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0
iPhone_iPad_Mac_手機_平板_蘋果apple
雷軍在驍龍845發布會上說:小米要進軍北美和大力發展AI
誰能首發高通驍龍每年的新一代旗艦芯片,是每年手機廠商圈的一場大戲。
明年的驍龍845誰能首發似乎已經提前塵埃落定……在北京時間今天淩晨,雷軍登上了高通技術峰會的舞台,成為了高通驍龍845發布環節的演講嘉賓。
是的,高通剛剛發布了你明年將買到的Android旗艦必備SoC驍龍845。盡管關於這款旗艦處理器的詳細信息和除三星代工以及10nm製程工藝之外的技術細節需要明天才能被披露。
但不管是根據行業大趨勢還是此前傳聞,這款處理器的性能,尤其是AI方麵的處理能力不會差。
雷軍在驍龍845發布會上說:小米要進軍北美和大力發展AI
至於為什麼是雷軍?其實也不難理解,在高通中國區高端800係列芯片的出貨量上,小米占據了66%的份額。小米和高通在中國也算是演繹了一段相互成就的故事。而且,這款芯片也將搭載在小米明年的新一代旗艦上。
我,小米7,驍龍845
進入2017年,各個上遊處理器生產廠家都開始在SoC中集成單獨的AI處理模塊。
iPhone X能行雲流水地完成人臉三維建模以及麵容識別,這背後仰仗的便是A11 Bionic SoC上集成的人工智能加速器,蘋果官方稱之為「神經網絡引擎(neural engine)」。這個相似的人工智能模塊在華為麒麟970上被稱為「NPU」,在麒麟的宣傳語中,麒麟970是業界首款搭載獨立NPU專用硬件處理單元的SoC。
作為一款即將在2018年被一眾Android旗艦采用的SoC,技術和野心一直不落人後的高通不可能讓驍龍845像驍龍835一樣繼續使用CPU/GPU來低效處理人工智能任務。獨立人工智能處理單元,驍龍845不會少。
盡管在麵對記者提問時,雷軍表示暫時不便透露新旗艦的功能,但不用質疑小米新旗艦機將在人工智能上具備的能力。小米的AI團隊和高通團隊正在加緊研發,希望在小米7發布的時候能有更多的成果發布出來。
雷軍認為,AI是雲服務、大數據和硬件共同進步所促成的蛻變,小米在過去幾年一直為用戶提供優質的雲服務並積累了大量的數據,與高通的新一代SoC相結合將有很強的優勢。
此外,ARM在今年台北電腦展上發布的Cortex-A55架構很有可能在驍龍845以及更多的新一代驍龍處理器上扮演「小核心」的角色。
這個架構除了能效比夠高,一大特點便是,該架構具備結合了演算法的神經網絡元件,預測能力也得到大幅提升。此外,因為低功耗和低延遲的特性,這個架構的應用範圍也更廣泛,可以用於物聯網設備、移動設備以及自動駕駛等領域。
雖作為第一代產品,小愛同學的整體表現已經算是不錯,但其語音主控芯片采用是相對老舊和低效的Cortex-A53架構。這已然成為小愛同學體驗提升的掣肘。
所以,盡管實現方式不一樣,但新一代旗艦手機處理器和入門或者中端處理器都將劍指人工智能。因此會受益也遠不止手機,還包括物聯網設備。
在回答記者提問時,雷軍表示,小米的物聯網設備激活超過8500萬台,數量世界第一。而多數產品以智能家居形式存在於消費者家中的物聯網設備很顯而易見的是人工智能的又一個巨大使用場景。缺失了物聯網設備這個龐大的使用場景,人工智能的普及化也無從談起。
「全線產品,都有進軍北美時間表」
關於小米的國際化,是海外記者最關心的一個話題。
雷軍說道,在過去一年中小米在國際化的過程中的速度非常快,這也要感謝高通的幫助。
在過去幾年的成績中,最重要的一個是小米在世界第二大的手機市場印度拿到了市場第一。過去一年小米進入了中東和東歐市場,很快拿到了前️四。在俄羅斯拿到了第三,烏克蘭拿到了第二。
當然,小米的國際化進程也並非一直一帆風順,雷軍談到小米在2014-2015年曾經一下鋪開很多海外市場,但最終因為資源跟不上效果不是很好。在2016年調整了國際化的目標,重新聚焦了印度,就取得了第一的成績。
小米未來會一個一個國家去推進國際化,對國際化有敬畏之心,Step by step。
而至於小米國際化的下一步的重點是什麼,很可能就是北美市場。
雷軍在發布會上表示,小米正在考慮進入北美市場,並且是全線產品都有時間表。目前小米已經在美國有一些產品在銷售,雷軍說這是為接下來全線產品在美國銷售做的實驗和準備。
在此之前,外部一直認為小米在美國的銷售阻力來自於專利方麵的限製。在這次高通技術峰會上,雷軍談到:小米目前已有23723項專利,已獲得了5756項專利組合,其中中國占比為48%,海外占比為52%。
「希望我們在北美市場能一舉成功。」
在小米今年的IoT大會上,雷軍重新提出了要「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敵人搞得少少的」這個口號,並宣布了與百度大腦的合作。
緊接著,就在烏鎮的世界互聯網大會上和華為終端的董事長餘承東把酒論英雄。
當然,把朋友搞得多多的並非隻是在表麵上做做PR工作,而是融入到了小米目前在生產、銷售、技術研發的每一個領域,在國際化方麵也不例外。
在此前的烏鎮世界互聯網峰會上,雷軍透露了一些關於小米國際化更詳細的數據。目前小米的產品已經進入全球60多個國家,在13個國家排到前五。小米的國際化業務在過去一年增長高達300%,這並非是小米一家公司的努力。
小米在印度和印尼投資了數十家互聯網公司,了解當地的市場並在當地構建生態圈。
在印度市場,小米主要依靠Flipcard(印度電商平台)、Amazon和小米自身的印度官網三個電商平台來進行銷售,雷軍認為這樣的模式可以複製到其它地區——「前一段時間我跟劉強東在談,你們在印尼有這麼大的投資,我們幾家能不能合作?所以我在印尼和周邊的國家,我們也希望能夠使用電商模式先行,然後團結到足夠多的合作夥伴,然後把這件事情做成。」
小米於2014年8月進入印尼市場,目前在印尼的主要瓶頸在於印尼本土的旗艦手機生產能力還不是很足,小米計劃在印尼投資幾家手機生產廠,並最終實現百萬年產量的目標。
小米已經成立了第一期120億人民幣的產業基金,主要用於投資新製造、新材料、新工藝和新技術。產業基金可以幫助小米與業內擁有先進技術的合作夥伴建立更緊密的合作關係。
雷軍在高通技術峰會後的采訪中談到,他認為目前的小米在競爭與合作這兩種平衡中,還是更偏向於合作。
但要說小米最好的朋友是誰,一定是互相參加對方發布會的高通了。
原文作者: 李小白 查看原文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中觀點不代表小米社區;如有異議請聯係樓主妥善處理;轉載作品可能在標題或內容上或許有所改動。
最後更新:2017-12-06 17:1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