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696 返回首頁    go iPhone_iPad_Mac_手機_平板_蘋果apple


打新收益回暖 警惕贖回風險

數據顯示,9月以來,隨著新股申購數量環比有所提升,各類投資者參與網下打新的獲配率以及收益率有所回暖。業內人士提醒,應警惕打新基金大額贖回對淨值的波動影響,選擇適當規模的打新基金進行投資。

獲配率收益率回暖

根據《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網下投資者管理細則》規定,以及網下投資者參與首發股票詢價和網下申購業務的情況和綜合評分結果,中證協將網下投資者劃分為A、B、C三類。其中A類投資者的比例不高於30%,C類投資者的比例不高於20%。在新股發行過程中,中證協要求主承銷商在開展投資者選擇和股票配售工作時應予以優先考慮A類網下投資者,謹慎對待C類投資者。B類網下投資者可正常參與首發股票詢價和網下申購業務。

根據當下投行普遍的操作規律,A類投資者一般為通過公開募集方式設立的證券投資基金和社保基金投資管理人管理的社會保障基金,簡稱“公募社保類”;B類一般為根據《企業年金基金管理辦法》設立的企業年金基金和符合《保險資金運用管理暫行辦法》等相關規定的保險資金,簡稱“年金保險類”;C類一般為其他符合條件的投資者,簡稱“其他投資者”,大多為個人投資者。

根據浙商證券的統計數據,9月A類投資者網下申購平均獲配率為0.0314%,環比上升18.97%;B類投資者網下申購平均獲配率為0.0274%,環比上升23.64%;C類投資者網下申購平均獲配率為0.0077%,環比上升13.38%。自2月以來,三類獲配率首次全線大幅上升。

數據顯示,9月網下申購的新股個數為32隻,較上月多9隻,遠高於前4月的數量。按1.2億底倉測算,當月A類、B類、C類投資者參與網下打新的年化收益率分別為21.58%、18.91%和5.08%,較上月明顯上升,整體收益率曲線為年內中位數水平。9月獲配率和新股上市數量均較前4月有較大提升,收益率有明顯起色。

9月,證監會共下發4批IPO批文,平均每批9家,與上半年每月數量持平。新股發行數量處於區間震蕩,但基本保持在上半年平均數上下。

注意贖回對淨值的影響

在打新基金市場中,屢見某打新產品淨值在短期內暴漲,原因是相當比例的份額持有人選擇贖回,在大比例的巨額贖回後,贖回費歸算為基金資產,導致淨值飆升。

業內人士坦言,如果遭遇IPO暫停等情況,打新基金會麵臨一定的清盤風險。曾經有某公募基金打新產品剛剛成立,便遇到IPO暫停公告,份額持有機構紛紛贖回,該產品僅成立幾個月便宣告清盤。

分析人士提醒投資者,風險與收益並存,打新基金的風險相對偏低,對其收益不宜抱過高期待。在選擇打新基金時,建議挑選規模適中的產品。此外,要注意打新基金的巨額贖回,這不僅會帶來淨值大幅波動,更有可能使產品呈現“迷你化”態勢,如果沒有增量資金進入,基金產品會麵臨一定的清盤壓力。

業內人士表示,打新基金顧名思義,其收益與IPO發行的情況高度相關。今年上半年以來,由於IPO常態化,新股收益回歸理性,因此打新基金曾經的超額收益受到一定影響。記者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很多打新基金的收益來源主要靠以滬深300相關股票的底倉配置,而並非新股的收益。

業內人士強調,打新基金的收益與基金規模亦高度相關。打新基金規模越大,打新貢獻度反而會降低,但是如果規模太小,底倉波動風險最大,這就需要投資者進行一定的權衡。隨著IPO常態化,新股開板時間趨於合理,打新收益有所下降,打新收益對基金淨值的助力逐漸減弱。對於公募基金來說,打新目前更多的是扮演增加收益的輔助策略角色。

(原標題:打新收益回暖 警惕贖回風險)

最後更新:2017-10-16 03:33:17

  上一篇:go 我國環保企業加速走出去 超六成訂單分布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下一篇:go 259份三季報本周出爐 5億元大單湧入10隻業績翻番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