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9
iPhone_iPad_Mac_手機_平板_蘋果apple
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提出觀察中國經濟五大新視角
中國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盛來運21日在中國新聞社主辦的國是論壇2017年會上提出,在新的階段,觀察中國經濟要有新視角,這也是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階段提出的新要求。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8日至20日在北京舉行。會議認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中國經濟發展也進入了新時代,基本特征就是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
盛來運提出,“這不僅是今後中國經濟發展新的曆史方位,也是對今後中國經濟發展提出的明確要求,時代在變,發展階段在變,所以我們對中國經濟的觀察也要有新的視角”。
首先,要淡化GDP增速,中國現在仍處在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發展仍是第一要務,但相對於過去高速擴張的工業化時期,經濟增長重要性發生了變化,支撐經濟增長外延性擴張的條件和市場的環境條件也發生了變化,潛在增長率在下滑,所以經濟很難再現過去持續的高增長。
第二,要更加重視調結構、轉方式。中國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最重要的曆史使命,就是要改變過去的路徑依賴。多年以來,我們最大的問題是結構性問題,要加大結構性改革,去除過剩產能,加大經濟的再平衡力度,使過去主要依靠投資增長轉向依靠投資、消費、進出口共同拉動經濟增長,實現經濟的再平衡和可持續發展。
第三,要更加重視創新和新動能的培育。中國的經濟結構要邁向中高端,發展方式要真正地轉變成可持續發展,最關鍵的是要實現創新,培育新的增長動能。隻有創新才能使我們的產業走向中高端,才能生產出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才能盡可能地滿足民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的需要,才能最終實現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
第四,要更加重視民生事業的發展。經濟發展最終目的是要滿足人民消費的需要,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所以我們要更加關注就業、收入等與民生相關的一些指標。
第五,更加重視環境保護和環境質量的改善。在工業化高速擴張時期,靠外延性擴張帶來了環境破壞和環境汙染增加,我們要在這個階段進行修複,更重要的是隨著居民生活的消費升級,對自然和諧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盛來運說,過去四年中國年新增就業1300萬人,由於就業的好轉,居民收入增長相對穩定,中國經濟增長的質量也在改善。中國單位GDP能耗在過去四年下降17.8%的基礎之上,今年前三季度又下降了3.8%,環境總體改善,這說明中國經濟在增速換擋,在總體運行平穩的情況下內在結構發生了深刻的積極變化。適應新階段的變化,我們要有新的視角,準確、客觀、全麵地感受到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溫度和高度。
最後更新:2017-12-21 16:3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