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415 返回首頁    go iPhone_iPad_Mac_手機_平板_蘋果apple


小米6怎麼樣 小米6手機真機評測

  在經曆瘋狂增長之後,小米氣勢如虹的高歌勐進終於迎來了以OV為首的線下廠商輪番挑戰。可以說,2016年幾乎是小米手機最為困難的一年,即便小米手機5/5s、小米Note2以及小米Mix撐足了一年的話題,但在IDC年底數據中,我們隻能在others的條目中尋找小米的數據。


  因此,2017年的小米手機6,就成了小米不容失敗的作品。


  工藝進步


  忘記金屬吧!小米手機6的手感已今非昔比


  小米手機從沒有忘記在顏值的世界找尋存在感,但不知是受限於性價比泥潭,還是設計師本身的實力有限,直到小米手機4,外界似乎都難以將“好看”的評價歸之於小米。而在小米手機6之前,采用3D曲麵玻璃後蓋的小米手機5是小米手機當之無愧的顏值擔當,可在半年後推出的小米手機5s卻仍舊回歸了冰冷的金屬,在外型上出現了倒退。


  小米手機6幾乎承襲了小米手機5的設計,但經曆了一年的工藝改進後,許多細節有了明顯的提升。首先是背部貼合曲麵玻璃弧度更大,因此小米手機6的持握感有明顯更為貼手;原先的鋁合金邊框微微突起於前後麵板,因此在操作手機時常常會察覺到些許突兀,而小米手機6將邊框材質改為不鏽鋼,與機身同色處理的拋光不鏽鋼完全與前後麵板持平,不仔細看甚至會覺得小米的後蓋一路延伸至前麵板,很有一體成型的意味。同時在操作時,改進的邊框過渡也更為自然,在我用過的金屬中框配合玻璃麵板的手機中,似乎隻有Galaxy Note7與Galaxy S8能夠給予這樣的觸感。


  配件接口


  此次評測的是亮黑版小米手機6,與小米主打的亮藍色相比,它無疑更為內斂,色彩也更百搭。而強迫症的對齊設計充斥了整部小米手機6,不僅底部的兩側的麥克風、揚聲器以中間的USB Type-C接口對稱,手機左側的SIM卡槽也與右側的音量鍵相對稱,足以令處女座感到滿意。


  值得一提的是,小米手機6與iPhone7相同采用了雙揚聲器設計,在播放音頻時頂部的聽筒也能當作揚聲器使用。而去掉3.5mm接口則已經變成了Android手機的潮流,小米自然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不過好在小米在隨機包裝裏附贈了一條USB Type-C轉3.5毫米耳機的轉接線,算是對耳機黨的補償。


  手機重量


  為一台5.15英寸屏幕的手機來說,小米手機6整機168g的重量的確不算輕,拿在手上有著沉甸甸的墜手感,如果你時常使用4.7英寸的iPhone,那麼小米手機6的重量的確會瞬間讓你感受到“差異”。值得一提的是,小米手機6的陶瓷版比普通版重14g,達到了182g,印象中似乎隻有曾經的Lumia920可以在同等體積下達到這樣的重量,而且後者還內置了無線充電線圈。


  顏值


  關於小米手機6顏值的進步,屏幕黑邊的消失功不可沒。在小米手機5以及小米手機5s中,雖然都采用了窄邊框設計,但點亮屏幕後,能“停下航母”的屏幕黑邊著實令人印象深刻,它的存在令本身簡潔的正麵設計大打折扣。而小米手機6則沒有這樣的煩惱,黑色邊框完全掩蓋了本就極窄的BM區域,即便是白色版本的機身,點亮屏幕也沒有讓顏值破功。


  屏幕


  小米手機6正麵依舊是5.15英寸FHD分辨率LCD顯示屏,這塊屏幕的指標相比小米5s而言提升並不大,它依舊擁有濃鬱豔麗的觀感,看上去甚至有了些許AMOLED的觀感,比之iPhone寡淡的發色的確更抓人眼球。關於這塊最高亮度達到600nits的屏幕還有一個說法,就是提供了4096級背光調整,夜間亮度最低僅為1nits,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呢?文字說明或許比較蒼白,和同是最低亮度的iPhone對比,你就能發現區別。


  在外觀和設計下了功夫的小米手機6同樣沒有忘記在“發燒硬件”領域努力,頂著國內首部高通驍龍835移動平台手機的光環,小米還拉來了UFS2.1和LPDDR4X站台,從紙麵成績來看堪稱性能怪獸,但它的係統流暢度和使用體驗也能和預想的一樣出色麼?這或許才是普通用戶所關心的。


  係統性能


  小米手機6搭載了基於Android7.1.1的MIUI8開發者版,雖然頂著“開發者版”的頭銜,但在一周的使用中並沒有發現不穩定的情況出現,同時得益於高通驍龍835移動平台的性能表現以及6GB LPDDR4X運行內存,整機的流暢度很高,即便是任性的打開數十個日常應用,來回切換也不會遇到重新加載的狀況,這些幾乎無疑都是硬件的提升所帶來的體驗紅利。


  日常應用不在話下,那應對遊戲的表現又如何呢?事實上小米手機6運行當下熱門的王者榮耀以及陰陽師時,同樣能夠享受到硬件帶來體驗提升。一局20分鍾的王者榮耀拚殺過程中,小米手機6畫麵不僅能維持穩定的55幀-60幀的高幀數,手機的整體溫度也能保持在“冷靜”的狀態,僅僅在攝像頭附近會產生溫熱,並不燙手。


  這樣出眾的溫度表現,與高通驍龍835移動平台中Kryo CPU采用的10nm工藝不無關係。


  從高通驍龍800移動平台開始,幾乎每一代高通驍龍8係移動平台都在半導體工藝方麵有所進步,高通驍龍820移動平台用上了14nm FinFET工藝,而早在2016年12月,高通就已經公布,高通驍龍835將會首先采用10nm FinFET工藝。更高的半導體工藝帶來了幾點好處,首先是芯片封裝尺寸的減小,高通驍龍835相比上一代高通驍龍820封裝尺寸減小35%,要知道在當前智能手機追求愈發輕薄的當下,ID設計迫使內部元器件的精密度越來越高,更小的芯片尺寸意味著OEM廠商在製造設備時有更大的空間留給其他部件。


  因此在更小的體積下,高通驍龍835卻容納了更多的核心數,相較高通驍龍820的四核心設計,Kyro280 CPU直接采用了兩簇核心管控4aSMP,其中高性能核心主頻達到2.45GHz,而效率核心也提升至1.9GHz。同時,Kyro280 CPU的L2緩存也直接翻倍,其中高通性能核心擁有2MB L2二級緩存,效率核心則擁有1MB L2二級緩存。在諸如APP加載時間、網頁瀏覽以及VR應用中,更大的二級緩存帶來了20%的的性能提升,同時也進一步壓榨功耗,延長使用時間。


  反映到實機運行,小米手機6的確有著更穩定的性能表現,比如在我們傳統的GFlops拷機測試中,小米手機6在30分鍾到持續運行過程後,Kyro CPU仍然能保持1.8Ghz的運行並且不關閉核心,這意味著當用戶長時間運行遊戲或是加載高性能需求的應用時,小米手機6能夠提供更長時間的滿載運行時間,而不是像許多旗艦那樣,隻能做三秒的男人。


  續航能力


  10nm的收益同樣體現在小米手機6的續航方麵,它配備有3350nAh容量電池,在日常使用中,這塊電池足夠維持一整天的使用,以小編本身的使用為例:早上8點出門後,在移動LTE下瀏覽微博(國際版),QQ、微信,偶爾通過Shadowrocket瀏覽instagram,定點刷下陰陽師,午飯時來兩居王者榮耀,小米手機6到晚上9點回家時仍然能有17%的電量。


  事實上小編實際測試了下,若是在屏幕自動亮度下運行陰陽師,小米手機6大約可以維持6小時以上的持續運行,這對於一台旗艦而言已經出色。


  網絡技術


  小米手機6另一個無法忽略的硬件特性是對2×2 雙通路Wi-Fi方案的支持。


  正所謂枯藤老樹昏鴉,空調Wi-Fi西瓜,對於每個現代人來說,幾乎所有的移動設備都離不開暢快的Wi-Fi網絡,但在日常生活裏,高速Wi-Fi卻並不是隨處可見。當你在商場、星巴克或是肯德基連接時,似乎很難真正得到令人滿意的速度,而當你回到家,老媽的iPad、老爸的筆記本、甚至是客廳中央的電視盒子都在和你搶速度。是的,沒有錯,隻要有大量設備同時連接一個Wi-Fi網絡,整體的網速就會出現極速的下降。


  小米手機6支持2×2 MU-MIMO,因此在相同的網絡環境下(路由器本身支持2×2 MU-MIOMO),能獲得更穩定的下行表現。比如,小編在自家的房屋內,放置在百平米的三室一廳中央的路由器無法將穩定的信號傳輸到廚房陽台一角,普通手機往往隻有一格Wi-Fi信號,下載速度也打了不少折扣,而小米手機6在同樣的位置卻能保持2-3格信號,在線視頻播放也順暢了不少。


  同時,在辦公室這樣Wi-Fi幹擾嚴重的環境下,小米手機6也比普通設備擁有更穩定的下行表現。比如在5G Wi-Fi下,小米手機6下載407MB的王者榮耀所消耗的時間就比另一台不支持2×2 雙流Wi-Fi的設備快不少,在下載過程中小米手機6能維持5MB/s的下載,而普通設備在維持一段時間的高速後,經常會出現“掉速”的問題。


  在相同的測試環境,之所以會造成速率的差距,是因為當前在智能手機上,LTE與Wi-Fi各自需要兩根天線來維持下行傳輸,以應對更高速率的使用需求,但在上行時,手機調製解調器往往隻會使用一根天線,而小米手機6所支持的2×2雙流Wi-Fi則能在數據上行時利用LTE天線收發數據的間隔,共享手機的第二根天線,因此整機的信號才會有保障,網絡的利用率自然更高。


  除了Wi-Fi信號更穩定外,小米手機6同樣支持全網通,FDD-LTE支持Band1、3、5、7、8;TD-LTE也支持Band38、39、40、41,並支持副卡L+W雙卡雙待,這意味著在大多數熱門國家,小米手機6都可以自如使用LTE網絡。


  攝像呈相


  雙攝像頭表現如何?


  有了小米手機5s Plus的前車之鑒,小米手機6配備雙攝像頭多少是在情理之中的事,不過它並沒有采用前者黑白雙1300萬像素攝像頭的設定,而是采用了更為主流的長焦+廣角雙1200萬像素的組合,也正是因為如此,小米手機6提供了與iPhone 7Plus相似的人像模式以及2X無損變焦功能。


  小米手機6的長焦端采用了一顆52mm焦距f/2.8光圈鏡頭,感光元件為少見的三星S5K3MM3,而廣角端則是27mm焦距f/1.8光圈鏡頭,感光元件采用了我們較為熟悉的IMX386,兩顆攝像頭都能輸出最高1200萬像素照片。在雙攝像頭同時啟用時,小米會將兩顆攝像頭所拍攝的52mm畫麵進行重合,結合多幀合成算法,從而得到一張擁有雙份像素原始圖片,進而將物理像素壓縮至1200w,由此得到的照片自然比由單顆CMOS裁剪的要更為清晰,細節也會更為出色。


  小米提供了反差對焦、相位對焦兩種對焦方式,高通驍龍835內置的ISP支持根據不同的光線環境選擇合適的對焦方式,因此小米手機6整體的對焦可用度很高,幾乎不需要用戶幹預係統就會準確判斷出的被拍攝物體。不過在弱光下,還是能感覺到手機的對焦速度有所下降,偶爾的拉風箱也不算太偏執。


  小米手機6的寬容度非產不錯,即便不開啟HDR,明暗對比強烈的場景下也能獲得寬容度極佳的照片,事實上小米很有可能和三星一樣,在取景時拍攝時就預先對畫麵進行了一層自動HDR處理,而係統設置的HDR則是提供了更進一步的寬容度合成效果。


  畫質表現


  回歸小米手機6本身的畫質表現,在光線良好的情況下,IMX386提供了不錯的畫麵解析力,雖然在大場景下能看到明顯的降噪以及塗抹痕跡,但已經足夠應付大多數用戶的拍攝需求。不過在弱光環境下,小米會放肆提供ISO6400,因此整體畫麵並不“幹淨”,最多隻能用來記錄拍攝,如果需要獲得更出色的畫質,隻能求助於手動模式。


  總結


  整體而言,小米手機6提供了準確的曝光以及對焦體驗,在色彩上也能迎合大眾用戶的審美,相信這也是小米針對智能手機市場的拍照喜好進行的“優化”,對於普通消費者,無疑這樣的表現已經足矣,但小編的私心卻希望能在下一代小米手機看到更好的拍照表現。





































































































































































































https://blog.sina.com.cn/s/blog_b98ab7900102x869.html

https://blog.sina.com.cn/s/blog_b98ab7900102x868.html

https://blog.sina.com.cn/s/blog_b98ab7900102x867.html

https://blog.sina.com.cn/s/blog_b98ab7900102x7u7.html

https://blog.sina.com.cn/s/blog_b98ab7900102x7q5.html

https://blog.sina.com.cn/s/blog_b98ab7900102x79r.html

https://blog.sina.com.cn/s/blog_b98ab7900102x6xc.html

https://blog.sina.com.cn/s/blog_b98ab7900102x8ju.html

https://blog.sina.com.cn/s/blog_b98ab7900102x8lg.html

https://blog.sina.com.cn/s/blog_b98ab7900102x8nm.html

https://blog.sina.com.cn/s/blog_b98ab7900102x7sd.html

https://blog.sina.com.cn/s/blog_b98ab7900102x8pm.html

https://blog.sina.com.cn/s/blog_b98ab7900102x8q9.html

https://blog.sina.com.cn/s/blog_b98ab7900102x8ro.html

https://blog.sina.com.cn/s/blog_b98ab7900102x8sk.html

https://blog.sina.com.cn/s/blog_b98ab7900102x8v7.html

https://blog.sina.com.cn/s/blog_b98ab7900102x8x5.html

https://blog.sina.com.cn/s/blog_b98ab7900102x8x6.html

https://blog.sina.com.cn/s/blog_b98ab7900102x8y1.html


最後更新:2017-12-31 16:09:55

  上一篇:go 小米六的屏幕觸感很差,非常糟糕,急需解決軟件優化問題!
  下一篇:go 小米6 目前官方推送的miui版本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