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87 返回首頁    go iPhone_iPad_Mac_手機_平板_蘋果apple


2017“並購王”孫宏斌:和王健林、賈躍亭分不開

誰是2017年中國房地產界的並購之王?

從金額來看,央企中投集團無疑坐穩了頭把交椅。

2017年6月中投集團斥資138億美元(約合903億元人民幣)從黑石手中拿下了歐洲物流地產公司Logicor全部股份。一出手就是900億元,如此豪氣的出手,榜單上一定會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持續一年多的萬寶之爭,隨著恒大作價292億元將所持萬科14.07%股權轉給深鐵集團,深鐵不但坐實萬科第一大股東的位置,也位列2017年地產收並購領域前十大案例。

不過前兩項交易,出手的或是央企,或是地方實力國企。雖然交易金額龐大、影響力廣泛,然而公司掌舵者的身影,卻很是模煳。

相比之下,孫宏斌的輪廓,則要清晰許多。孫宏斌更加清晰的輪廓,和兩個人分不開:王健林、賈躍亭。

先看與孫宏斌緊密相關的第一個人,王健林。

從金額來看,2017年7月融創以438.44億元價格收購萬達13個文旅項目91%的股權,這樣的並購規模雖然隻是中投集團收購Logicor規模的一半,但在2017年房地產收並購案例中,也居於第二位。

即使是與富力189.55億元收購萬達73家酒店資產,深鐵292億元接手恒大所持萬科14.07%股權相比,融創這筆買入的規模,也決不遜色富力,更不輸於地方國企。

其實市場上有錢的主,多的很;有並購能力的企業,也不在少數。400多億並購,在資本界也許不過是多了個零或者小數點。然而敢和王健林過招,最終從萬達手中接的,為何不是資本更雄厚的投資機構,也不是實力更強的宇宙級房企,卻偏偏是孫宏斌掌舵的融創?

地產界對融創的並購能力和專業素養均給予不低的評價。口碑方麵,則仁者見仁。對此孫宏斌與媒體用開玩笑的口吻,曾以佳兆業為例笑稱,地產界投了錢又退回去的,恐怕沒幾個主。

如果說融創的並購團隊處於國內房地產第一陣列,那麼孫宏斌的並購演練,是與宋衛平和綠城的分合中開始的。先後經曆綠城、雨潤、佳兆業,短短幾年的時間裏,孫宏斌和他的狼性團隊,得以迅勐成長。

“年輕的時候爭強好勝,曾經贏的暢快淋漓,也曾輸的一塌煳塗,但是我不後悔。年紀大了點後,希望多做些雙贏的事,少做些一贏一輸的事,不做雙輸的事。”發於2014年11月6日的這段話,外界不得而知是孫宏斌當時有感而發,還是經過了公關團隊的精心打磨。但從微博裏的這段文字,多少得以看出孫宏斌對於合作夥伴的基本價值觀。

鏡頭拉回到2017年,與王健林的交鋒時刻。

“再大的交易,也不過是筆買賣。”大而化小,孫宏斌將融創的並購用舉重若輕的方式,以輕描淡寫的白描,一語點破看似複雜的玄機。融創這筆並購是否有利,見仁見智,但以孫宏斌的“交易論”來推,至少孫宏斌不會認為這筆生意做得虧本。

王健林是否找了其它交易對手,外界不得而知。然而一個基本判斷是,如果不信任交易對手,這筆交易將無法達成。13個文旅項目超400億的交易量,對項目盡職調研的過程,也正是展露交易對手更加真實一麵之時。交易的達成,似乎從另一個側麵印證了孫宏斌對其團隊的評價。

與孫宏斌相關的另一個人,則是樂視的賈躍亭。

2017年孫宏斌還跨出地產界,進入了文化、娛樂圈。孫宏斌的首次跨界,獻給了賈躍亭。2017年1月,融創斥資150億元投資樂視網、樂視致新、樂視影業三家公司。對融創和孫宏斌來說,這也是筆不小的投資。

12月25日西方聖誕節這一天,中國證監會北京監管局向賈躍亭喊話:12月31日前回國,履行公司實際控製人應盡義務,配合解決公司問題,穩妥處置公司風險。同一天樂視網公告,融創通過天津嘉睿擬對樂視影業增資,增資完成後將持有樂視影業40.75%股份,成為第一大股東。

關於樂視,關於賈躍亭,市場已經有不少觀點。而孫宏斌7月份則在其微信朋友圈表達了他的個人觀點。

“老賈手上還有好牌,老賈還年輕,我們應該有寬容失敗的環境和氛圍,我們應該支持老賈這種義無反顧的企業家精神。不蓋棺不定論。支持老賈。”

孫宏斌談房地產>>>

孫宏斌:最大的不確定性是預期 我對房地產很悲觀

最新動向>>>

融創中國增發融資10億美元 孫宏斌是降杠杆的行動派

最後更新:2017-12-31 10:18:56

  上一篇:go 12月中國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5.0%
  下一篇:go 2017年86家企業IPO被否:33家券商少賺24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