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8
iPhone_iPad_Mac_手機_平板_蘋果apple
港股放量創十年新高 中資金融股功不可沒
11月21日,港股市場上有多隻藍籌股創新高,提振恒生指數急升逾500點再創近十年新高,大市總成交額也刷新兩年多以來最多紀錄,突破1570億港元,創自2015年7月“港股大時代”重臨以來交投最活躍的一個交易日。港股昨日走高除了受到多隻藍籌指標股強勢提振外,中資金融板塊在盤整後反彈也成為推動大市邁向30000點的動力。
騰訊市值閃超臉譜
港股在周二早盤高開約100點後,在騰訊控股、中國平安及友邦保險等大藍籌股輪流帶動下,恒生指數漲幅繼續擴大,以全日最高位收市,報29818點,漲幅近2%;大市總成交額創出逾兩年來新高,達到1570億多港元,比上一個交易日顯著放大45%;另外,恒生國企指數也不甘人後,收報11874點,大漲336點,漲幅為2.91%。
從盤麵看,多隻藍籌股表現突出,其中,騰訊當日公布旗下新款手遊正式推出,利好股價再次破頂,一度逼近440港元,其市值也一度突破4.1萬億港元,超越美股社交媒體Facebook,成為全球第五大市值公司;不過,該股臨近收市前漲幅收窄至大約2%,報430港元。
另外,中國平安和友邦保險股價同樣創新高,中國平安急漲近9%,收報86.2港元,成為當日表現最強勢的藍籌股;友邦保險漲超過4%,報68.1港元。港股大市向30000點大關進發,利好港交所股價升至逾兩年來的高位,收報244.8港元,漲幅逾5%。
中資金融股功不可沒
值得留意的是,除了中國平安外,其它中資金融股也整體向好,成為推高港股大市和國企指數大漲的主要動力,其中,中國人壽漲幅超過3%,收報27.35港元;建設銀行漲近2%,收報6.9港元;工商銀行收報6.23港元,漲1.8%。
香港第一上海證券首席策略員葉尚誌表示,內地五部委近日聯合發布了《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指導意見》,中資金融股曾短暫受到不明朗因素影響,內銀股在周一曾一度下跌拖累港股市況表現。然而,資管新規從長遠有助於降低行業風險溢價,而打破剛性兌付更是對於已做好了風控的大型金融機構有利,因此四大行在經曆了一個半月的盤整後,有獲得資金再度青睞的跡象。
另外,多家外資大行也就此發表了看法。瑞信在最新發表的研究報告中指出,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征求意見稿旨在統一同類資管產品的監管標準,促進資管業務健康發展,有效防控金融風險,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瑞信表示,新規可解決大部分內銀風險問題,例如高杠杆化、監管套利、隱性回報保證等與“影子銀行”業務有關的問題。新規定對於大型內銀股的影響比較小,這是由於其風險較低,較少參與理財產品、影子銀行及非標準信貸資產相關業務;不過,股份製銀行受到的影響相對較大。
瑞銀發表研究報告稱,預計明年金融業表現理想,主要是因為淨息差溫和擴張,銀行盈利可能溫和加速,另外,保險業也可由於利率環境利好而得到支持。瑞銀強調,看好明年內銀及保險等內地多個行業個股及板塊的表現。
警惕港股回調
對於港股近期的搶眼表現,有分析指出,資金繼續往優質強勢股以及行業龍頭股靠攏,騰訊控股、中國平安、友邦保險都出現了放量上漲創新高的情況,這也造成資金分流加劇,而在強勢龍頭股出現持續衝高後,市場焦點是否會部分轉移至其它板塊,將是接下來的觀察重點。
香港耀才證券研究部副經理黃偉豪表示,昨日港股的升勢比較集中於主要藍籌股,“如果一旦其股價短期有回調壓力,不排除大市可能借勢有一個調整空間,估計恒指短期波幅區間是在29100點至30000點之間。”
香港訊匯證券行政總裁沈振盈表示,暫時來看,並不建議大家一麵倒看好港股後市,“畢竟外圍的因素很多仍在發酵中,短期恒指在30000點關口前,理論上會有一個比較大的回吐壓力,加上騰訊股價漲到這麼高的點位,如果它再上升的動力不能維持,亦會對大市帶來一個拖累。”
(原標題:港股放量創十年新高 中資金融股功不可沒)
最後更新:2017-11-22 04:3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