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一生的學問精神,都濃縮在給兒子的一封信中
諸葛亮曾經給兒子寫過一封信,全文僅僅八十六個字,但言簡意賅,微言大義,讀來令人醍醐灌頂。它不僅能增進我們工作學習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讓我們的人生提高一個境界。在節奏日益加快的今天,我們最缺乏的就是沉下心來聽聽古人良言的淡定與從容。不如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讀讀諸葛亮的這封家信,從以下幾個方麵,去思考自我提升的空間。
南懷瑾先生曾說:“諸葛亮不是道家,完全是儒家。他一生的學問精神,就是他那一封給兒子的信。”諸葛亮,他一千八百多年前的智慧,在今天,仍然有巨大價值。
《誡子書》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誌無以成學。怠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年與時馳,意與歲去, 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複何及!
01.做人要學會寧靜
“靜以修身”、“非澹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這些都在規勸世人,做人要學會寧靜。心境平靜是修身和學習的基礎,隻有讓靈魂安頓下來,才能夠讓自己的境界有所提高,隻有讓內心平靜下來,修身學習才會有所得。
02.做人要學會節儉
儉以養德。諸葛亮忠告孩子要節儉,以培養自己的德行。節儉,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優秀的傳統文化,是提升思想道德素質的途徑。曾國藩也說“居家之道,不可有餘財”,“家事忌奢華,尚儉。”
03.做人要堅持學習
“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任何一個成功的人,都是擅於學習的人。“立身百行,以學為基”,學習好處多多,“學而成賢”、“學而致道”、“學而成美”,若離開學習,則“不知理義”、“不成其德”,一事無成,故“天資雖聰,不學不賢”。荀子說“縱性情,而不足問學,則為小人矣。”漢代的楊雄甚至指出:“人而不學,雖無憂,如禽何?”一個人不學習,即使無憂無慮,與禽獸有什麼兩樣?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我們更需要學習,其實學習也不難,拿起一本書、來一場旅行,都可以是一種學習。所以我們還有什麼理由借口懶惰呢?
04.做人要建立誌向
“非誌無以成學”,不立誌不能學習成功。誌向對人生有著重要的意義,王陽明曾說“誌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雖百工技藝,未有不本於誌者”。人生沒有誌向,天下就沒有可成功的事,即使是各種工匠技藝,也都是依靠誌向才能學成的。
我們常說,興趣是第一位的,事實上誌向比興趣更為重要。因為興趣有可能是三分鍾熱度,但誌向則是長期支撐我們學習的動力。因此,建立一個合適的誌向,將會有利於我們的學習,成為我們樂於學習的恒久推動力。
05.做人要懂得勤奮
“怠慢則不能勵精”。在這裏,諸葛亮想說的其實是勤奮的重要性。要想做成任何一件有意義的事,勤奮是必不可少的性格因素。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這種極其懈怠的做法,是不能引領我們走向成功之路的,隻有日複一日的勤奮,能讓我們在某個領域成為專才。古人雲:“凡事,勤則成,怠則廢……故善持其誌者不為昏怠所乘,是以業日廣,德日進”,《尚書》中說“天道酬勤”,勤勞是成功的助推器。其實勤奮很困難嗎?每天隻需要早起床半小時,你就能比別人多奮鬥三十分鍾了。道理就是這麼簡單。
06.做人要學會惜時
《誡子書》的最後是“年與時馳,意與歲去, 遂成枯落,多不接世”。年年歲歲時日飛馳,意誌也隨光陰一日日逝去,於是漸漸枯零凋落,大多不能融入社會,可悲地守著貧寒的居舍,那時(後悔)哪來得及! 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每個人也就能活那麼幾十年,拖遝一天,就荒廢一天,一天一天地積累,最終荒廢的是一輩子。
《淮南子》中說:“聖人不貴尺之璧而重寸之陰,時難得而易失也。”時間“難得而易失”,因此我們做每一件事都要惜時如金,勇勐奮發。一塊剛出爐的鋼鐵,要把它製作成一件鐵器,鐵匠隻有惜時,在最短的時間內用盡全力進行打砸,才能生產出最優質的產品,一旦時間流逝,不僅不利於成型也難以造就精品。“不飽食以終日,不棄功於寸陰”,隻要我們重視時間,並且提高時間的利用效率,那麼時間就會變得真正為我所用了。
最後更新:2017-08-30 10:53:54
上一篇:
鄭爽和崔雪莉同樣在機場,兩人的氣質差距真的好尷尬
下一篇:
周冬雨現身機場,大秀美腿,網友:感覺這鞋比她腿都重!
汪涵介紹潘粵明,卻遭沈夢辰搶話宣傳新電影,汪涵直接懟她毫不留情
韓雪怒噴攜程,沒想到恰到好處,親子園事件再次發酵!
周星馳成為票房冠軍喜劇之王的秘訣隻有兩個字,卻被諷刺人品差貪財
馬雲一出手網宿科技遭遇5年來大潰敗 高管掀起減持比賽
馬雲越南煲雞湯;搜狗昨晚紐交所上市;攜程給家長兩周帶薪假
謝娜張傑深夜與友人聚會,娜姐孕期未改愛玩天性,準媽媽過渡期太過煎熬
與金馬獎影後搭戲 吳昕評價他“有一顆老人的心” 如今終於火了
除了高曉鬆這些明星也曬早餐,吳昕爺們陳赫接地氣最後一位才叫奢侈
謝娜懷孕3個月出門逛街,網友:和賈玲有的一拚!
就在剛才,馬雲哽咽了,今年這個雙十一,估計他的夢想要破滅了,但葉縣人民沸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