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5
iPhone_iPad_Mac_手機_平板_蘋果apple
農業部、農行推進金融支持農業綠色發展工作
記者5日從農業部獲悉,農業部與中國農業銀行聚焦農業綠色發展和綠色金融,繼續深化務實合作,推動建立金融支持農業綠色發展的工作機製。
根據兩部委發布的通知,各級農業部門和農業銀行要支持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科技創新、農業結構調整以及農業麵源汙染治理,鼓勵采取PPP模式、產業基金引導或投貸聯動等市場化運作模式。
具體內容包括
(一)支持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要結合《全國農業可持續發展規劃(2015-2030年)》、《全國高標準農田建設總體規劃(2011—2020年)》、《農業環境突出問題治理總體規劃(2014—2018年)》、《東北黑土地保護規劃綱要(2017—2030年)》、《“十三五”新增1億畝高效節水灌溉麵積實施方案》、《農業綜合開發區域生態循環農業項目指引(2017-2020)》、《種養結合循環農業示範工程建設規劃(2017-2020)》等規劃,堅持空間優化、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生態穩定的原則,積極支持重大水利工程、高標準農田建設、節水灌溉和水肥一體化技術推廣、黑土地保護、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區)、現代漁港(漁港經濟區)、海洋牧場等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以及納入省級以上政府規劃、具有穩定經營現金流、還款和擔保有保障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鼓勵采取PPP模式、產業基金引導或投貸聯動等市場化運作模式。
(二)支持農業科技創新。要積極支持農業部認定的“育繁推一體化”種業龍頭企業、大型種子企業和種業上市公司發展,主動參與糧食生產功能區、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國家級優勢種子生產基地建設,推動種業轉型升級;積極支持農產品儲藏保鮮、產地初加工、精深加工、中央廚房和物流配送全產業鏈技術裝備研發;支持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農產品加工園農業高新技術企業創新成果轉化推廣。
(三)支持農業結構調整。要緊密圍繞推進農業現代化,優化產品產業結構,培育壯大新產業新業態,推進農業提質增效。在生產環節,積極支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以及家庭農場(專業大戶)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調整糧經飼種植結構,發展規模高效養殖業,做大做強優勢特色產業,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全麵提升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水平;在加工環節,支持經營規範、環保達標的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農產品加工業,購置烘幹、整理和質檢設備,新建、改擴建農產品加工儲藏設施;在流通環節,做好綠色農產品收儲、流通、品牌建設等環節金融服務工作,優先支持從業經驗豐富且與收儲加工企業有穩定合作關係的糧食經紀人,以及競爭力較強、具備現代企業製度的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國有糧食企業。鼓勵縣級農業銀行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建立緊密合作關係,重點加大對鄉村休閑旅遊、農村電商、特色村鎮等方麵的信貸支持,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拓展農業產業鏈價值鏈,輻射帶動廣大農民群眾致富增收。
(四)支持農業麵源汙染治理。要按照農業麵源汙染治理攻堅戰“一控兩減三基本”的目標任務要求,以及農業部《關於實施農業綠色發展五大行動的通知》部署,以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行動、果菜茶有機肥替代化肥行動、東北地區秸稈處理行動、農膜回收行動和以長江為重點的水生生物保護行動等農業綠色發展五大行動為重點領域,通過多種金融工具的融合創新,支持節水農業、化肥農藥減量增效、耕地質量建設、土壤水域汙染治理、資源節約利用和低消耗、低殘留、低汙染農業投入品生產,推動五大行動加快見實效,並打造一批示範項目,以示範項目的典型帶動作用引領農業綠色發展金融支持體係的建立健全。
通知要求,各級農業銀行要加大綠色金融產品研發力度,優化產品組合,打造包括信貸、投行、債券、基金、金融租賃等區域特色明顯的金融服務專屬產品箱;定期補充、修訂、更新綠色金融業務產品箱內容,不斷豐富完善綠色金融產品體係,積極滿足綠色農業發展需要。各級農業銀行要在總行信貸授權規定範圍內,開展動態授權,對綠色、低碳、循環經濟領域的涉農客戶予以傾斜。在合法合規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鼓勵有條件的農業銀行會同農業部門研究出台適應農業農村客戶特點的排汙權、碳排放權、節能環保知識產權等新型抵質押擔保管理辦法,打造綠色農業信貸投放增長點。
此外,要探索多方合作的金融服務模式,各級農業銀行要充分利用政府設立的綠色產業基金、風險補償基金、綠色貼息貸款等政策,做大綠色信貸業務規模,降低貸款風險;加大銀保合作產品創新力度,積極探索與綠色生態農業保險、農村環境汙染責任保險等險種聯動的合作模式;加強與證券、基金、投資公司合作,發揮各自優勢,創新投行、租賃、金融市場、資產管理等新型融資工具和服務方式。
最後更新:2017-12-05 13:4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