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214 返回首頁    go iPhone_iPad_Mac_手機_平板_蘋果apple


25省份三季報:粵蘇GDP均超6萬億 貴州增速領跑

在國家統計局公布了2017年前三季度經濟數據後,各省份也紛紛發布了各自的“三季報”。

第一財經記者統計發現,截至目前,除了東北等部分地區外,已有25個省份披露了三季報。其中,廣東、江蘇這兩個經濟大省前三季度的生產總值都超過了6萬億元,貴州的增速則在已公布的省份中處於領跑位置。

東部沿海轉型升級顯效

經濟第一大省廣東一直是我國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風向標”。

廣東省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初步測算並經國家統計局核定,前三季度廣東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6.48萬億元,同比增長7.6%,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0.3個百分點。

廣東省統計局分析稱,廣東經濟總量占全國的份額增加,前三季度廣東的GDP總量占全國的比重為10.6%,比上年同期提高0.1個百分點。廣東GDP同比增速與全國平均水平相比,繼續保持增速高於全國,提高幅度快於全國的態勢。

製造業發展對廣東經濟平穩增長至關重要。廣東堅持“製造業立省”,堅持“脫虛向實”,實體經濟回暖成為推動整體經濟穩中向好的關鍵所在。在前三季度,廣東工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37.9%,比上年同期和今年上半年分別提高1.6個和0.5個百分點。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教授肖鷂飛對第一財經分析,廣東尤其是珠三角的轉型升級起步較早,成效也比較明顯,比如珠江西岸的裝備製造業和家電業,其智能化成效明顯;而在東岸,東莞的智能手機產業發展迅速。

圖表來源:廣東省統計局網站

廣東之後,江蘇前三季度GDP也突破了6萬億元的大關。數據顯示,前三季度,江蘇全省實現生產總值62604.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同期增長7.2%。

這其中,先進製造業貢獻提升。前三季度江蘇高新技術產業產值5.47萬億元,同比增長14.5%;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42%,比上半年提升0.3個百分點。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產值4萬億元,同比增長13.4%,增速比上半年加快1.4個百分點。

不僅是粵蘇,東部沿海發達地區整體轉型升級效果比較明顯,今年以來在全國的引領作用非常突出。浙江今年前三季度的GDP達36958億元,同比增長8.1%。從產業結構看,服務業仍是浙江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前三季度,服務業增加值增速快於全省GDP1.2個百分點,占GDP的比重為51.5%。

在上海,前三季度,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製造業完成總產值7524.0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7.9%,增速比上半年提高1.1個百分點。其中,新能源汽車增長27.9%,新一代信息技術增長12.3%。

前三季度,上海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24834.84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9.4%。其中,9月份工業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3139.34億元,比去年同月增長10.9%。來源:上海市統計局網站。

長江中上遊地區增速名列前茅

從增速上看,包括貴州、重慶、雲南、安徽在內的長江中上遊地區經濟增速仍位列前茅。其中,貴州的經濟增速在已公布的省份中領跑。數據顯示,2017年前三季度貴州全省地區生產總值9499.5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0.1%,增速高於全國水平3.2個百分點。

貴州省統計局總統計師彭龍說,從發展趨勢上看,貴州經濟運行延續了近幾年來持續向好的發展態勢。從2003年以來,貴州地區生產總值增速已經連續14年穩定在10%以上,這樣長時間保持兩位數增長,實屬不易。值得一提的是,全省經濟增速自2011年第1季度以來,已經連續27個季度保持在全國前三位。

這其中,隨著滬昆高鐵等快速交通通道的開通,“多彩貴州”的旅遊業呈現井噴態勢。數據顯示,前三季度,貴州全省旅遊總人數5.91億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40.0%;旅遊總收入5621.97億元,增長41.6%。

在貴州之後,重慶的增速也達到了兩位數,同比增長10%。同處西南的雲南增速達到了9%,長江中遊的江西也達到了9%,安徽達到了8.3%,四川也達到了8.1%。整體上看,長江中上遊的增速名列前茅。

廈門大學經濟學係副教授丁長發對第一財經分析,全世界發展最好的地區主要都集中在沿海和沿江地區,因為江海的水運十分便利,而水運在整體的交通運輸成本中比較便宜。同時,相比華北、西北等地,長江經濟帶的水資源十分豐富,擁有充足的勞動力資源和土地資源。這也是近幾年產業轉移的重要落腳地。此外,長江經濟帶的產業結構更為豐富,重化工業所占的比重沒有那麼大,原有的重工業通過市場化的轉型,也發展得不錯。

增速較低的省份主要集中在華北、西北等地。不過,過去幾年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能源重化省份如陝西、山西等,今年以來隨著能源價格的回升,經濟也不斷回暖。

例如,山西前三季度經濟增速達到7.2%,快於上半年0.3個百分點,高於全國0.3個百分點,經過2014年一季度以來的14個季度後,首次超過全國水平,由“疲”轉“興”的態勢顯現。

能源重化省份的回暖,與去年以來能源價格的上行有很大關係。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前三季度,鋼鐵、煤炭行業生產出廠價格水平同比分別上漲29.4%和35.6%,1-8月份實現利潤同比分別增長1.1倍和9.6倍。

不過,專家也提醒,在未來的經濟可持續發展以及經濟結構多樣化方麵,這些能源重化地區還要更加努力,加快發展非能源產業,減輕對能源產業的依賴,提高防風險的能力。

在這方麵,這些地區也在不斷努力。煤炭大省山西的數據顯示,目前非煤產業成為山西工業增長的主動力。前三季度,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中,非煤產業增加值增長8.9%,快於煤炭產業2.8個百分點,對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64.8%。

表:25省份三季報

(原標題:25省份三季報:粵蘇GDP均超6萬億 貴州增速領跑)

最後更新:2017-10-30 23:48:34

  上一篇:go 在岸人民幣(CNY)兌美元收漲55點
  下一篇:go 黑色係全線收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