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393 返回首頁    go iPhone_iPad_Mac_手機_平板_蘋果apple


新華社:打贏藍天保衛戰 總體改善生態環境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要使主要汙染物排放總量大幅減少,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重點是打贏藍天保衛戰。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生態環境狀況明顯好轉,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決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大氣、水、土壤汙染防治行動成效明顯。

環保部部長李幹傑介紹,2017年1月到11月,全國338個地級以上城市PM10濃度比2013年同期下降20.4%,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PM2.5濃度比2013年同期分別下降38.2%、31.7%、25.6%。

就在前幾天,北京市環保監測中心副主任劉保獻說,2017年,北京市PM2.5年均濃度為58微克/立方米,較上年下降20.5%;與2013年的90微克/立方米相比,降幅達到35.6%,完成了國家“大氣十條”下達的60微克/立方米左右的目標。

“5年來,我國在大氣汙染治理方麵取得了非常明顯的效果,空氣質量持續改善。這證明我國目前采取的大氣汙染治理措施方向是正確的。”國家城市環境汙染控製技術研究中心研究員彭應登說。

與大氣汙染治理一樣,“水十條”也在強力推進。各地加快治理城市黑臭水體。長江經濟帶沿線11省市前期排查出的490個飲用水水源地的環境違法問題,已全部整改完成。

土壤環境質量關係著食品安全。我國全麵啟動土壤汙染狀況詳查,初步建成國家土壤環境監測網,土壤汙染防治法已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二次審議。

2017年7月,中辦、國辦就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問題發出通報後,環保部等多個部門啟動“綠盾2017”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監督檢查專項行動,對全國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進行巡查。

從2015年底在河北試點以來,中央環保督察持續發力,已實現對全國31個省份的全覆蓋。以督察問責促汙染治理,中央環保督察直接推動解決8萬多個群眾身邊的突出環境問題,累計問責超過1.8萬人。

專家表示,盡管我國生態環境狀況明顯好轉,但要達到“汙染物排放總量大幅減少,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的目標,還麵臨很大困難和挑戰。

——在打贏藍天保衛戰方麵,環保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表示,盡管空氣質量改善明顯,但部分地區、部分時段空氣質量超標問題仍然突出,部分區域大氣汙染治理工作進展落後,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以重化工為主的產業結構、以公路貨運為主的運輸結構尚未轉變,汙染物排放量大。

他說,要繼續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下工夫調整三大結構。同時,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將持續實施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還要請專家團隊對“大氣十條”實施情況進行評估,提出更精準的治汙對策;開展大氣汙染防治行動第二階段指導性文件的研究工作,明確打贏藍天保衛戰的時間表和路線圖。

——深入實施“水十條”。業內人士指出,要繼續推進“水十條”,流域治汙一方麵要通過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排汙許可等減少汙染物排放量;另一方麵,要強化流域水生態保護,增加環境容量。

——全麵實施“土十條”。有關部門將通過詳查摸清家底,加快構建管理技術體係,強化農用地分類管理和建設用地準入管理,推進土壤汙染治理與修複試點,並通過強化“土十條”考核推動各地防治土壤汙染。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實施好“十三五”規劃確定的生態保護修複重大工程。啟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根據有關規劃,到2020年全國森林覆蓋率將超過23%,林木綠化率超過29%,森林蓄積量增加到165億立方米以上。

彭應登認為,汙染防治攻堅戰不是簡單增加汙染治理設施,更多涉及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需要全社會生產和消費結構的綠色轉型,調動各方麵力量,形成政府、企業、公眾共同參與的社會共治體係。

(原標題:打贏藍天保衛戰 總體改善生態環境——打好三大攻堅戰係列綜述之三)

最後更新:2018-01-05 17:18:52

  上一篇:go 上交所:切實扛起監管主體責任 提升市場質量和能效
  下一篇:go 微信公眾平台擬規範“非固定收益類投資產品”類信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