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6
iPhone_iPad_Mac_手機_平板_蘋果apple
設立獨資企業 外資私募加速布局中國市場
隨著中國金融業對外開放力度的加大,海外機構正加速布局中國市場。除了與合作夥伴設立合資公司以外,目前越來越多外資機構設立外商獨資企業(WFOE)以進一步開展與中國市場相關的業務。其中,先後有7家機構的WFOE完成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其他一些機構也通過WFOE的設立進一步構建中國業務版圖。
紛紛設立WFOE
近一兩年來,外資機構設立外商獨資企業進入高潮期。據統計,全球資產管理規模排名前50的機構中,超過半數在上海設立了外商獨資企業。
其中部分機構以WFOE為主體申請開展私募基金管理業務。今年1月4日,富達全資子公司——富達利泰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正式完成登記,成為首家可在中國境內募資、投資A股市場的外商獨資私募機構。之後,瑞銀、富敦、英仕曼等機構陸續完成了登記。上周,這一名單進一步擴容,惠理投資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景順縱橫投資管理(上海)有限公司、路博邁投資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三家外資機構登記成為外商獨資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
除了上述7家已完成登記的外資機構外,還有諸多正處於準備進程中的機構,他們設立WFOE的下一步目標也是取得私募基金管理人資格。今年7月4日,紐銀梅隆投資管理設立WFOE就曾明確表示:設立外商獨資企業長遠將讓紐銀梅隆投資管理能為中國高淨值投資者和機構投資者打造和分銷在岸私募基金。
另一部分外資機構亦通過WFOE深度挖掘中國市場的機會。11月15日,宏利宣布旗下WFOE機構——宏利投資(上海)有限公司正式開業,該公司意在拓展中國機構客戶,為其提供海外公開市場和另類資產投資策略;同時在中國發掘商業地產和基礎設施等領域的投資機會,考慮通過QFLP計劃介紹給境外客戶。
多管齊下加速布局
從外資機構近期的動作來看,出於對中國資產管理市場前景的樂觀預期,諸多機構紛紛多點發力,以強化其在中國市場的布局力度。
對於中國市場的前景,宏利執行副總裁、亞洲財富與資產主管杜汶高表示,預計到2021年,中國資產管理市場規模將達到10萬億美元,涵蓋公募基金、養老金和機構業務。公募基金市場的年複合增長率將達到15%,到2030年將達到約2.7萬億美元。中國養老金市場規模將達到6萬億美元。此外,到2021年中國機構海外投資市場預計將增長至約1.4萬億美元。因此,中國是一個意義重大的市場。新成立的外商獨資企業是宏利中國藍圖的一個組成部分,其將與中宏人壽保險、泰達宏利基金等兩家合資企業相輔相成,形成在中國市場的三個渠道。
由於與合作夥伴的磨合問題,此前一些外資機構曾經一度退出合資公司,紐銀梅隆、惠理都是這方麵的案例。而未來外資機構則能以更為靈活的形式布局中國市場。比如Vanguard很早就表達過未來在華開展公募業務的願景,但出於經營理念的考慮,Vanguard不傾向於成立合資公司。而隨著中國資本市場對外資的進一步開放,外資機構開拓中國市場則有了更多模式可以選擇。
(原標題:設立獨資企業 外資私募加速布局中國市場)
最後更新:2017-11-16 06:4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