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被叫停的ICO要去海外发展了?
随着以央行为首的七部委联合认定“ICO本质上是未经批准非法公开融资行为,要立即叫停和清退。”的消息公布以来,国内包括ICOINFO、ICOAGE等不少于10家的ICO项目平台暂停相关业务,更有如“莱特中国”者索性直接跑路了。不过在监管的缝隙下,也有不少ICO项目和投资者正把目光投向海外市场。
“国内做不了,我们就去国外做。”ICO整顿令下,已有不少ICO投资者及项目发起人发出类似的感慨。
“整顿ICO并非意味着这种业务就会消失,它本身就是个舶来品,所以一国的单边宣判非法并不影响整体行业趋势的发展。”一位在某央企工作的ICO前投资者坦言。
“国外资本市场制度成熟,行为监管效率较高,而国内的分业监管还存在较大差距,这也是国内的ICO监管必须‘一刀切’的原因,”一位接近监管层的交易平台人士称,“一方面因为现阶段的清理难度不大;另一方面确实调查发现大部分项目都存在涉嫌欺诈、底层资产不明确的风险情况。”
“美国、日本一些海外市场并没有一刀切,我们对当地法律和监管政策也在进行更深入的了解,”一家曾参与ICO投资的创投机构负责人坦言,“作为新生事物,ICO还会继续发展,同样也会面临许多问题,并非所有项目都没价值。”
出海,既是期望也是救命稻草。但海外的ICO就好做了吗?
事实上,近期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对ICO及数字资产启动了相应的强监管动作。
3月21日,日本内阁会通过《关于虚拟货币交换业者的内阁府令》,规定从事数字资产交易业务,需在政府进行申请并提交相应的信息报备。
7月份,美国SEC也通过发布调查报告称,将数字资产的发行和销售纳入联邦证券法,并要求其进行注册,否则将视为非法。
9月3日,韩国当局的金融服务委员会(FSC)牵头九部委公布了对数字资产的监管施行方案,表示将加强监管,并对洗钱、非法融资及非法交易活动进行调查;当地监管机构表示,对试图以ICO名义进行股权融资筹集资金的企业将“加大惩罚力度”。韩国方面法律人士称,这一表态也意味着韩国将对以ICO为名的非法股权融资活动采取整顿措施,而相应的监管升级窗口期或将在今年12月出现,不过韩国的ICO监管或亦将带有一定的“新老划断”色彩。
而且从ICO自身来说,海外项目质地比国内高出很多,其ICO发展也并未如国内一般野蛮生长;直到国内监管暴风已经来袭的近期,澳大利亚刚完成首个名为HCASH的ICO项目,目前已有多个落地支付应用,韩国国内则才启动第一个名为ENT的ICO项目,其背景亦为当地上市公司所发起,并有诸多知名人士参与,才得以顺利发行。
外汇交易员表示,许多人认为‘出海’做ICO就能逃避监管,这想得太简单了,海外市场的监管并不比国内更宽松,由于金融业务负外部性较强,对于非法集资的打击是全球共识。因为海外市场投资渠道更通畅,并不是你随便发一个项目都有人接,另外并不是任何人都能作为ICO的合格投资者,项目本身也会选择自己适合的投资方。
(责任编辑:DF134)
最后更新:2017-09-07 15:2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