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0
iPhone_iPad_Mac_手機_平板_蘋果apple
中國PPP市場預測:增速將回落、項目風險有效控製
近年來,我國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市場迅速發展。
據財政部PPP中心統計,截至2017年9月末,全國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綜合信息平台項目庫全國入庫項目:合計14220個,累計投資額17.8萬億元,覆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兵團和19個行業領域。
其中,6778個項目處於準備、采購、執行和移交階段,均已完成物有所值評價和財政承受能力論證的審核,納入管理庫,投資額10.1萬億元;7442個項目處於識別階段,尚未完成物有所值評價和財政承受能力論證的審核,是地方政府部門有意願采用PPP模式的儲備項目,納入儲備庫,投資額7.7萬億元。
PPP項目在拉動經濟增長、促進供給側改革、緩解地方政府債務壓力、提高公共服務質量等方麵,發揮了積極作用。同時,也出現了明股實債、規定收益回報、補貼社會資本損失和利用政府購買公共服務變相融資等問題。
財政部財辦金〔2017〕92號《關於規範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綜合信息平台項目庫管理的通知》、國資委國資發財管[2017]192號《關於加強中央企業PPP業務風險管控的通知》發布後,引起了強烈的市場反響,各方麵對2018年PPP市場出現諸多議論。
針對上述情況,我們認為,盡管PPP市場發展中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但決定我國PPP市場發展的基本格局沒有根本性變化,展望2018年我國PPP市場,將仍是規範、穩步發展的一年。預計2018年我國PPP市場將出現以下變化:增速回落、項目管理質量進一步提高、項目風險得到有效控製、加快頂層設計、國際交流進一步加強。具體而言,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麵:
1、受宏觀經濟環境、以往年度增長基數、財政部財辦金〔2017〕92號文和國資委國資發財管[2017]192號文件的等因素的影響,預計各地區進入財政部和發改委PPP項目庫、省級PPP項目庫的數量增速有所回落,扭轉近年來各地區PPP項目迅速擴張,潛在風險增大的狀況,這也是PPP項目規範、健康的客觀要求。
2、通過加大力度治理各類違規違紀現象,PPP項目建設運營的質量進一步提高。
根據財政部財辦金〔2017〕92號文的要求,對實際與績效考核結果掛鉤部分占比不足30%,固化政府支出責任的等項目不得入庫,對構成違法違規舉債擔保等情況的項目予以清退,且規定了清理PPP項目庫的時間表。通過這些措施,有利於糾正近年來在PPP項目飛速發展現在的各種違規違紀、不符合PPP項目性質的行為,正本清源、規範發展,在PPP項目甄別和準備、采購、建設、運營和移交等各個環節,建立規範的業務流程和質量標準,促進PPP項目健康發展,為社會提供優質的公共服務。
3、有效管控PPP項目風險。
與其他公共服務方式比,PPP模式參與主體眾多、交易結構複雜、建設經營期限長,且基礎設施類PPP項目投資大、技術要求高,因而PPP項目建設經營既有高風險的特征,需要在公私部門之間合理分配風險、有效管控風險。如盲目擴大PPP項目規模,則或增加潛在的風險。
財政部財辦金〔2017〕92號文和國資委國資發財管[2017]192號文件進一步強化了PPP項目的風險控製,特別是對央企提出資產負債率高於85%或近2年連續虧損的子企業不得單獨投資PPP項目等規定,可有效遏製央企在全國跑馬圈地,承攬PPP項目過多,建設經營風險較大的問題。因此,將PPP項目建設運營風險控製在公私雙方可承受範圍之內,成為2018年PPP管理的重要任務。
4、加快頂層設計,規範PPP發展。
為社會各界十分關注的PPP條例,盡管國務院法製辦向社會征求了意見,但並未如願在2017年出台。希望這一願望能在2018年變為現實。通過PPP立法,規範PPP監管體製,消除部門利益之爭,解決PPP采購方式、PPP合同性質、PPP爭議解決途徑,以及PPP項目建設和運營流程等核心問題,為PPP發展提供法律製度保障,體現新時代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依法行政、依法理財的客觀要求。
5、進一步開拓PPP國際交流,為世界貢獻PPP中國模式智慧。
在我國引進、學習、借鑒PPP模式過程中,聯合國、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亞洲開發銀行等國際組織給予了大力支持。目前,我國已成為推廣PPP模式的大國之一,我國的經驗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我國專家學者積極參與了聯合國歐洲委員會等機構研究、製定PPP標準等活動,為PPP模式的發展貢獻了智慧。2018年隨著我國“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國內PPP模式的發展,PPP領域的國際交流將會更加活躍,成為我國對外經濟合作的重要舞台。
(作者溫來成中央財經大學中財-鵬元地方財政投融資研究所執行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最後更新:2018-01-04 14:3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