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各大基金涌入中国 盼从市场分一杯羹
摘要
越来越多的海外主要金融机构想要在中国成立基金,希望从这个机构投资者市场分一杯羹。
随着中国金融市场逐步成熟,越来越多的海外主要金融机构想要在中国成立基金,希望从这个上万亿美元的机构投资者市场分一杯羹。
据CNBC报道,眼下很多大型海外金融机构争相进入中国市场。瑞银资产管理在今年夏天获批了中国大陆私募基金管理牌照;同时,贝莱德也表示将计划在中国成立第一只私募基金。此外,先锋集团于5月末在上海开设了自己的子公司、富达国际于今年1月宣布其成为首家获批中国私募基金牌照的国际金融机构。
投资管理咨询公司Z-Ben的高级顾问Chantal Grinderslev表示:“各大金融机构已经无法再忽视中国市场了,你必须在这里有计划。”

根据Z-Ben的数据,中国私募去年管理的资金总量上涨了54.6%,达到3980亿美元。中国的机构资产在2005年至2015年间大涨500%,从1.1万亿美元飙升至7.1万亿美元。Z-Ben预测,随着全球资产管理人的加入,这一数字到2021年将达到10.8万亿美元。
瑞银资产管理中国策略及业务发展负责人董事总经理Aries Tung表示,“中国是瑞银资产管理重要的增长点。我们目标是在中国市场成为领先的在岸和离岸资产管理公司。获批私募基金牌照将让瑞银资管首次为中国的机构投资者和高净值人群管理资产。”同时,他还表示,瑞银资产管理中国团队将从现在的20人发展至超过30人。
友好的监管环境正鼓励美国公司在中国开展基金业务。去年夏天开始,中国资产管理协会开始逐步向海外资产管理人开放中国大陆的私募基金市场,海外公司可以在中国开设自己全资拥有的子公司。而在这之前,海外基金管理人只可能依靠和中国公司开设合资公司的形式在中国开展相关业务,且这些合资公司的大部分部分为中国公司拥有。
向中国金融市场的进军同样源自越来越多的策略师开始强调在传统投资组着中进行全球配置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快速发展的亚洲。
波士顿咨询公司7月发布的报告指出,中国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新市场,也是未来几年中让资产管理行业获得大丰收的五大源泉之一。
报告指出,中国和中国投资者正变得越来越精明,老龄化社会和财富的增长使得投资者对于特定产品的需求上涨,包括目标基金和ETF.
其他海外基金管理人近期都开始进军中国市场,比如资产管理公司路博迈(Neuberger Berman)4月份就在上海开设了自己的全资子公司,该公司7月又新增加了一支投资团队。
此外,私募股权机构也开始扩展在中国的业务。8月10,KKR在上海的新办公室正式投入使用,这也是KKR在大中华区的第三个办公司;华平集团在8月2日宣布计划收购中国华宝兴业基金管理公司49%的股份,从而成为第一家进入中国零售公募基金行业的外国私募股权公司。
今日A股
机构论市:突破3300点需要券商这个做多主力军
沪指缩量震荡再度冲击3300点 银行与券商板块强势领涨
全球市场
央行年会耶伦将再提金融稳定 口风或会转变
顶级投行纷纷警告:全球市场涨势处于最后阶段
(原标题:全球各大基金涌入中国 盼从10万亿美元市场分一杯羹)
(责任编辑:DF207)
最后更新:2017-08-23 16:4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