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4
iPhone_iPad_Mac_手機_平板_蘋果apple
北京共享單車押金監管將立法
北京共享單車監管有望邁入新階段。1月11日,北京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緩解交通擁堵服務市民出行新聞發布會。會上,北京市交通委員會運輸管理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楊宇梁表示,共享單車登陸北京兩年多來,解決了許多市民“最後一公裏”的出行難題,但單車的無序增長也造成亂停亂放、交通擁堵的局麵,今年北京將推進非機動車管理條例的相關立法工作,爭取從根本上解決共享單車帶來的亂停放、押金監管難等負麵問題。
立法進入議程視野
自2016年進入北京市場後,共享單車經曆了一輪快速增長,截至去年9月,全市已有15家共享自行車企業投放運營車輛達235萬輛,其中八成單車集中在城區。“經過兩年的發展,共享單車有效解決了一部分市民‘最後一公裏’的出行問題,成為了有益的交通出行方式,也是對現有交通方式的創新”,楊宇梁表示,但單車數量的過快增長也造成了許多問題。
為此,北京已采取一係列治理措施。首先是控製總量,去年北京叫停了相關企業的新增投放,控製了無序增長,相關部門還在明確企業是管理主體的基礎上,實現由區政府組織街道投入人力、物力,幫助企業解決重點路段停放管理難題,同時建立了聯動機製,街道巡查人員發現違規停放情況,及時與企業溝通處理。
“共享單車亂停放是連續、多發的現象,在治理過程中還會出現反複”,楊宇梁披露,針對共享單車亂停放、押金監管難等問題,今年北京將重點推進非機動車管理的相關立法工作,力爭通過法律進一步明確企業和政府責任,從根本上解決上述問題。據介紹,該條例的適用對象包括二輪車、三輪車等,將在法律上對總量、企業總體責任等進行明確,以解決用戶押金的問題。
與此同時,北京還將進一步加大自行車專用設施建設,回龍觀至上地之間的自行車專用路預計將於今年9月建成通車。
而在緩解北京整體交通擁堵方麵,市交通委副主任容軍透露,今年將在全市範圍內對停車位做出規劃,明確停車區、臨停區、禁停區,重中之重是完成二環路停車位規劃,做到標識標線依法依歸,簡單明了,易於識別。
執法權成關鍵
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北京市場上共享單車無序投放、亂停亂放等行為,確實到了需要法律法規加以約束的節點。國家發改委綜合交通運輸研究所城市交通研究中心主任程世東表示,立法是一切政策落實和執行的最根本依據,北京要對共享單車業態做出實際監管,製定法律非常有必要。
去年8月,北京市規劃院發布《共享單車與電動自行車停放》課題研究的階段性研究報告,該報告披露,整體來看,北京市民對於共享單車的需求總量約為172萬-201萬輛,當前235萬輛共享單車已經超過了上限。“在單車投放過於飽和的環境下,更要發揮企業的主體作用”,程世東建議,相關立法可以給予監管部門處罰共享單車企業的權力,一旦騎車用戶出現亂停亂放,直接對企業進行罰款或其他懲處,企業再對用戶進行資金或信用值的扣除,這樣就能盡快敦促用戶形成良好的騎行、停車習慣。
交通部科學研究院城市交通研究中心副主任吳洪洋則建議,在立法中設立共享單車停放區域的“負麵清單”,並將消防通道、盲道等列入其中,一旦違規停放,就要有相應的懲戒措施,“另外,法律法規還要明確運營企業的告知義務,例如要求企業在手機客戶端上提供停放提示,提示用戶有序停車”。針對押金監管,吳洪洋進一步表示,應該要求企業在存款銀行開設專用賬戶用於存放用戶押金,不得私自挪用、轉移,用戶提出退款要求必須及時退還,確保資金安全。
邁入精細化監管
“在人們印象中,我國各級政府對於共享單車管理的‘口徑’似乎已悄然發生變化。”有共享單車研究專家告訴北京商報記者,隨著人們逐漸摸清了共享單車的發展規律,研究機構對城市的共享單車需求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業界也開始意識到不能放任共享單車繼續“無序生長”了。
實際上,北京針對共享單車監管的相關政策在逐漸步入精細化時代。去年9月,市交通委經研究決定下發通知,暫停在本市新增投放共享自行車,至此,北京將成為繼上海、廣州等地後,第12個暫停共享單車新增投放的城市。一周後,《北京市鼓勵規範發展共享自行車的指導意見(試行)》正式出爐,明確在堅持總量調控原則基礎上,對車輛投放實行動態平衡,且進一步提出了鼓勵免押金等內容。
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中心研究員朱巍直言,北京的共享單車已超出需求總量,下階段的管理關鍵勢必要放在對存量車輛的盤活上,“通過對增量‘叫停’能讓企業冷靜下來的話,對這個行業是利好的,此舉不僅能遏製住企業為追求相對份額,明知飽和而不得不增加投放,還能讓各地的共享單車管理上有喘息之機”。
在程世東看來,不少共享單車運營企業已經感受到了市場過於飽和,不再大規模投放單車,建議這些企業在維持用戶黏性之外,能在提升用戶體驗方麵多著墨,包括優化開鎖模式、提升車輛質量等。
(原標題:北京共享單車押金監管將立法)
最後更新:2018-01-12 08:3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