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將不再偉大了 終極避風港迎考驗
摘要
近一個世紀以來,美元一直被視為金融界的終極避風港。
近一個世紀以來,美元一直被視為金融界的終極避風港。對於積累的財富,沒有任何其他貨幣承諾過同樣程度的安全性和流動性。過去遇到危機時,易受驚嚇的投資者和謹慎的央行都紛紛買入美元計價的資產,尤其是美國國債。現在,情況變了。
特朗普的混亂政府嚴重削弱了人們對美元的信心。自從在數百萬幽靈般的人群前宣誓就職以來,特朗普一直在與一個又一個政府打嘴仗,包括像澳大利亞和德國這樣的盟友。最近,他又與朝鮮的獨裁者金正恩發生口水戰,把世界帶到了核戰爭的邊緣。
美元即將麵臨嚴峻的考驗。美國的領導人威脅以“烈焰與怒火”回應朝鮮,公開挑釁這個“隱士王國”。這種情況下,全球投資者是否還會把錢投進美國,還是會在其他地方尋找危機避難所?
自二戰以來,美元的安全性從來沒像現在這樣受到人們的質疑。二戰後,美國異常龐大和發達的金融市場承諾提供無與倫比的流動性。而且,由於美國的軍力絕對領先,它也可以確保地緣政治安全。美國擁有最有利的條件,可提供全球金融係統所需規模的安全、靈活的投資級資產。2012年5月,紐約投資策略師凱西·A·瓊斯(Kathy A. Jones)在接受《紐約時報》采訪時表示:“當人們對市場感到擔心的時候,大家都去買美國國債了。”
2007年,美國的房地產泡沫破裂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大家都知道,金融危機和隨之而來的經濟衰退發端於美國,所以美國應該為全球經濟接近崩潰負責。然而,即使在危機最嚴重的時候,仍有一大波資本湧入美國市場,讓美聯儲和財政部得以實施應對措施。
僅在2008年的最後三個月,美國的淨資產購買額就超過了5000億美元,是前9個月購買資產的三倍多。美元非但沒有貶值,反而更堅挺了。國債市場是少數幾個仍在平穩運行的金融市場之一。2011年年中美國政府出現短暫關門,信用評級機構標準普爾下調了美國國債的評級。盡管如此,外部投資者在這之後仍在買入美元。
十年前對美元的需求激增,很大程度上可歸因於純粹的恐懼:沒人知道情況會有多糟。今天,美國和朝鮮不斷升級的對抗同樣如此。但曆史會重演嗎,會讓投資者競相買入美元嗎?
答案很簡單:別指望了。幾個月來,市場一直在發出信號,表示他們對特朗普不信任。現在,對新危機的擔憂可能會促使資本逃離美元。這樣,除了應對潛在的軍事衝突外,美國還不得不應對一場美元危機。
去年11月,在特朗普意外勝選後的幾周內,出現美元危機的風險似乎微乎其微。事實上,由於人們預期美國政府會大規模放鬆管製、減稅、通過增加基礎設施支出以實施財政刺激,以及為美國“衰落”的軍力增加軍費,到去年年底,資本流入已推動美元匯率升至10多年來的最高點。投資者相信,經濟增長一定會有所改善。
但由於目前特朗普政府被醜聞淹沒,選舉後的“特朗普衝擊波”以及對美元的信心都已經消退。在特朗普上任後的頭200天裏,美元已貶值近10%。盡管特朗普一直在推特上胡言亂語,但投資者一直在其他市場尋找替代的避風港,這些市場包括瑞士和日本等。在美國最近與朝鮮打口水仗之前,這一趨勢就已經開始了,但當時隻是涓涓細流。現在,這一涓涓細流有可能變成滔天洪水,讓美元遭受永久性傷害。
當然,特朗普政府實際上可能希望美元走軟,並讓其他市場承擔全球安全港的角色。但曆史地看,這樣的主動讓位是目光短淺之舉,而且極度危險。
美元作為一種價值儲藏手段而受到歡迎,也讓美國享有了“過多的特權”。當全球投資者和央行將其財富投資於美國國債和其他美國資產時,美國政府就可以繼續恣意花錢,從而維係其在全球範圍內的諸多安全承諾,還可以獲得資金以彌補其貿易和預算赤字。
特朗普在政治上喜歡運用商業中的交易思維,他似乎更關注擁有全球儲備貨幣所產生的成本,而不是帶來的利益。但如果他造成資本外逃,他就不能指望“讓美國再次偉大”。如果他不得不適應國外市場的負麵情緒,那麼他將無法在國內實施相關議程。
把自己在全球金融係統中的主導地位拱手相讓。
(原標題:美國將不再有什麼“偉大”的東西了 終極避風港迎考驗)
(責任編輯:DF307)
最後更新:2017-08-22 14:1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