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143 返回首頁    go iPhone_iPad_Mac_手機_平板_蘋果apple


養老金投資交首份成績單 2018年投資額邁向6000億?

作為地方養老金進行委托投資運營的首個年度,養老金投資的成績單一直備受矚目。

“近年來,隨著經濟轉型和人口老齡化加速,我國的養老保險基金收入增速放緩,支出增速加快,收支的壓力越來越大,實現養老保險基金的財務平衡、確保我國養老保險製度可持續發展,方法無外乎是開源、節流,其中,在開源方麵很重要的舉措就是把已經歸集上來的養老保險基金搞投資運營。”1月3日,社會保險基金監管局副局長湯曉莉在“社保基金投資管理研討會”上表示,到目前為止,已有九省和社保基金理事會簽訂養老保險基金委托投資合同,委托投資金額為4300億元,從目前收到的財務報告來看,2017年底達到5%或者超過5%的收益率是不成問題的。

此外,湯曉莉表示,除了現有九省與社保基金理事會簽訂了委托投資合同之外,另外還有西藏、甘肅、浙江、江蘇等地區也開始籌劃委托投資運營,料可增加的投資金額大概為1500億元。至此,13省投資額將增至5800億元。

首年成績單或超5%

2017年,備受市場關注的養老金入市終於迎來了實質性成果。

去年1月,人社部官網發布消息稱,廣西壯族自治區與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正式簽訂《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委托投資合同》,將先後有400億資金委托投資。而這也是國務院出台實施《基本養老保險投資管理辦法》後,全國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委托投資擬定首批簽約的省份。在此之前,已有一年多的時間沒有省份與社保基金理事會簽訂委托合同。

在此之後,北京、上海等7個省(區、市)政府與社保基金理事會簽署了委托投資合同。截至6月底,北京、上海、河南、湖北、廣西、雲南、陝西、安徽8個省份已經與社保基金會簽署了委托投資合同,合同總金額為4100億元,不過,實際到位資金僅有1700億元。

雖然2017年養老金的投資運營開局良好,但歸集地區的數量和金額仍低於預期。2015年,人社部副部長遊鈞曾在國務院新聞辦例行發布會上表示,以2014年養老基金累計結餘3.5萬億元測算,能夠用於投資的資金量約為2萬億元。

“這個數額跟我國4萬億元的養老保險基金總餘額相比還是比較少的,同時,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要達到萬億級的級別,也還有一定的差距。”1月4日,中國養老金融50人論壇核心成員、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今年有意向接受托管的4個省份中,西藏僅結餘59億元,甘肅僅結餘371億元,這兩省即便有意委托,其托管規模也不大。江蘇與浙江雖是結餘大省,但至多各拿1000億元上繳托管,如此算來,今年大概可增加2500億左右的托管規模。

按照各地的基金結餘情況,董登新預測的新增托管資金規模為2500億元,而湯曉莉的預測僅有1500億元。

就此,湯曉莉認為,第一年作為“打底年”,社保基金理事會采取了審慎的投資原則,並沒有很激進地大量投資股票市場。同時,從和委托省份的交流來看,委托省份對當前5%的收益率不是非常滿意。對此,她表示:“在基金的安全和基金的高投資回報之間,必須要有一個權衡,不可能既要社保基金理事會做到萬無一失,又要特別高的收益率。”

建議將投資運營與精算製度掛鉤

其實,單就全國的社保基金而言,全國社保理事會戰略儲備投資的市場化程度還是相對較高的,但養老保險基金管理市場化程度很低,導致投資收益率也就相對較低。

那麼,投資運營要取得多少收益率,才能維持現有的養老保險製度?繳費率維持在什麼樣的水平,才能確保養老保險製度維持財務平衡?

“我國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已經開始投資運營,但目前投資運營和精算是脫節的。”湯曉莉表示,“一方麵我們是借助行政手段來推動各個省搞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另一方麵投資運營的目的何在,我覺得是需要借助精算的手段來給整個社會、給民眾一個更好的說明。”

據記者了解,為了讓更多的省份把資金委托上來搞投資運營,助力國家基本養老保險製度可持續發展,人社部目前與財政部共同製定了一個文件,要把城鄉居民養老基金委托給社保基金理事會進行投資運營,為此,人社部做了一個估算。

據估算,假設目前每年繳費基數不變,年化投資收益率如果從3%提升到5%,相當於多了3.2個百分點的繳費比率。

“如果通過搞投資運營,相當於增加了它的繳費比率,從而提升了降費空間。”湯曉莉稱。

過去20多年是我國建立社保體係並獲得快速發展的重要時期,社保在國家治理和人民生活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但其中的不平衡和不充分也特別明顯,例如,國家養老金三個支柱是不平衡的,基本養老金在地區間不平衡,在社保的覆蓋麵、基金收入能力和可持續性上的不充分都值得高度重視、關注和深入研究。

就此,中國社會保險學會會長胡曉義建議,探索政府社保精算製度的可行性,開展政府主導的社會保險精算,建立國家社會保險精算中心,推動更多專業機構開展社會保險精算。

加大精算的能力,將投資運營收益率與養老金收支平衡甚至地方結餘掛鉤,無疑有利於推進養老金投資運營的研判和決策,但是,基金結餘長期投資固然能帶來可觀的收益,但各地基金收支不平衡,導致各地市縣基金結餘托管積極性不足。

“截至2016年底,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結餘最多的五省依次是廣東、北京、江蘇、浙江和山東,五省基金結餘之和為1.97萬億元,超過了全國總結餘的1/2;其餘26個省及新疆兵團總結餘僅為1.89萬億元,而這些基金結餘卻又分散在2000多個統籌單位,基金收支平衡各自為陣,地區之間尤其是省際之間餘缺調劑能力差,這樣也就更無法在全國範圍內進行互助共濟。”董登新表示,在此情形下,社保降費仍將會繼續,而廣東、浙江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企業繳費費率比其他大多數省份還要再低5個百分點,盡管它們的基金結餘暫時較多,但一邊降費,另一邊又要不斷提高退休金給付,收降支增的結果必然掏空基金結餘。

麵對這種兩難的尷尬局麵,唯一的選擇就是盡快實現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而中央調劑金模式隻是一種過渡形式,並非真正意義上的全國統籌,它無法改變現有2000多個小水池分散收支的現狀。

“一並解決全國範圍內餘缺調劑及基金結餘集中托管問題,最根本的辦法仍然是盡快實現養老保險全國統收統支,而非中央調劑金模式。”董登新表示,就目前來看,中央調劑金過渡期的長短暫時不定,隻有等到各省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真正實現省級統收統支時,才有可能結束中央調劑金製度,進而轉向真正意義上的全國統籌,實現全國統收統支。

(原標題:養老金投資交首份成績單 2018年投資額邁向6000億?)

最後更新:2018-01-06 06:33:52

  上一篇:go 英特爾芯片漏洞震驚全球 上海網信辦預警
  下一篇:go 新年首周機構調整近200家公司目標價 61股或將大漲逾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