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33 返回首頁    go iPhone_iPad_Mac_手機_平板_蘋果apple


長江證券回應總裁辭職風波:不是某一個股東說了算

長江證券總裁鄧暉辭職的消息還在繼續發酵。雖然長江證券將鄧暉辭職的原因解釋為“工作需要”,但是市場則猜測此次人事變動與該公司大股東劉益謙有關。

其中的一個依據是,劉益謙旗下公司此前斥資100億元受讓的6.98億股目前已浮虧近半。而外界猜測不斷之時,劉益謙12月26日晚間在微信朋友圈發布的一段話則似是對市場猜測的回應,“企業就是企業,算賬經營是基本,行就是行,不行下課也是必然,沒這麼多複雜的,公司發展是所有股東的要求,不是我跟誰過不去,平常心看待公司變動。”

針對不斷發酵的辭職風波,12月27日,長江證券相關負責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目前該公司股權結構較為分散,不是哪一個股東或者哪一個人可以全權對公司經營管理說了算,不管是人員的調整還是新任人員的競聘都是股東和董事會共同商議的結果。

上述相關負責人士同時表示,目前也在推進新任總裁的遴選工作,“很快會有最新的公告披露”。對於鄧暉的下一步計劃,上述人士表示,鄧暉離開長江證券的可能性不大,未來的任職情況也是一個多方商議的結果,現在還沒有定論。

辭職風波

12月26日,關於長江證券總裁鄧暉離職的消息不斷發酵。當日下午,長江證券一則公告證實了這一消息,因工作需要,鄧暉提請辭去公司總裁職務,將繼續擔任公司第八屆董事會董事及董事會發展戰略委員會委員職務。

而在市場看來,鄧暉此次辭去總裁職務可能與長江證券第一大股東劉益謙存有關聯,其中一條依據便是劉益謙入股長江證券以來股票市值蒸發近半。

梳理時間線發現,鄧暉出任總裁與劉益謙宣布入股的時間幾乎是前後腳。2015年3月30日,鄧暉卸下長江證券職工監事、監事長職務出任總裁一職。同年4月28日,劉益謙執掌的新理益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新理益集團”)宣布斥資100億元受讓長江證券6.98億股。該部分股票於2016年11月23日完成過戶登記。

以此計算,新理益集團持股成本為14.33元/股,經過2016年每10股派現1.5元之後,上述6.98億股持股成本降至14.18元/股。而截至今年12月27日,長江證券收盤股價為7.8元/股。以此來看,劉益謙上述6.98億股市值浮虧已達到44.5億元。

此外,劉益謙控製的國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也有增持長江證券股份,截至今年三季度末,持有長江證券4.28%股份;今年5月23日,新理益集團增持541.71萬股,增持後累計持有長江證券12.72%股份,並計劃在未來12個月內,增持長江證券股份不少於3000萬股。

從長江證券二級市場股價來看,自今年8月底創出階段性新高之後,該公司股價便一路下滑,自今年8月29日至12月27日期間,累計下跌23.3%。值得注意的是,新理益集團在去年的12月7日、12月12日以及今年1月17日進行了三筆質押,目前股權質押比例達到99.87%,隨著長江證券股價的持續下跌,股權質押也將麵臨風險。

“誰也不要裝逼,幾十年了資本市見證了太多的人情是非,企業就是企業,算賬經營是基本,行就是行,不行下課也是必然,沒這麼多複雜的,公司發展是所有股東的要求,不是我跟誰過不去,平常心看待公司變動。”12月26日晚,劉益謙發在微信朋友圈的此段話似是對市場猜測的回應。

在一位券商非銀分析師看來,若僅僅是由於劉益謙股票市值蒸發近半就讓鄧暉辭職,此原因過於簡單,鄧暉辭去總裁職務應該是多方麵原因造成的。

對於市場對鄧暉離職原因的諸多猜測,長江證券相關負責人士表示,“目前該公司股權結構較為分散,不是哪一個股東或者哪一個人可以全權對公司經營管理說了算,不管是人員的調整還是新任人員的競聘都是股東和董事會共同商議的結果”。

回看鄧暉的履曆,1966年出生的鄧暉曾先後在湖北證券(長江證券前身)、湘財證券、德邦證券、齊魯證券擔任高管;2013年底,鄧暉重回長江證券。

“在鄧暉擔任長江證券總裁期間,其改革力度較大,成效漸顯。”上述非銀分析師表示,長江證券在股東方、機製、戰略、業務、人員方麵進行了多維度改革。

而鄧暉的下一步又將會去向何方?上述相關負責人士表示,鄧暉離開長江證券的可能性不大,未來在董事會還是否擔任其他職位,或者對外接洽的其他崗位,需要多方再商議,目前還沒有定論。

關於長江證券下一任新總裁人選,市場多猜測為80後副總裁劉元瑞。上述相關負責人士表示,目前該公司正在推進新任總裁的選舉和披露等工作,“很快會有最新的公告披露”。

業績有所下滑

根據2017年中報顯示,長江證券總資產1080億元、淨資產262億元、淨資本231億元,這幾項指標在可統計的72家券商中排名在12名至19名。

自2012年至2015年其營業收入從23億元增長至85億元,這幾年其同比增長率超過了20%;歸屬母公司的淨利潤在2012年至2015年期間從7億元增長至35億元。

受外部大環境影響,2016年券商行業的業績整體出現下滑,受此影響,長江證券2016年營業收入達59億元,同比下降約30%;歸屬母公司的淨利潤為22億元,同比下降37%。

“2017年因全麵推廣改革,花費加大,因此前三季度其營業收入同比上升,但淨利潤同比下降。”前述券商非銀分析師說。2017年長江證券三季報顯示,2017年前三季其營業收入為44億元,同比增加5%,歸屬母公司淨利潤15億元,同比下降15%。

具體而言,數據顯示長江證券經紀業務淨收入占比約為35%、自營業務淨收入占比14%、資管業務淨收入占比11%、投行業務淨收入占比12%。其中經紀業務淨收入下滑明顯。2017年前三季度公司經紀業務淨收入13.3億元,同比下降17.0%。

其他三項傳統業務淨收入實現同比提升。廣發證券非銀分析師陳福指出,受股指持續回暖影響,長江證券實現自營業務收益12億元,同比增長66%,其投資收益率由去年同期的3.3%提升至4.6%(未年化),截至2017年第三季度,公司自營資產310億元,較年初同比增長24%。

在自營業務大幅增加的同時,資管業務收淨收入也實現較大規模的增長。2017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資管業務淨收入4.8億元,同比增長43%,歸於公司資管規模增長影響。參考統計數據,公司集合資管產品數量及規模目前均居於行業第9位,參考中報數據,公司整體資管業務規模1396億元,較2016年末增長28%。

陳福指出,由於增發及債券承銷業務規模增加,2017年前三季度長江證券實現投行業務淨收入5.5 億元,同比增長10%。

從長江證券前11個月的經營情況來看,該公司公告顯示,今年前11個月,長江證券(母公司)營業收入為36.84億元,淨利潤為16.9億元,同比均處於下滑狀態。

“在過去幾年中長江證券想要躋身證券行業的前十名,力圖打造全業務鏈條。此次鄧暉離職,不久後長江證券將迎來‘新當家’,該券商戰略若要發生調整,可能會核心發力某一項業務。”前述非銀分析師表示。

最後更新:2017-12-28 14:04:09

  上一篇:go 日經225指數收盤下跌0.56%
  下一篇:go “海南突然加強樓市調控”、“新一輪限價”傳聞不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