了一大截。

小米6更有旗艦的味道了

    在小米6上,小米似乎更加清楚了旗艦手機該有的樣子。

  去年的小米5上,小米雖然喊出了“十項黑科技”的口號,但是現在來看,除了陶瓷工藝之外,其他的技術似乎還沒有辦法擔得起“黑科技”的名字。而今年的小米6,雖然沒有喊出“黑科技”的口號,但很多方麵反而更具前瞻性,簡單來說,就是更有旗艦的味道了。

  1.長焦雙攝

  在最初爆出小米6將會采用雙攝像頭設計的時候,我著實是為小米捏了一把汗。在小米6之前,小米5s Plus、紅米Pro都已經折戟雙攝,在這樣的背景下,小米6再采用雙攝設計,似乎顯得有點不夠明智。不過在使用小米6拍了一些樣張之後,我一直懸著的心終於放回了肚子裏。不到一年時間,小米在雙攝上的進展著實嚇了我一跳。

  小米6采用了和iPhone 7 Plus相同原理的廣角+長焦雙攝。其中,主攝像頭光圈F/1.8,副攝像頭光圈F/2.6,這樣的設計讓小米6支持了2倍光學變焦的拍攝,並且還具有背景虛化等特色。所以,在使用小米6拍照時,很多時候我都拿雙攝認可度極高的華為P10來做對比。

    我們先來看一組華為P10的變焦樣張:

  針對“朔黃鐵路”標牌進行放大,然後用FastStone Capture進行無損截圖(上1X,下2X),華為P10 2倍變焦的照片要比正常放大後的圖片更加清晰一些,圖片上的噪點更少,但二者之間的差別並不大。

  接下來我們來看一下同場景下小米6的樣張:

  同樣進行放大,(上2X,下1X),小米6變焦後帶來的畫質提升極為明顯,無論是清晰度,還是色彩,都有著明顯的提升。

  放在一起對比,整體上,小米6對色彩的捕捉要比華為P10更加出色;畫質上,P10未變焦時成像更具優勢,小米6變焦後更具優勢。

  下麵我們再看看一些光線充足條件下的近景樣張對比:(分別為P10正常拍攝,P10大光圈和小米6)

  這樣的場景下,小米6和華為P10並沒有拉開太大的差距。在開啟大光圈模式後,華為P10的虛化效果要更好,但細看之下會有塗抹感,反而不如原片自然。

  我們再看看一組室內拍攝滿天星的樣張:

  這組樣張中,華為P10大光圈的觀感最佳,當然虛化瑕疵也很明顯。而另兩張照片,在虛化方麵仍舊相當,層次感都較強。

  然後我們再來看看室外遠攝樣張:

  拍攝時我注意到,可能是為了保證照片亮度的原因,華為P10的樣張往往會出現過曝的現象而略微泛白,相比之下,小米6的色彩還原則比較準確,無論是天空、還是樹葉,都和人眼直接看到的相差無幾。和華為P10相比,白天光線充足的情況下,小米6的成像要更為出色。

  然後我們再來看三組室內樣張的對比:

  室內的拍攝時,色彩上,小米6要略輸於華為P10,但整體來講,小米6和華為P10之間的差距仍然不大。

  拍照方麵,最後再為大家放上兩張小米6的人像模式樣張:

  個人認為,小米6的拍照表現算是一個驚喜。和華為P10對比,小米6成像的質量已經可以與之持平。並且給我們提供了諸如變焦拍攝、背景虛化、人像模式等眾多的新玩法。而且,從今年的情形來看,雙攝拍照儼然已經成為今年手機攝像頭發展的一個新節點,小米提前入局,對於未來的規劃和發展,也有很大的益處。

  2.取消3.5mm耳機接口

  小米6上麵的另一個變化就是取消了3.5mm的耳機接口,將數據接口和音頻接口進行了統一。在去年,iPhone 7係列就已經引入了這一改變。取消3.5mm的耳機接口,最大的好處就是節省了手機內部的空間,另一點可能就是推動配件產品的發展了(偷笑,雖然是玩笑話,但的確也有可能)。

  在我使用的這三天當中,取消3.5mm耳機接口給我帶來的印象並不好。因為我並沒有使用藍牙耳機的習慣,同時也沒有一根Type-C接口的耳機。三天中有兩天將轉接線落在了公司--也就是說上下班我根本沒有機會用小米6聽歌。

  個人認為,小米的這項嚐試可能還是有點早,在藍牙耳機和新接口耳機尚未普及之前,讓我們(用戶)來適應這一改變的成本或許還有點大。不過,小米和蘋果也有類似的一點,就是小米用有著不少的生態鏈企業,其中就不乏製造藍牙耳機和有線耳機的。小米率先取消3.5mm耳機接口,或許對耳機新標準的製定會有更大的影響。

  3.防水

  另一項我比較感興趣的就是防水了。不過在使用的三天當中,並沒有出現預想中潑濺、落入水中的“事故”,無奈之下,我隻能自己澆點水來測試下小米6是否真的防水了。

  當然,出於謹慎考慮,我並沒有直接將小米6扔進魚缸裏(畢竟評測機就一台,小米說隻支持生活防水,萬一被我弄掛了沒做完測試的同事可能會殺了我),而是用水龍頭進行衝洗、模擬水杯倒下潑濺等場景。反正在我測試期間,小米6沒壞,看來小米6的防水還算靠譜。

  (注意:大家買到機器之後千萬不要亂搞,壞了可是要自費修的!別學我!)

  4.雙揚聲器

  最後再來和大家聊一聊小米6上的雙揚聲器。小米6這次采用了上下雙揚聲器的設計,這樣的設計實際上已經在iPhone 7 Plus、華為P10 Plus上采用了。這次小米加入此功能,無疑是想在外放體驗上追趕上這兩家。

  實際體驗上,小米6外放的聲場更廣,聲音也更加通透了。在小米5上聲音發悶的問題得到了解決。當然,我個人平時對外放的需求並不太大,如果可以的話,更希望小米可以用Hi-Fi代替雙揚聲器設計。

  顯然,在這裏我並不想和大家聊現貨的問題。

  不得不承認,小米6已經是小米近年來在實用性、性能和設計方麵,整體做的最出色的一款產品了。但機無完機,小米6仍然存在一些缺點,在購買前你需要考慮一下,如果能夠接受,那麼小米6甚至比小米MIX更值得買,如果你能買到的話。

  1.小米6的屏幕仍然不失AMOLED。這裏我們不談曲麵屏,今年,AMOLED很可能會成為旗艦手機上的標配,小米6沒有采用AMOLED屏幕顯然是一大遺憾。不過好在,小米6屏幕的顯示效果並不必AMOLED差,但在耗電上可能要稍處略勢。

  2.小米6屏占比一般。無論是已經發布的三星S8,還是傳聞中的iPhone 8,甚至自家的小米MIX係列。小米6與之相比在屏顯的驚豔度上明顯不占優勢。和這些頂級旗艦相比,雖然小米6顏值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仍然處於實用的階段。

  3.有點沉、易碎。無論是玻璃還是陶瓷版本,小米6的機身重量的確有些重。另外,采用玻璃/陶瓷材質的小米6跌落隨壞的幾率可能也更高,這個風險一定要考慮到。

  4.我們還是聊聊現貨吧!

  雖然小米將小米6的起售價提高到了2499元,但是結合小米6的配置來說,小米6仍然稱得上是目前為止性價比最高的一款旗艦手機。雖然說小米能否憑借小米6實現逆襲仍未可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小米能夠保證供貨,小米6一定會成為今年的爆款產品之一。

  小米6發布之後,已經有不少小夥伴把錢都準備好了。至於小米能否抓住這次機會,就看它自己了。























































































https://blog.sina.com.cn/s/blog_b98ab7900102x869.html

https://blog.sina.com.cn/s/blog_b98ab7900102x868.html

https://blog.sina.com.cn/s/blog_b98ab7900102x867.html

https://blog.sina.com.cn/s/blog_b98ab7900102x860.html

https://blog.sina.com.cn/s/blog_b98ab7900102x7u7.html

https://blog.sina.com.cn/s/blog_b98ab7900102x7q5.html

https://blog.sina.com.cn/s/blog_b98ab7900102x79r.html

https://blog.sina.com.cn/s/blog_b98ab7900102x6xc.html

https://blog.sina.com.cn/s/blog_b98ab7900102x8ju.html

https://kulemao2.blog.163.com/blog/static/2902445772017112544421132/

https://blog.sina.com.cn/s/blog_b98ab7900102x8lg.html

https://blog.sina.com.cn/s/blog_b98ab7900102x8nm.html

https://blog.sina.com.cn/s/blog_b98ab7900102x7sd.html

https://blog.sina.com.cn/s/blog_b98ab7900102x79r.html

https://blog.sina.com.cn/s/blog_b98ab7900102x8oj.html



米6很不錯

最後更新:2017-12-28 11:11:19

  上一篇:go 米6好像沒貨了,好幾天了一直是
  下一篇:go 小米都發售半年多了依然沒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