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171 返回首頁    go iPhone_iPad_Mac_手機_平板_蘋果apple


11月份可轉債發行規模環比驟增347% 國信證券承銷近三成

今年以來,券商投行業務業績不佳,前三季度投行業務規模下降18%。但數據顯示,從第三季度開始,券商的投行業績有所反彈。值得關注的是,11月份(截至11月28日,下同),投行承銷規模環比增長26%。其中,中信證券主承銷規模在所有券商中拔得頭籌,占市場份額的13%。

由於定增業務發行受限和市場影響,11月份,可轉債發行規模井噴式增長347%。國信證券在可轉債發行項目業務中脫穎而出,承銷發行規模占比近三成,在所有券商中排位第一。

債券發行規模

占比高達84%

從券商的主承銷規模(其中包括首發、增發配股、可轉債發行、債券發行)來看,11月份,有數據可查的80家券商的主承銷業務規模達5553億元,比10月份增長26%。這主要是由於11月份可轉債發行規模、債券發行規模的驟增,與上個月相比分別增長347%、27%。而IPO規模相比10月份下降了12.4%,規模達到136億元。

具體來看,11月份,債券發行規模為4667億元,占比高達84%,比上個月增27%;可轉債發行規模為137億元,占比2.47%,比上個月增347%;首發規模為136億元,占比2.44%,比上個月降12.4%;增發規模為613億元,占比11%,比上個月增12.25%;配股規模為零。

從券商角度來看,11月份中信證券的投行業務規模最大,達698億元,占市場份額12.56%。其次是中信建投證券招商證券,實現主承銷業務規模587億元和399億元。

排名前十的券商占總承銷業務規模的六成,凸顯前十位券商的投行實力。除前三名券商外,進入前十位的券商有國泰君安中金公司廣發證券、中銀國際證券、海通證券、國開證券和華泰聯合證券。

此外,11月份80家券商共實現主承銷項目583個,比上個月增長82個項目,增長16%。其中中信建投證券的承銷家數最多,主承銷55個項目,其中50個項目來自債券發行。其次是中信證券和招商證券,分別承銷50個項目和48個項目。承銷項目較多的券商還有國泰君安海通證券華泰證券光大證券和國信證券,11月份的項目家數均在20家以上。

值得關注的是,個別券商的投行業績在11月份實現了高增長高突破。比如中信證券,在位居主承銷規模第一的前提下,11月份環比增長108%。此外,中銀國際證券11月份的主承銷規模達235億元,比上個月增長109%,排名從上個月的第19位上升到第7位。

國開證券也擠進主承銷規模前十,以187.36億元排在第9名,實現133%的高增長,這主要是由於其債券發行規模比上個月增長112%,實現170.43億元,同時主承銷1個增發項目,實現承銷規模16.93億元。

國信證券主承銷

可轉債規模達38.4億元

近日,隨著增發業務的受限,越來越多的企業轉向可轉債,11月份可轉債發行規模以三倍以上井噴式增長已經有所體現。而11月份僅有11家券商主承銷發行了可轉債項目。其中,國信證券主承銷可轉債發行規模達38.4億元,占比近三成。此外,東莞證券、浙商證券、中信建投證券承銷的可轉債發行規模也在15億元以上,排名靠前,凸顯其承銷可轉債項目的實力。

與此同時,不少企業已經走在可轉債發行的路上。數據統計,截至昨日,共有176個項目正在發行程序當中,擬發行可轉債總規模達4866億元。其中25個項目處於最後實施階段,39個項目已獲證監會或銀監會等相關部門批準,61個項目已獲股東大會批準,25個項目在股東大會公告期,26個項目董事會已批準。

(原標題:11月份可轉債發行規模環比驟增347% 國信證券承銷近三成)

最後更新:2017-11-29 02:48:56

  上一篇:go IPO審批提速審核趨嚴 新三板公司轉板遭遇倒春寒
  下一篇:go 美國三大股指漲幅明顯收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