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616 返回首頁    go iPhone_iPad_Mac_apple


交易時過度依賴這個指標?結果可能很慘

  近期,國內大宗商品一片慘綠。不少分析人士指出,中國金融監管收緊也許就是市場熄火的原因之一。正如RBC資本市場分析師邁克埃裏格特(Charlie McElligott)指出,短期資金市場利率的走高疊加當局對影子貸款的打擊“對大宗商品產生了‘追加保證金’的效應”。

  簡言之,國內的金融去杠杆令資產泡沫顯露無遺。在此背景之下,投資者不禁會問:金融資產與經濟趨勢之間的傳統相關性還存在嗎?彭博宏觀策略師克萊斯(Cameron Crise)就是從這一個出發點指出,“銅博士”應該為“玩忽職守”而受到指責。

  克萊斯稱,交易員喜歡研究疊加圖來幫助他們發現經濟與市場變量之間的分歧。然而,過度依賴這種簡單的探索性論據有很大的風險,尤其是當其中一個變量作為衡量指標出現偏差的時候。

  宏觀交易的一大主題就是比較疊加圖裏不同的指標,尋找差異從而發掘投資機會。隱含在這種技術背後的,當然是交易員對自身辨別自變量和因變量能力的信心。這種疊加圖的一個很好的例子就是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和金銅比的對比。從兩者最近幾個月的相關性來看,美債收益率似乎應該還會降低20個基點左右。

  這個結論乍一看還挺有道理。畢竟,金屬銅不僅能反映經濟產出成本和通貨膨脹,同時也是一個衡量經濟周期、以準確著稱的指標。正因如此,它獲得了“銅博士”的稱號。但問題是,在中國大宗商品投機日益猖獗的日子裏,我們真的可以通過銅來準確地了解美國的經濟周期嗎?

  克萊斯研究了銅價的月度變化以及能夠較好反映經濟活動的指標芝加哥聯儲全國活動指標的3個月均值,並發現雖然以往二者之間存在正相關關係,但在過去一年半左右,兩者的相關性實際上已跌至負值。

  而將銅價與美國季度GDP增速作比較時也會出現同樣的情況。曆史上,銅價與季度GDP增速在大部分時間呈正相關關係,但最近二者相關性也已經變成負值。

  當然,工業大宗商品價格走勢或在暗示某種跡象,但至少現在它與美國經濟周期沒有太大的關係。也因此,在做債券交易時將其與銅價的差異作為風向標並不合適。克萊斯最後總結稱:

  “也許銅博士需要回到學校重寫博士論文了。”

(責任編輯:DF134)

最後更新:2017-06-18 01:15:30

  上一篇:go 賣方分析師將走向末路?
  下一篇:go 首席分析師:歐元、英鎊、日元及澳元最新走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