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783 返回首頁    go iPhone_iPad_Mac_手機_平板_蘋果apple


中央引導各方資金“入圍”生態環保:PPP業務再釀想象空間

在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下稱會議)中,生態環保被擺在了重要的位置上。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發現,此次會議提出的2018年八項工作重點之一就包括“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在實現路徑上,會議則提出,要“培育一批專門從事生態保護修複的專業化企業”。

在分析人士看來,相關要求的提出,有望對明年環保類,特別是從事環保PPP(民間資本參與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的上市公司帶來趨勢性利好。事實上,多家環保類上市公司也在醞釀更多的PPP項目。

事實上,今年以來針對PPP的業務規範度也在提高。據接近監管層人士透露,規範的目的仍然是發展,在完成清理整頓的基礎上,PPP項目將繼續穩步推進。

各方資本之機會

生態環保成為了此次會議的高頻詞匯。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發現,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全文中,至少有不少於三處獨立段落對汙染防治、生態環保有所提及:

一是將“汙染防治”與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並列為三大需要打好的攻堅戰。

二是在闡述中具體要求為“要使主要汙染物排放總量大幅減少,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重點是打贏藍天保衛戰,調整產業結構,淘汰落後產能,調整能源結構,加大節能力度和考核,調整運輸結構”。

三是將“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列入2018年八項重點工作之一。明確要實施好“十三五”規劃確定的生態保護修複重大工程,並啟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深入實施“水十條”,全麵實施“土十條”。

在賣方機構看來,環保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地位“空前”。

“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決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光大證券指出。“汙染防治”是決勝全麵建成小康社會三大重點之一,地位空前。

“國家層麵重視環保建設,有可能給環保類上市公司帶來更大的業務機會。” 北京一家大型券商環保行業分析師也認為,環保地位的進一步提高將有可能對環保上市公司帶來趨勢性利好。

光大證券同時建議,可考慮關注危廢治理領域、土壤修複等領域。“‘水十條’催生投資4.6萬億,2018年是‘水十條’中期考核年,也是‘河長製’落實考核年,訂單放量維持至2020年;土壤修複亦具有萬億級別的投資空間。”

值得一提的是,會議還強調了要完善環保體製。“加快生態文明體製改革,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產權製度,研究建立市場化、多元化生態補償機製,改革生態環境監管體製。”

“製度的完善包括自然資源產權製度的明確,能夠有效降低行業的製度性交易成本,這有可能為環保行業打開更大的製度紅利。”上述環保行業分析師表示。

不過光大證券也指出,環保板塊在現實層麵也存在環保執法程度或過強或過弱、排放標準提標進度低於預期、細分子行業整合速度減慢等風險。

PPP的後繼發力

解決環保問題的關鍵保障之一是資金來源,在開展環保工作的資金來源上,會議也提出要吸引各方資金的投入。

“要啟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引導國企、民企、外企、集體、個人、社會組織等各方麵資金投入,”會議提出,“培育一批專門從事生態保護修複的專業化企業。”

“環保是對外部性問題的化解,通常屬於公共服務的一部分,解決資金問題是實施層麵頭等難題。”中科院地理所一位資深生態環保研究人士指出。“所以積極引入各方資源參與環保建設是有必要的。”

在多種資金組織方式中,PPP模式仍然成為了業內關注的重點。事實上,環保和基礎設施建設一樣是PPP項目中的重頭戲。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不完全統計,在25家生態環保類上市公司中,已有超過9成已經或計劃開展PPP項目。

不過,今年下半年如火如荼的PPP業務也迎來更多規範。例如今年9月份,財政部下發92號文《關於規範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綜合信息平台項目庫管理的通知》,對PPP的項目管理明確了更細的標準,並要求各地對入庫項目進行自查和清理。

“地方融資需求向債務置換和PPP兩個渠道分流是必然的趨勢,今年的PPP規範也是為了後續更好的發展。”一位東北地區財政係統人士表示,“自查和標準的提高,不會改變PPP持續推動的方向。”

光大證券也認為,雖然PPP迎來短期規範,但政策鼓勵方向未變,但在投資選擇時需要有所篩選。

“PPP受政策、利率雙因素影響,短期規範並非限製,長期重質重運營。”光大證券指出,“規範並非限製,推行PPP及鼓勵民資參與PPP大方向不變,同時環保類PPP項目也會作為優先落實項目且質地相對其他行業更好,選股需更注重公司的融資能力及運營經驗。”

另有業內人士指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多項要求,例如會議提出要“確保對重點領域和項目的支持力度,壓縮一般性支出,切實加強地方政府債務管理”,同時強調的“優化存量資源配置”“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促進有效投資特別是民間投資合理增長”等表述,也與進一步發展PPP的目標相一致。

“因為地方債務要‘減肥’,所以基建環保不能再依賴於銀行端的間接融資,而PPP正是對民間存量資金的盤活。”北京一家基金子公司負責人表示,“無論是對於地方債紓解還是給民間投資更大的參與空間,PPP都有著重要作用,我們也非常關注這類項目的參與機會。”

(原標題:中央引導各方資金“入圍”生態環保:PPP業務再釀想象空間)

最後更新:2017-12-22 07:04:00

  上一篇:go 中國天然氣需求旺盛 美企加速入華淘金
  下一篇:go 漲價一年半 存儲器價格壟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