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466 返回首頁    go iPhone_iPad_Mac_apple


MIUI 9 之後做什麼?小米洪鋒暢談 MIUI 未來

最近,小米聯合創始人、MIUI掌門人洪鋒跟媒體深入聊了聊全新發布的MIUI9係統,話題談及MIUI9背後的開發故事,MIUI未來發展方向,適配最新Android 8.0的計劃,洪幫主自己家裏100多台智能設備來源,Android One計劃,跟Google的關係……可謂幹貨滿滿,推薦收藏細讀。

問:在各大廠商都在加入更多的功能時,MIUI9其實做了很多的精簡,拿掉了很多東西,為什麼你們會這麼做?

洪鋒:因為大家處於不同的曆史階段,我覺得每個廠商可能都會經過這麼一個階段,都有一個“加”的過程。到了一定階段之後,再開始一定程度的精簡,或者加一些減一些。MIUI在ROM研發上做得比較早,加上每周更新的機製(注:MIUI係統已持續更新340餘周),基本走過了功能疊加這一過程——當然現在根據用戶的需求,也還會加入一些新功能的——所以主要還是不同廠商處在不同的曆史階段。

問:MIUI9中加入了傳送門,利用的是智能語音分析,包括還有一些照片的精確查找,這些都是AI視覺,您認為AI這個技術會給未來的手機交互帶來哪些影響呢?

洪鋒:能大幅改善效率。其實我們現在AI做的很多原來也在做,隻不過用人肉的方式做,更慢一些,比如說通過大腦回憶來對每張照片進行識別和定位,我們隻不過是把更多人腦做的工作給替換下來,用機器快速做完了。隨著替換得越多,人腦就越輕鬆,處理事情就越多越快。我覺得現在我們做的大部分還是一個替換的工作。包括像傳送門,本來我人工操作要七八步,MIUI9的傳送門一出來,一步就做完了。

問:洪大您好,我想問一下最近MIUI9第三批內測比計劃之前提前了幾天,官方對第三方機型的ROM包打算什麼時候適配?

洪鋒:MIUI9發布之後反響很不錯,我們聽到了很多用戶的訴求,希望快點適配更多機型,我們的工程師在加班加點地做,希望盡量能快一點。本周五會發出第二批MIUI9開發版適配機型,包括小米MIX、小米Note2、小米5、最新發布的紅米Note 5A都支持,加上第一批已累計支持了16款小米手機,很快第三批支持30多款機型,也會在這一周啟動內測招募,應該說這個速度已經很快了。第三方ROM方麵,一般是小米來提供一個適配其他機型的工具,叫Patchrom,外部開發者根據這個工具來開發適配其他非小米機型的安卓手機。第三方機型主要看民間開發者的速度,其實還是高手在民間。

問:小米Note2是曲麵屏,包括小米MIX是全麵屏的,有沒有針對這些屏幕不一樣的產品做一些專門的定製?

洪鋒:有一些專門的適配工作,但是並沒有在產品麵上明顯地體現出來。不同的屏幕、不同的屏占比,包括邊緣的誤觸處理等等,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這些工作,有時候大家感受不出來的——這也說明你可能做得比較好,越不被感知可能越是好功能,做係統的沒必要天天刷存在感。

問:從MIUI7開始到MIUI9,圖標都沒有太大的變化,這一次官方提供了三種完全不同風格的主題,以後會不會在圖標上麵重新設計?或者這次從這三個主題中選擇用戶比較多的,以後把這個定義成一個基礎的版本?

洪鋒:關於圖標這件事情,其實我們的設計師是一直希望能夠有更大的改動,我個人有一些顧慮。下個版本會不會有更大的改動,很難說。我們在想,當這些ICON(圖標)用戶已經非常熟悉的時候,如果你進行一些比較大的改動,其實用戶教育成本還是挺高的,他可能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比如天氣圖標一換,他就可能找不到了,如果有1000萬人找不到,這還是一件挺恐怖的事情。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對於圖標的風格更多是放在手機主題裏麵,這樣的話,他會更加主動地去設置,他對這個的改變是有預期的,而不是被動接受。因為很多用戶可能不是自然而然地從MIUI6升級到MIUI7,到MIUI8,再到MIUI9。他可能是一下子從MIUI6升級到MIUI9,結果一覺醒來東西找不到了,他其實還是蠻痛苦的。

我一直跟設計師說圖標是“熟悉的陌生人”。過去幾代的MIUI圖標其實是有一些變化的,但也有傳承性,到下個版本是不是會變化更大一些,我們還在看設計方案。MIUI 7到MIUI 8有些ICON發生了變化,但是你認得出來,MIUI 8到MIUI 9加了動畫效果,我們都是按照“熟悉的陌生人”來做這件事情的。

問:最近我看到新聞說安卓8.0發布了,想問一下,小米什麼時間進行適配,適配的規模是怎樣的?

洪鋒:它剛剛出來,我們還在評估整個適配的過程,因為這個適配的時間表不是小米可以獨家決定的,它還牽扯到我們芯片合作夥伴的時間,我們其他元器件合作夥伴的時間,隻要當中有代碼的地方,大家都要合在一個時間表裏。

坦率地說,我們在所有的手機廠商裏麵升級安卓係統的速度還屬於比較快的,包括安卓的安全補丁,其實我們跟合作夥伴穀歌在溝通的時候,我覺得反應速度也是非常快的。很多廠商的手機出來之後,管個一兩年就不管了——要把以前的老手機都管起來,工作量還是挺大的。但小米在安卓新版本出來之後,會第一時間做很多跟穀歌、芯片廠商的溝通和交流。比如當芯片廠商對安卓版本的支持有限的時候,我們還會把穀歌版本中和芯片關聯不大的部分,手動移植到的老版本安卓係統上,無論是穀歌還是我們都做了很多工作,當然在用戶看來隻是一個版本號,但可能我們在Android 4.4上很多代碼都已經是5.0、6.0的代碼了。對於我們來說,隻要這個東西能夠讓用戶得到好處,我們都盡量會去做。無論從安卓版本的更新覆蓋和我們自己的覆蓋來說,我覺得我們應該在所有的手機廠商裏麵都是做得比較好的。

另外, MIUI也有自己的發布節奏和計劃。其實從MIUI6開始,6、7、8、9的不少功能都是自成體係,獨自迭代升級的。正如剛剛提到的我們會盡全力去移植安卓新版本的功能到舊版本上,這是一個偏底層的工作,盡最大的努力在做。同時根據MIUI自己的發布升級計劃,覆蓋了幾乎所有主流的小米機型,最長支持升級的小米機型已經超過了54個月。拿去年發布的MIUI8來舉例子,它的升級率已經超過了75%,就是說有75%以上的MIUI用戶都已經升級到了最近一代MIUI8係統——MIUI9還未開始大規模升級——這在所有安卓體係裏應該是獨一無二的。所以我們希望大家更多去關心MIUI的功能,MIUI本身的變化。

問:穀歌好像在今年的IO大會上“批評”了很多定製廠商對安卓的改動,也可能要收緊安卓的開放政策,小米怎麼看待安卓生態的碎片化,對此有什麼應對動作?

洪鋒:首先對於您說的這個批評,那天開會的時候我們同事也在,不是批評,我一會可以請他介紹一下現場情況。說到碎片化,其實我們對於所有機型的升級努力,不管是安卓內核還是我們自己MIUI版本的升級,我覺得應該是在所有手機廠商裏麵是最好的一個,可以說MIUI做得是相當好的。剛才說到了MIUI8係統的升級率,這個升級率已經可以和iOS的升級率相提並論了。至於安卓整個大的體係,相信穀歌有自己的考慮,它對整個安卓體係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它也在考慮整個體係怎麼往前走的話,升級到新的係統版本上來。

(MIUI印度產品負責人劉宇翔後來補充:Google那次會議我當時在現場。這事是這樣的,他們其實是在介紹Android 8.0的一個新功能,穀歌自己對安卓有非常強的“潔癖”,他們不希望圖標被改動,但實際情況呢?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上很多定製廠商希望安卓長成定製後的樣子,比如說我們可能是圓角矩形,華為的圓角弧度可能又不一樣,其他廠商還有一些是圓形圖標,穀歌之前對它的圖標在各個手機廠商裏的表現沒有作要求,所以在小米手裏是這樣,在別的手機裏是那樣,在每個手機裏各不相同。所以在Android O中,他們希望能夠讓穀歌的圖標適應各個廠商的定製風格,看起來不會突兀。其實當時現場除了拿到MIUI的圖標定製風格來舉例,還有一頁PPT是介紹國內各個定製係統的圖標風格,見下圖。總結為一句話就是:穀歌看到了不一致的情況,希望在Android O的時候,Google產品的圖標適配各個廠商的定製風格,跟各個廠商的設計風格融合起來。)

穀歌應用希望在Android O中適配定製係統圖標風格

問:您說到MIUI每次新升級就會照顧到很多老機型,我自己也用了小米6,包括發布會上也展示了小米6升級MIUI9,我想問MIUI9對低端機型的速度提升明顯嗎?

洪鋒:我覺得有些場景甚至會更明顯,因為小米6本來就很快了,如果一台老機型應用啟動速度從1秒快到500毫秒,從2秒快到1秒,你的感受肯定是不一樣的。但是在新機型上,從400毫秒快到300毫秒你可能是沒有感受的。

問:接著剛才幾位的問題,您也說了MIUI9算是破天荒的在業內照顧到了很老的機型,發布會的時候也有提到這些機型我們都沒有拋棄,除了極少數。過老的機型會不會成為MIUI9的桎梏?比如說Android 8.0對底層做一些巨大改變的時候,我們真的沒法照顧到老機型的時候,它不會成為我們自身的桎梏?

洪鋒:我覺得在這件事情上,從兩方麵說,第一方麵是實事求是,我們會照顧到大多數用戶,一般手機的生命周期是2-3年,我們對2-3年內的手機會盡一切努力讓它保持比較好的升級能力。對這個時間之外的手機,我們照顧到了五年前的手機(小米2/2S),但確實也有手機我們沒有照顧到,是由硬件平台的特性和工作量的大小來決定的。

有一點,我們為什麼能照顧到五年前的手機?最主要的還是因為小米手機在CPU的選擇上,一般都是在那個年代最好的,所以後期的生命延展性也會相應長一些,這個也是我們能夠支持機型方麵做得比較好的一個客觀的因素。但是有些CPU,可能確實這個芯片廠商本身就不提供相應的支持了,我們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可以說我們這次的支持是超出了很多人的預期,用戶也對我們表示了感謝。但是如果說我們對某些機型確實沒有支持的話,我感覺他們也不會過度責難,我們的用戶和我們共同成長,他們能夠理解我們作出的很多決定。

問:今年小米在今年的銷量有所增加,更多是線下市場有大部分新用戶加入到小米手機使用群裏,我了解到線上用戶可能更多的是注重功能性比較前沿,功能比較多一些,線下的用戶好像是隻要一部分東西就可以了,如果說MIUI考慮到用戶群的話,咱們有沒有可能再做一個MIUI版本,針對於線下的一種群體,再有是針對老年人的群體的計劃?

洪鋒:首先針對老年用戶群體,MIUI7做了不少工作,你可以關注一下。至於針對線下用戶群體設計另一套MIUI係統可能性不大。因為人的喜好可能有多種多樣,但是大家普遍意識上感覺到的真善美還是比較統一的。有一些小眾的文藝作品,但是也有一些大眾的文藝作品。我覺得一個成功的產品,它應該能夠獲得絕大多數人的認可。你想讓所有人都喜歡確實很難,但是我希望我們做的東西還是能獲得絕大多數人的認可,或者說很大一部分人的認可。劉德(注:小米聯合創始人,小米生態鏈負責人)以前也說過,我們設計生態鏈產品的時候針對80%的用戶。

其實我們也一直希望理解用戶說的“臃腫”到底是什麼意思,我覺得這個詞每個人有每個人的解讀。我們在和很多用戶談的時候,他們其實並不是說功能太多或者怎麼樣,他們隻是說是不是因為你們功能做得太多了,以至於我覺得我手機用得有點卡有點慢。他把這兩個事情結合在一起了。如果說我們在MIUI9把快如閃電的體驗給做完以後,可能這種感覺就少了。

問:前兩天北京地鐵全線開通手機支付方式,我想問一下咱們的小米公交不會在這方麵加快一下進度?除了北京地區,其他地區是不是會在加緊適配手機方麵跟公交公司方麵加速合作?

洪鋒:其實小米手機能刷北京地鐵公交有一段時間了,包括最新的小米6在內,加上小米MIX、小米Note2、小米5s、小米5s Plus、小米5共有六款小米手機能夠刷北京地鐵。在手機公交這一塊,小米做得很早——應該是最早商用銀行卡支付(Mi Pay)和公交卡支付(小米公交)的廠商——在推動整個地鐵支付和公交支付這件事情上,坦率的說,我們還是做了挺多的貢獻。小米把整套手機公交係統調通之後,其他手機廠商跟進就相對容易很多。到今年,小米已經在公交領域做了四年了,從2013年開始做,2015年初正式上線支持上海公交地鐵,我們做下來的體驗也會比其他手機廠商好一點。我們也在和住建部、交通部推進相關的合作,他們有比較好的整套體係,一旦調通之後,可能一下子就能支持上百個城市,這些都還在溝通中。我們非常希望有更多的城市進入到這個體係中來,尤其是新開通地鐵的城市,它的係統反而是全新的,支持移動公交卡也更方便一些。

問:對於小米新發布的NFC手機,適配各地公交卡的速度怎麼樣?

洪鋒:我們適配速度還是挺快的,一般新機發布之後1-2個月就能做好。不過隨著小米公交支持的城市越來越多,工作量也在不斷加大,比如每個城市都要若幹台手機進行上路進行實際刷卡測試,我們哪一天要支持了幾百個城市的公交地鐵的話,可能一下子就需要上千台手機,這可能會對新手機的保密工作帶來挑戰。所以現在一般是新機發布之後才開始進行路測和適配,會花一段時間。當然我們也在研究既不會產生泄密又能快速適配新城市的方法。

問:MiPay現在的用戶情況如何,之後怎麼發展?還有一個我個人好奇的問題,小米6有全球上網的功能(注:小米漫遊),很好用,那麼比如公交卡有沒有考慮過和國外的一些公司進行合作?

洪鋒:MiPay的數據稍後可以請市場部門的同事提供一下。另外,你剛才說的公交卡合作事情,隻要技術上有可能,我們都會看,主要還是取決於我們在當地的出貨量。如果你在當地的出貨量不是太多的話,相應的合作夥伴可能也不會想到要來做這件事情。比如說我們現在在印度、印度尼西亞、俄羅斯快速發展,可能明年、後年的時候量足夠大的時候,我們就會和當地的合作夥伴有很多更好玩的互動,那時大家都能看到效果了。

(MIUI市場副總監黃龍中:MiPay支持50家銀行,總體開通率在10%以上。小米公交過去一段時間發展很快,北京我們是屬於拓荒的情況,不隻是北京,我們現在也支持了十個城市,基本上來看小米都是屬於拓荒者。)

洪鋒:我們是2013年開始拓荒,“拓”了很久。最主要的還是溝通工作,因為公交公司主要的任務還是保證整個營運安全、速度、效率,要做很多輪的溝通工作。

(黃龍中:小米公交的使用率很高,上周北京地鐵推廣手機一卡通的時候,我們創新支付的負責人餘新浪介紹,在北京小米6用戶,30%的人都用上了小米公交,開通率還是挺高的,其中超過2/3的是二次充值使用。)

問:問一個跟MIUI不那麼相關的,我聽說您家裏麵有100多個米家產品,是您自己買的嗎?還有您怎麼看未來這些米家產品對您生活的改變,或者說MIUI在這裏麵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洪鋒:肯定不都是我自己買的,因為有大量新產品的測試,在發布之前會拿到進行體驗,並反饋問題。我估計應該一半是我買的,我父母、嶽父母家裏的智能設備基本是我掏錢買的。

問:您怎麼看待未來智能家居的生活,MIUI在這裏麵扮演什麼角色?

洪鋒:我覺得這是一個充滿遐想的話題。可以做個這樣的比喻,現在機器起的作用已經越來越代替你生活中的各種服務崗位。比如說你小時候,媽媽把你照顧得很好,老師教給你知識,餐廳服務員給你點餐,生活中你會發現越來越多的智能設備在代替這些能力。我覺得智能設備和智能設備之間應該會有一個統一的協議進行一定的數據交換和能力交換,讓它能夠更好地為你服務。這裏麵來看,手機可能是最了解你的,手機可能是串聯起這些聰明的智能設備最好的介質,這背後就可能是手機係統要做的工作。

我們可以舉很多例子,比如電視機可以問你的手機現在的亮度,由此估算出來電視機大概調多亮,你手機一般放多大聲音,電視機就放多大聲音。包括掃地機器人掃完之後,大概知道你家裏麵積是多大,那麼空氣淨化器就可以問掃地機器人這個屋子有多大,它根據這個信息調到一個合適的工作模式,畢竟20平米和60平米的工作環境是不一樣的。

現在是社會化的人和人之間的協作,以後有可能出現智能設備之間的協作,也許在你不知道的時候,它們說了很多“話”就把你要做的事情給做好了。我覺得這不是很科幻的東西。手機上積累的行為數據是最大的,其他的智能設備就可以通過手機幫你更快提高效率。不過現在有一個問題,各個智能設備體係之間好像還不是太兼容,就像人與人之間溝通的語言問題,如果它解決好了,將來你會發現其實智能設備的協作也正是對人類社交的映射,甚至是更高效的協作。

問:智能助手和智能音箱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人機交互,包括語音在手機裏麵的重要性越來越強,比如以前大家對語音輸入文字認知不是太大,其實現在技術已經很強了。您認為觸屏時代傳統的交互還能延續多久?您怎麼看待語音交互?比如說對手機的改變。

洪鋒:我覺得語音交互對觸屏交互是種互補,我還沒有覺得兩者之間產生斷代性的替換關係。有一種情況是我離手機比較遠,手裏沒有一個可觸碰的東西,語音是一種很好的方式,還有一種情況是使用觸屏交互步驟比較多一些,比如說我要設個鬧鍾,我要設個備忘錄,語音交互通過自然語言理解可能瞬間就幫你把這件事情做了。不過我覺得觸屏的適用範圍還是會很廣,語音會替代掉一部分,但還是會很廣。另外說話還是挺累的嘛,說一小時話比做一小時手機觸屏操作,會累得多。所以我覺得這兩者應該是互補,而不是替代關係。

問:MIUI9好像支持到小米2、2S,咱們有沒有調查過,現在還有多少用戶嗎?

洪鋒:500萬活躍用戶。

問:我前幾天也跟咱們這邊直達服務的幾位同事作過一次交流,直達服務在MIUI內部投入了多大精力去做?因為往遠了看,完全可以拓展一種新的生態,包括未來在MIUI上麵,比如說支持直達服務的APP一定程度,對於MIUI對數據的把控能力是有很大幫助的。我想問一下投入了多大精力去做?怎麼在前期激勵這些開發者?

洪鋒:其實我們投入的精力還是挺多的,我們有好幾支團隊組成一個虛擬團隊,我們有一個係統底層的團隊在做整個引擎,也有應用商店團隊和各個團隊都在配合做這個事情。因為這件事情本身對開發者就是有利的,創業者都很忙的,如果這件事情對他沒用的話,他根本不會理你,大家現在比較關注它是因為這件事情可以實實在在地提高每一個開發者的下載激活轉化率。如果說一個應用本身就非常容易改寫成一個直達服務的話,他們的動力就特別足。比如媒體資訊、視頻、閱讀類內容,他們可以花比較低的成本極大地提高APP的交互性和轉化率,效果就很明顯。但有些應用確實不太適合直達服務,比如說遊戲不可能用直達服務,它有很多複雜的交互,所以我覺得直達服務也不是包治百病。

問:我看MIUI7的口號是“拒絕單調”,MIUI9是“快如閃電”,每一代都有一個slogan,在未來MIUI的發展方向是什麼?

洪鋒:MIUI 9的slogan是“快如閃電”。你可以看到這次MIUI9的傳送門和信息助手做的東西都是對於各種散落在各個應用中的信息孤島的整合和串聯,我覺得這個會成為我們接下來一段時間的主線條。坦率的說,MIUI以前也做了一些其實第三方APP做得還OK的功能,現在我們會更深入地看這個功能是不是我們來做更有優勢,一是外部開發者真的做不來,或者他們來做會比較累一些。我覺得MIUI9這次做的絕大多數的功能都是我們來做比較合適的功能,後麵我們也會圍繞著這件事情。因為現在各個應用——就像我在發布會上說的——做得都挺成熟的,但是信息是散落在各個地方,對於用戶來說並不是太方便,所以我們還是本著從用戶角度出發,怎麼樣把這些信息更好地組織起來,更好地完成這件事情。包括從表達方式上怎麼樣能夠多樣化,現在是長按,將來也許是語音……我們還在做很多的探索,但是最終還是會圍繞著用戶使用中的痛點來解決問題,怎麼把現有的優質體驗串聯起來。

問:我問一個小問題,您剛才提到很多次直覺,用戶最順手的、不需要太多學習成本的,對您來說,MIUI有哪些東西您覺得沒做得太完美的?

洪鋒:MIUI 9還是有一些遺憾的。比如傳送門裏麵,我們對於很多語義的理解還不是太全麵,比如說有些地址的分析,或者說有些POI(興趣點)的分析。你可以認為這個知識圖譜還不是太完整,這是一個逐步完整的過程,而且有很多知識圖譜也難免會出現歧義,同樣的東西可能是個音樂,可能是個書名或其他什麼。包括同樣是個飯店的話,可能有多種不同的APP進行處理,所以這裏麵還是有非常多細節的問題。傳送門這個概念我是非常喜歡的,但是細節是魔鬼,所以說裏麵有大量的細節問題我們還是需要考慮清楚的。因為現在用到MIUI9的用戶才幾十萬,如果有幾百萬、上千萬用戶使用的話,用戶會給我們更多反饋,他們會發覺到我們之前沒有發現的處理方式等等,這些都是慢慢進化出來的結果。

問:前兩年還有獨立存活的第三方ROM,最近都慢慢消失了,我感覺一定程度上是因為手機自帶的係統的能力慢慢提升以後,體驗也變得越來越好。其實就帶來一個問題,大家都越來越像了,越來越趨同,MIUI是怎麼體現出差異化的?

洪鋒:這個其實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就比如智能手機越長越一樣之後,應該怎麼去突破的問題。比如像去年,我們推出的小米MIX就是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當這個東西出來之前,其實你也不知道它是個什麼東西,可能需要有很多突破的東西大家去思考。我覺得現在從智能手機操作係統來說,也在逐漸接近這個點,大家都在尋找一些突破的東西。MIUI9這次做的東西,我覺得我們在往那個方向引,可能還沒有到突破的階段,背後很多技術能力還沒有太成熟,或者說它太耗電、或者說太怎麼樣,可能很多的基礎原料都還沒有齊全。但是我覺得方向已經對了。

問:我想接著問一個問題,是不是說所謂係統的差異是比較大的受限於硬件上麵有一些新技術的突破?

洪鋒:這倒不是,硬件能力會有所限製,但是我感覺現在軟件上的所謂逐步趨於同質化不是硬件原因造成的。

問:那是什麼原因造成的?交互嗎?

洪鋒:是不夠努力造成的。我並不覺得現在說我們很多功能做不出來是因為硬件的限製,就像我們這次做的各種信息助手或者說傳送門功能,去年前年也能做。更多的還是要往深了想,你做了一段時間之後,你會習慣於在這個思維框架下進行思考,這時候你要突破出來的話,是需要一些勇氣的。

問:最近有新聞講穀歌可能打算跟小米合作做下一代安卓手機Android One,但是他可能搭載安卓原生係統,目前來說,基本上小米國際化的手機上,因為它在國外手機上基本上還是用的MIUI國際版,我想問為什麼這款手機不是MIUI國際版?現在MIUI國際化的狀態是怎麼樣的?接下來有什麼打算?

洪鋒:國際化對我們來說越來越重要了,我們的國際用戶有數千萬人,日活躍占比超過20%,而且可能明年這個時候肯定會超過30%,所以它的重要性對我們來說是不言而喻的。我們現在相關的投入在快速地增加,在北京,我們MIUI有一個專門的團隊是研發國際化方麵的事情。包括我們在各個重要的市場,也在成立當地的研發部門。在印度我們剛剛過來的那位同事(劉宇翔),他已經被我們派去常駐在印度,他現在正在印度組建研發團隊,已經開始了。明後年非常有可能去到一些重點的國家,比如說在印度尼西亞,甚至在俄羅斯,因為這些地區印度、俄羅斯本來就是IT人才非常豐富的地方。而且很多國際版的事情還是需要當地人來做,因為很多事情是一個外國人(中國人)所無法理解的。

問:會不會出現未來國際化的一部分也會考慮去跟穀歌合作搭載他們的原生係統,是以一種合作研發的形式,一部分是采用MIUI國際版的形式,一部分原生安卓係統?

洪鋒:我不知道你這個問題具體是指什麼,我們和穀歌之間一直有很多溝通,如果你是指Android One能不能用MIUI係統,那麼它不存在這種可能性,因為如果說你想用MIUI的話就別加入Android One,因為穀歌定義的就是這樣一個體係(原生係統)。

問:MIUI早期是很優秀的體驗,給手機是帶來增值的,是加分的,但是近幾年手機其他方麵也越來越重要,比如說硬件還有工業設計,甚至像上次MIUI9發布時的5X請了明星代言。這些有沒有給MIUI9帶來一些變化?或者再往大了說,ROM在以前是比較重要的競爭力,但是現在越來越弱化,您認為未來不管是MIUI,包括其他的手機ROM的競爭力主要體現在什麼地方?或者說下一步的重點布局。

洪鋒:我覺得這個問題是前麵幾個問題的一個不同問法。正因為大家的很多功能上的差異性在減弱,或者說得更加直接一些,就是創新的減弱,所以說造成了好像大家覺得它已經不是那麼重要的印象。就像蘋果手機出來之前,所有的智能手機大家也都覺得沒有什麼差異性或者怎麼樣,我覺得突破的空間肯定是有,隻不過人們的容忍度很大的。記得我應該是2000年開始用手機,當時的手機我也用得很開心,隻不過現在回頭看看已經完全不一樣了。當創新出來之後,會產生新一輪極大的差距,這就像一個輪回,一個技術大家搞得差不多了,來一個新的,然後再搞得差不多了又來一個新的。

問:您認為下一步它想扮演什麼角色呢?比如說智能化在AI的幫助下,交互有了改變了,您認為手機係統下一步會扮演什麼角色?或者有什麼使命嗎?

洪鋒:因為用戶和智能設備溝通的所有這些事情都是由軟件完成的,如果沒有軟件的話,這個硬件其實是一個沒有靈魂的東西,所以今後交互、人工智能也好等等,背後其實都是通過係統來實現的。所以說,我覺得它起的作用就是一個靈魂作用,隻不過是現在大家的靈魂都差不多。

(黃龍中:我補充一下我的看法。我認為(手機係統)往兩個方向走,大家今天很關注AI應用和智能應用,這是一條往上走的路,會有越來越多智能的東西進來,手機變成一個越來越懂你的伴侶。還有一條線是平著走,不要卡頓、不要起伏,要穩定靠譜,這兩條線都很重要。坦白說,我們承認iOS在這條平直的線即做在穩定體驗是做得挺不錯的,比安卓好,MIUI這一塊今年MIUI9做了很多的努力,其他同行也在這方麵做努力,手機越來越工具化之後,這條線應該確保是平直的線,不要上下起伏得很厲害,比如說卡頓、死機、重啟,掉下去了,這也是很重要的一條生命線,今年MIUI9應該在這條線上是完成了它的使命。)

問:未來MIUI在這方麵有什麼重點發展方向?

洪鋒:這是一個持續性的工作,我覺得MIUI9針對性地對它進行了一次大型的改善,之後我們要把它保持在一個比較高的水準上。因為今後可能界麵上不會出現太大的變化,但是背後的工作(智能+穩定)肯定是越做越好,讓它更加聰明更加靈活。

最後更新:2017-09-04 22:48:11

  上一篇:go 經典捕魚遊戲係列的第三作“捕魚達人3”
  下一篇:go 小米note雙網通能刷9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