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328 返回首頁    go iPhone_iPad_Mac_手機_平板_蘋果apple


你大爺還是你大爺,蘋果手機利潤驚人,國產就隻能喝西北風嗎?

每一次,蘋果發布新機就會刷爆朋友圈。

然後,新機物料成本曝光再次刷爆朋友圈,這次也不例外。

近日,有調研機構曝光了iPhone X的物料成本清單,並匯總估算,其BOM成本總價為412.75美元,約合人民幣2700元左右。

咋一看這成本比大部分國產手機售價都高,但是,iPhone X國行價為 64G:8388元,256G:9688元。

一石激起千層浪,對於iPhone X的物料成本,部分網友表示不能理解。成本不到3000元,國行價格卻超過了9600元,iPhone X的利潤豈不是超過了6000元?

這當然不準確,除了物料成本,研發成本、營銷成本、代工成本、渠道成本以及進口關稅成本等一係列成本加起來遠高於2700元。

但盡管如此,蘋果公司的利潤依舊高的嚇人。有數據顯示,雖然蘋果手機份額隻占全球市場的20%左右,但卻拿到了全球智能手機市場80%的利潤。剩下的20%中,三星拿到了近15%,國產手機得到的少的可憐。

據IDC數據顯示,去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14.7億部,而國產品牌就貢獻了超4.5億部,全球出貨前五名中國獨占三家。

但吃肉的還是蘋果,喝湯的還是三星,國產品牌抱在一起也隻能喝西北風......

iPhone X售價曝光引網友吐槽,但你大爺還是你大爺,買得起的就算一萬也要買,買不起的也可能要樂壞校園貸了。

但國產手機究竟差在哪呢?

1、安卓的先天劣勢

蘋果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就是其“收過路費”的盈利模式。不管是誰,隻要在iOS平台賺錢了,就要交給蘋果一定的分成,如果你是蘋果用戶,你下載的所有APP都必須通過蘋果官方的APP商店,每一個APP蘋果都要抽成零售價的30%!用蘋果付費服務蘋果也要進行抽成,是真真正正的躺著賺錢。

但安卓就不同了。國產手機的操作係統都是都是基於安卓係統開發的,因此是開放的,任何基於安卓係統的第三方軟件都可以安裝,國產無法壟斷,也就無法收錢。比如你開發了一款軟件,任何安卓手機都可以安裝,但想進入iOS平台,就必須要通過蘋果審核。

2、研發投入不足

物料成本顯而易見,研發成本卻是藏於背後,不為人知。據日前FactSet的數據顯示,蘋果公司去年研發投入達100億美元,占銷售收入的5%,這一水平,比很多國產廠商的年收入還多。在研發強度上,國產手機品牌也隻有華為能與其抗衡。

蘋果將產品體驗做到了極致,為了享受一流的硬件,就必須接受蘋果的遊戲規則。高強度的研發投入才能帶來一流的產品體驗,研發能力的不足使得國產品牌掉進了追求性價比、堆砌硬件的怪圈,沒有利潤,更無法去投入研發。

3、營銷成本高企

智能手機的營銷模式被OPPO、vivo發揚光大,然後就被一眾國產廠商學了去。先是華為請梅西、斯嘉麗這樣的國際大牌代言,然後就是榮耀小米請胡歌、吳亦凡等國內的當紅明星。這錢花的,看的腎疼!

蘋果似乎是一個無法逾越的障礙,但國產一直在努力,華為短時超越蘋果,坐上全球第二的寶座;小米也終於走出泥潭,迎來增長。相信國產,終會有超越的時候!

最後更新:2017-10-08 03:54:33

  上一篇:go 14年老股民酒後吐真言,MACD實用戰法,學習5分鍾讓你在股市風雨無阻!
  下一篇:go 蘋果手機上垃圾短信太多怎麼辦?不妨看看這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