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
iPhone_iPad_Mac_手機_平板_蘋果apple
阿裏巴巴和亞馬遜決戰東南亞電商市場 誰能拔得頭籌?
金評媒(https://www.jpm.cn) 編者按:在中國和美國,阿裏巴巴和亞馬遜分別擁有80%和60%的在線購物市場份額,眼下它們在人口超過6億的東南亞市場展開了決戰。
據《亞洲時報》北京時間10月18日報道,隨著行業巨頭阿裏巴巴和亞馬遜紛紛成立新公司並大舉收購,東南亞電商市場的競爭正逐漸升溫,該地區預計將成為在線零售商的下一個高增長地區。
在中國和美國,阿裏巴巴和亞馬遜分別擁有80%和60%的在線購物市場份額,眼下它們在人口超過6億的東南亞市場展開了決戰。
亞馬遜在今年7月正式進入東南亞,在新加坡推出了兩小時送達服務Prime Now。
此前,新加坡用戶隻能在亞馬遜網站購買部分商品,還要承擔高昂的國際運費。許多業內人士認為,亞馬遜登陸新加坡非常大膽:與它此前提供快遞服務的其他國家不同,亞馬遜在新加坡缺乏零售和物流存在。
盡管隻有570萬人口,新加坡仍被全球電商公司視為,他們在東南亞生存能力的試驗場,以及一個幫助進入領進市場的先行跳板。
Prime Now支持的產品包括亞馬遜自有品牌產品、食品雜貨、玩具、遊戲、文具和美妝產品。亞馬遜在新加坡建立了一座10萬平方英尺的倉庫,較美國地區履單中心大了數倍。
在登陸新加坡的首日,亞馬遜迎來了大量的訂單,是其Prime Now兩年前登陸西雅圖時的三倍。消費者超高的熱情導致亞馬遜倉庫爆倉,訂單配送出現延遲。
盡管消費者熱情高漲,但已有跡象顯示,新加坡市場可能要比亞馬遜最初預想的更難征服。這家在線零售商麵臨著傳統零售行業和阿裏巴巴的激烈挑戰,後者已經獲得新加坡一家電商公司絕大部分的股權。
2016年,新加坡隻有4.6%的零售發生在線上,遠不如英國的15%和美國的10%。
考慮到新加坡的富有程度以及超高的智能手機和互聯網滲透率,這一數字讓人驚訝。
報告稱,新加坡實體零售的銷售額最近已出現下滑,雖然購物商場仍是人們約會、就餐和家庭聚會的主要場所。
新加坡適合購物的文化,以及其店內購物的習慣可能解釋了為何電商沒有取得更快的發展。不過有分析師認為,新加坡在線銷售將在未來十年顯著增長。
穀歌和新加坡主權財富基金淡馬錫在2016年的一項研究預計,東南亞電商市場規模將從2015年的55億美元,增長至2025年的878億美元,推動力包括中產階級快速增長,互聯網滲透率提高。報告稱,移動設備幫助東南亞地區平均每天新增12.4萬互聯網新用戶,增速排名全球第一。
亞馬遜進軍東南亞市場正值該公司大筆投資倉庫和數據中心之際。同事,該公司還在向印度和澳大利亞擴張,推出了新的智能家居產品,並為其Prime流媒體服務打造了地方化的原創電影和節目。
亞馬遜成本高昂的商業模式,以及其更加注重市場份額而非利潤的發展特點,讓它與阿裏巴巴產生了對比。阿裏巴巴由中國億萬富翁馬雲創立,在向處於初期的東南亞電商市場投入數十億美元後,該公司在東南亞的發展要更加顯著。
與阿裏巴巴不同,亞馬遜將商品存儲到自己的倉庫網絡,直接向消費者出售。而阿裏巴巴並沒有存貨,而是為商家和消費者提供交易的平台,因此其業擴張要更輕鬆。
自去年進入市場以來,收購一直是阿裏巴巴東南亞擴張戰略的關鍵。它斥資收購了電商公司Lazada約83%的股權,並隨後收購了食品雜貨電商公司Redmart。此外,它還和Uber和Netflix合作,在最近推出了與Prime類似的會員服務。
作為一家成立於2011年的德國電商公司,Lazada在六個東南亞國家開展運營,每月獨立訪客超過660萬。據報道稱,自2016年被阿裏巴巴收購後,該公司的訂單量已經翻了三倍。Lazada的網站提供超過3000萬款產品,而亞馬遜Prime Now目前在東南亞僅提供上萬種產品。
今年第二季度,阿裏巴巴在國際市場的營收達到了創紀錄的3.89億美元,同比增長136%,貢獻主要來自Lazada和阿裏全球速賣通。阿裏巴巴還在東南亞投資了一係列金融科技和保險公司。
在馬來西亞,阿裏巴巴對物流和倉庫進行了大筆投資,以打造全球首個“數字自由貿易區”。今年年初,馬來西亞首相任命馬雲為該國的“數字經濟顧問”,以推動中小企業增長,並使該國電商市場到2020年翻倍。
作為規模150億美元研發計劃的一部分,阿裏巴巴將於2018年年初在新加坡建立其在中國的之外的首座科研實驗室。
隨著亞馬遜和阿裏巴巴這兩家全球電商巨頭在東南亞獲得立足點,當地沒有資金支持的創業公司勢必將走向失敗。分析師稱,小型競爭服務將很可能被收購或複製,而實體零售商則必須重新評估它們的運營,才能競爭和生存。
(編輯:田躍清)
最後更新:2017-10-19 11:0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