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788 返回首頁    go iPhone_iPad_Mac_手機_平板_蘋果apple


藍籌白馬齊助力 兩融餘額三破萬億關口

在萬億元規模前逡巡了近一個月,兩融餘額終於在11月1日第三次站上了這一關口:交易所最新數據顯示,滬深兩市的融資融券餘額在當日達到1.01萬億元。這也是兩融自交易以來,第三次突破萬億元規模。

三次衝上萬億元規模,兩融所麵對的內外環境卻有所不同。從交易數據來看,與2015年底突破萬億元時題材股備受青睞所不同的是,資金對藍籌和白馬股的追逐是本輪兩融上漲的重要助力。從交易製度和監管環境來看,三年來,伴隨兩融的監管收緊和規則修訂、券商風控管理辦法和投資者適當性等的出台和實施,兩融杠杆率和集中度都被加以從嚴管理。融資客加杠杆入市進而引發“杠杆市”的傳導鏈條,已被打破。

但市場仍極為關心的是,萬億的兩融能否再次成為牛市行情的指向標?有分析師指出,從投資者調研情況來看,當前市場整體倉位仍在高位,資金對市場關注度較高,風險偏好有所回升;但與此同時,謹慎和觀望情緒也有增強。此外,從股指與融資餘額的增速來看,當前資金對市場的推動力已開始減弱,“融資餘額繼續增長的潛力相對有限”。

三破萬億關口

從板塊和個股交易的情況來看,三次衝高,杠杆資金的偏好差異巨大。

最新數據顯示,滬深兩市融資融券餘額在11月1日達到10051.09億元,較前一日增長了56.66億元。這是兩融自交易以來,第三次突破萬億元的關口。前兩次分別發生在2014年12月29日和2015年10月22日。

兩融餘額首次突破萬億是在2014年12月19日,從前一交易日的9950億元一躍站上10108億元。當時,上證綜指剛站上3000點,多頭情緒高漲,A股很快就啟動了持續半年的瘋牛行情。兩融餘額隨後也開始應聲大漲,一度衝至2.2萬億的曆史最高值。在股指高位期間,融資買入額甚至創下單日逾2000億元的瘋狂記錄。

首次站上萬億元規模時,正值瘋牛行情的初期,融資客瘋狂加倉大藍籌,且獨愛金融股。統計顯示,以2014年12月19日為節點的前一個月內,累計融資淨買入額最高的是中信證券,獲融資客加倉137.6億元;同期的股價漲幅達到122%。階段內累計融資淨買入前20位中,除中國建築中國石化中國重工外,其它均被金融股包攬。

兩融餘額再度衝高是在2015年10月22日,熱門題材成為當時上漲的主要動力,但這一次的衝高很快就曇花一現,隨後進入將近兩年的低迷期。

自2015年四季度起,“瘋牛”轉“慢牛”的觀點甚囂塵上,“雙降”的消息還進一步穩固市場預期、提升風險偏好。當年10月22日,兩融餘額由前一交易日的9880億元增長了133億元,達到10013億元規模。然而,雖然此後的兩融在萬億元高位穩步上漲,但不久後的2016年初市場遭遇兩次熔斷,股指與兩融規模再度回落。此後,兩融餘額再未能回至萬億元規模。

在第二次短暫的萬億元高位期間,重組、充電樁等題材股最受融資客的青睞。統計顯示,截至2015年10月22日的一個月內,累計融資淨買入額最高的分別為東方財富*ST沈機華麗家族,均獲超過10億元融資客加倉。從融資淨買入額前20位來看,包括中國寶安科大訊飛梅雁吉祥樂視網網宿科技等當時炙手可熱的題材股,均有上榜。

兩融的第三次衝高上漲,始於今年6月初的8600億元規模附近。最終憑借藍籌和白馬股的助力,兩融得以兩融重回萬億元規模。

從數字看趨勢,今年5月至10月的單月融資淨買入額,分別為-399億元、108億元、206億元、455億元、240億元、290億元。盡管自三季度以來,兩融餘額已經快速逼近萬億規模,但是從增速上較8月份已有放緩。10月27日,上證綜指衝高站上3400點;近一個多月持續震蕩的兩融餘額,也終於在11月1日突破萬億元。

從個股交易來看,當前融資客對盈利確定性的需求明確。統計顯示,今年10月至今融資淨買入累計最高為京東方A、達25億元;貴州茅台中國平安緊隨其後,融資淨買額達17億元、13億元。從融資淨買額前20位情況來看,包括有白馬龍頭如伊利股份青島海爾TCL集團等,亦有中國中車中國聯通中國中鐵等“中”字頭和保利地產興業銀行中信證券等藍籌。從基本麵看,京東方A、貴州茅台、青島海爾等均以三季報的靚麗業績而被市場關注。

板塊的交易統計情況,更能顯示杠杆資金當前的偏好。10月至今,申萬電子行業已累計獲得近50億元的融資淨買入,居各行業板塊之首。醫藥生物、食品飲料銀行也獲得超過30億元的累計融資淨買入,位於前列。汽車、非銀和家電板塊等同時期的融資淨買入額均逾20億元。

兩融的強監管時代

兩融餘額的規模波動、杠杆資金的風格切換,實為表象。交易製度的不斷完善、強監管與重合規的常態化趨勢,才是兩融餘額第三次站上萬億元關口所麵臨的最大不同。

兩融交易在2014年至2015年上半年的暴漲中,暴露了諸多如業務規則不盡完善、操作不規範等風險事件。階段內,證監會曾針對券商兩融業務發起多次現場檢查,違規展期、不落實開戶門檻要求、違規提供客戶間融資活動等頗為頻發。涉嫌違規操作的券商,在當時均被處於不同程度的處罰。除了現場檢查,監管層還以窗口指導形式對兩融業務進行監管。而在向2萬億攀高的過程中,部分券商對待兩融業務的態度也開始趨緊,通過調整保證金比例和折算率等措施,紛紛加緊調節兩融業務的風控管理。

在2015年6月,杠杆牛市正處於最高點附近,這也是融資杠杆盤的最高點。就在此時,證監會緊急發布了修訂後的《證券公司融資融券業務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新規建立了融資融券業務逆周期調節機製,對融資融券業務實施宏觀審慎管理;並以條文形式明確了50萬元兩融開戶門檻、兩融規模不超過券商淨資本4倍等規定。新規的另一大重點,是要求券商自身對各項風險控製措施進行動態調整和差異化控製。

此項新規在當年7月1日起就正式實施。由此,兩融正是進入了去杠杆、強合規的執行階段。

逆周期調節,很快就有了一次實戰經曆。就在兩融第二次衝上萬億元規模後不久,2015年11月,滬深交易所宣布,分別就融資融券交易實施細則進行修改。其中,投資者融資買入證券時的保證金最低比例由50%提高至100%。

針對此次調整,交易所方麵明確表示,主要是當時市場回暖時融資規模和交易額再次快速上升,部分客戶追漲行為明顯,融資買入漲幅高、市盈率高等高風險股票金額較大。“為切實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防範係統性風險,有必要實施逆周期調節,提高融資保證金比例,適當降低杠杆水平,促進市場持續健康發展。”

逆周期調節機製的啟用、業務規則的完善之外,今年以來,新的券商風控管理辦法和投資者適當性的實施,也都進一步強化了兩融業務的合規監管。

其中,新的券商風控指標體係以淨資本為核心,對淨資本計算規則、風險準備計算比例、各項業務規模的計算口徑有明確規定;這進一步強化了兩融業務對券商淨資本的要求。而7月正式實施的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強調了包括兩融等在內的各業務的適當性要求,並且細化了經營機構的適當性業務和具體實施路徑。相比此前的兩融業務新規,適當性管理辦法還增加了對違規機構和個人的法律責任劃分和處罰監管措施,約束力更強。

完善的規則體係、全麵的從嚴監管,兩融業務近一年多來整體實現了有序發展,並未發生大的風險事件。具體來看,兩融信用賬戶穩步增長,兩融杠杆水平也表現平穩,均未出現激增暴漲的現象。

數據顯示,截至11月1日,兩融餘額占A股流通市值比例為2.22%,較2015年7月峰值4.73%已下降一半之多;兩融交易額占A股成交額10.52%,較2015年初的峰值20.19%也有大幅的壓縮。

新開信用賬戶方麵,年內開戶數高峰出現在6月,當月有6.73萬新增信用賬戶;最低為今年7月,有1.32萬新增信用賬戶。截至9月底,年內單月平均新增信用賬戶數為3萬。而在2015年二季度,單月的新增信用賬戶都在35萬以上。

資金態度謹慎有餘

市場更為關注的問題是,重回萬億規模的兩融,後續還能否再創新高?杠杆資金的助推,能否再讓市場走出前兩次一樣的上漲行情?從當前的市場分析來看,當前還不宜太過樂觀。

“這次兩融在一萬億元關口前徘徊了很久,幾次都要衝破的時候又回落了,這很有意思。”有券商資管研究部的人士稱,兩融資金在這次衝高前顯得“很猶豫”,盡管在滬指衝高3400點後突破了萬億元,但市場情緒已和前兩個月有所不同。

而這種情緒,還不僅僅出現在融資客身上。財富證券近日的投資者調研顯示,投資者當前的綜合倉位仍處於曆史高位,約在70%左右,但較10月中期已經出現了小幅下滑,主要原因是此前滿倉或八成倉位的部分投資者近期進行了減倉。財富證券分析師湯佩徽表示,綜合倉位運行到曆史高位後出現回落,反映出存量博弈市場下高倉位並不可持續。

其還稱,根據調研數據,當前市場風險偏好目前有所提升,投資者對大盤藍籌偏好明顯,而對大消費、金融等關注度有所增加。而從市場情緒來看,當前投資者對市場關注度非常高,更多的人加倉意願不減、整體維持樂觀;但目前則選擇等待時機,態度較此前更趨謹慎。

另一方麵,兩融的賺錢效應以及對市場的推動力,也有減弱之勢。以10月以來融資淨買入額前20位個股的階段漲幅來看,京東方A、貴州茅台、上港集團3隻個股漲逾20%,中國平安等4隻個股漲逾10%,超過六成的個股漲幅甚微。

還有券商分析師指出,目前融資買入額占A股成交比例、兩融餘額占流通市值比例,都處在2017年以來的相對高位。若從今年5月以來計算,上證指數反彈幅度約7%,而融資餘額增長了11%。“從這個角度來看,資金對市場的推動力較弱,融資餘額繼續增長的潛力相對有限。”

(原標題:藍籌白馬齊助力 兩融餘額三破萬億關口)

最後更新:2017-11-02 23:18:41

  上一篇:go 螺紋鋼收漲0.9%
  下一篇:go 美股低開特斯拉跌逾6%、趣店跌逾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