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業企業轉型 機器人視覺應用升級
機器人大量使用,是近年來製造業企業轉型升級的突出特點。前不久,我國政府正式出台的“十三五”規劃,明確把機器人產業作為我國工業發展的重點方向,推動機器換人,加快企業轉型升級,爭取在2025年成為製造業強國。更值得關注的是,《規劃》提出了今後五年中國機器人產業的主要發展發現,包括理論基礎、技術探討、提升國產品牌及關鍵零件的研發。機器視覺作為機器人尤其是智能化機器人重要的零部件之一,對機器人的靈活性及可操作性的提升具有決定性意義。
3D機器視覺係統.jpg
行業分析機構預測,2017年我國工業機器人銷量將達10.2萬台,累計保有量將接近45萬台,中國本土機器人企業的市場占有率從2012年的不足5%,增至2017年的30%以上;2020年,我國工業機器人保有量將達80萬台以上,潛在市場需求價值近5000億元。
隨著計算機科學和自動控製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不同種類的智能機器人出現在生產生活中,視覺係統作為智能機器人係統中一個重要的子係統,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
引導和定位,視覺定位要求機器視覺係統能夠快速準確的找到被測零件並確認其位置,上下料使用機器視覺來定位,引導機械手臂準確抓取。在半導體封裝領域,設備需要根據機器視覺取得的芯片位置信息調整拾取頭,準確拾取芯片並進行綁定,這就是視覺定位在機器視覺工業領域最基本的應用。
外觀檢測:檢測生產線上產品有無質量問題,該環節也是取代人工最多的環節。說機器視覺涉及到的醫藥領域,其主要檢測包括尺寸檢測、瓶身外觀缺陷檢測、瓶肩部缺陷檢測、瓶口檢測等。
高精度檢測:有些產品的精密度較高,達到0.01~0.02m甚至到u級,人眼無法檢測必須使用機器完成。
識別,就是利用機器視覺對圖像進行處理、分析和理解,以識別各種不同模式的目標和對象。可以達到數據的追溯和采集,在汽車零部件、食品、藥品等應用較多。
隨著機器視覺的發展,未來新行業應用可能出現。朗銳智科(www.lrist.com)認為工業生產方麵量比較大的可能是物流行業,特別是會涉及到3D視覺。民用服務上可能更多的需要體驗,難度在於環境的可變性大,對算法的冗餘度要求較高,民用應用將主要來源於消費級的產品。
我國企業在機器人核心技術方麵還有很大差距,可靠性仍需持續提升。此外,對焊接、手術醫療等複雜技術的掌握很不夠,尤其在感知和控製技術、人機交互技術等方麵,需加速追趕。
最後更新:2017-09-19 1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