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190 返回首頁    go iPhone_iPad_Mac_apple


雷軍:互聯網+理念帶動中國製造轉型升級

6月30日,“2017國家製造強國建設專家論壇”在北京召開,國務院副總理、國家製造強國建設領導小組組長馬凱出席論壇並致辭。小米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參加了論壇並發表了以“互聯網+理念帶動中國製造轉型升級”為主題的演講。


雷軍認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幾個關鍵點:品質為先,接著是極其重視設計,還有提升商業效率,然後在研發創新上取得突破。小米總結自己的方法經驗,通過“小米生態鏈計劃”,將小米模式複製到其他領域,推動行業轉型升級。


“國家製造強國建設專家論壇” 被業界公認為我國製造領域最具權威性和影響力的頂級會議,工信部、科技部、商務部、財政部、環保部、發改委、質檢總局、安監總局、工商總局、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清華大學、人民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以及各省工業主管部門、各行業協會的領導、專家參加會議。


本屆論壇以“提高供給質量水平,振興先進製造業”為主題,圍繞開展質量提升行動、提高質量標準、加強全麵質量管理、發揚“工匠精神”、加強品牌建設等展開交流與探討,引導製造業朝著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續的方向發展,為質量強國建設獻計獻策。


以下為根據現場錄音整理的雷軍演講實錄:


尊敬的馬凱副總理,各位領導,各位專家:

 

大家上午好!小米是7年前創辦的一家創業公司,當時十來個人,“七八條槍”,一起喝碗小米粥開始“鬧革命”。之前我是做金山軟件,做卓越網,從事互聯網行業的。後來,我看到了我們的硬件產品存在的問題,就決心用互聯網的思維來試一試。

 

時間過得很快,七年就過去了。那麼,在這七年間我們取得了怎樣的成績呢?我覺得,手機行業是全球各行各業中競爭最激烈的。在這個行業裏麵,像小米這樣的創業公司,麵臨著蘋果、三星的競爭,也麵臨著像國內華為、聯想的競爭。我們(從做手機開始)隻用了兩年半的時間就成為了中國第一。這說明小米的這套模式、這套打法的先進性。

 

不過,當我們成為中國第一以後,過去的兩年我們遇到了非常多的困難。這是因為我們過去五年的成長非常迅速,從創辦到超過100億美金營業額隻用了5年的時間,企業的根基還不紮實,所以在過去的兩年裏麵小米在減速、調整,夯實基礎。經過兩年的調整以後,今年重新開始高速成長。

 

小米崛起的背後,我覺得最核心的是創新驅動。我準備了兩張表,第一張表是BCG今年年初發布的世界創新50強的排名,入選的隻有兩家中國公司,小米排在35位,華為排在46位。另一張表是Fast Company今年三月發布的全球世界創新50強的排名,小米13。


核心技術創新


小米的創新到底是什麼?首先是核心技術的創新。我來舉兩個例子,第一個例子是去年我們在全球率先發布了全麵屏的手機,屏占比高達91.3%,手機前麵基本上都是屏幕。我們是提前三年開始做的,當時我們認為這是手機行業發展的規律,今天大家應該能夠看到這已經成為手機發展的趨勢。國外媒體給予了極高的評價。這項技術的實現源於持續的核心技術的投入。去年年底的時候,我們已經在屏幕方麵獲得了102項發明專利。現在,手機公司在各個核心技術領域裏麵都設立了專門的研發機構。

 

第二個例子,小米作為一家創業公司,在過去三年的時間裏投資研發了中高端芯片,今年2月份發布了澎湃S1。小米成為了蘋果、三星、華為之外第四家擁有自研中高端手機芯片技術的手機公司。芯片發布以後,我們迅速開發了一款手機——小米5C。這款手機發布以後,受到了用戶的熱烈好評。大家覺得用起來還真不錯,是顏值與情懷並存的手機,同時也得到了人民日報的高度認可。


商業模式創新

 

其次是商業模式的創新。為了提升商業效率,我們用了“鐵人三項”的商業模型,小米首先是做手機,為了賣小米手機做了小米網,直接做電商,同時再做互聯網應用。這個理念的核心是通過這樣的做法,使我們能夠把足夠多的錢花在產品上,始終堅持高品質、高性價比的產品戰略。

 

當手機取得成績以後,我們開始拓展到更多的生態鏈產品。我們啟動了生態鏈計劃,當時我們提的是5年時間孵化100家小米模式的智能硬件的公司,從“大船”到“艦隊”。截至去年年底,我們孵化了77家。


目前,小米手環在今年一季度全球可穿戴設備的市場份額排到第一位,空氣淨化器我們隻用了兩年多時間做到中國第一,同時也是世界第一。去年生態鏈產品的營業收入超過了150億人民幣。

 

我還特別想說,中國產品有一件亟待改進的事情是設計。設計方麵,小米已經獲得了100多項世界設計大獎,所有產品都非常漂亮。

 

米家電飯煲


剛才,林校長(上海交通大學校長、國家製造強國建設戰略谘詢委員會委員林忠欽)提到了電飯煲。我們專門研究了電飯煲問題,研究之後,發現雖然我們也做了幾千年的米飯,但與日本的技術差距還是相當大。而這個問題很多人都沒有意識到。

 

日本電飯煲做米飯做的好,主要是三項技術:1.電磁加熱,國內目前已經可以做了;2.壓力控製,日本發現大米要在1.2個大氣壓下做出來的米飯最好;3.導熱裝置——灰鑄鐵。主要是後兩項技術我們有差距。

 

灰鑄鐵由於國內沒有,我們最後隻好用國外的材料。這種材料的好處是受熱均勻,續熱強。我們真正遇到的挑戰是鍋底塗層,就是灰鑄鐵怎麼能做不粘鍋。我們花了18個月,煮了幾噸的大米,做了三萬多次實驗,直到最後做到一顆米粒不粘。


同時,在壓力IH的電磁加熱裏麵,我們也做了大量的研究,發現米種不同,加熱方案不同;海拔不一樣,加熱方案也不一樣。因此,我們引進了大量的設備,現在電飯煲能識別3000種以上的米種,針對每個地方都能煮出更好的大米。我們的電飯煲全部是自動聯網的,大數據研究表明,海南人煮飯煮的最軟,青島人煮飯煮的最硬。


我們的電飯煲顏值其實比大家買的任何一款日本電飯煲都要高,與日本高端電飯煲相比卻隻有對方(價格)的五分之一到六分之一,所以非常受歡迎。現在在日本也有賣的,由於日本的商業效率不如我們,賣得比國內還要貴一些。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我們其實就是用這樣的方法:過去七年,在十幾個細分領域成為了中國第一,在四五個領域成為了世界第一。所以,我覺得在整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幾個關鍵點:品質為先,接著是極其重視設計,還有提升商業效率,然後在研發創新上取得突破

 

我們作為中國人,感到非常驕傲。市場占有率較高的手機廠商中,除了蘋果、三星之外就都是中國企業。過去一年,在印度市場,前五名除三星之外都是中國企業,印尼、俄羅斯也是如此。小米在十多個國家已經排在市場前五,有的國家已經排在第一了。

 

談到這裏,我認為小米進入手機行業以後,對所有手機同行都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大家可以回顧一下,六年前小米手機進入市場的時候,我們身邊很少有人使用國產手機。而到了今天,國產手機不僅在中國甚至在世界上都已經起飛了。小米推動的是什麼呢?其實就是精益製造,設計為先,包括提升商業效率,把東西做得感動人心。

 

有很多老外到我們的小米之家買東西,跟他們交流以後,給了我一個讓我自己非常激動的反饋:他們說,小米的產品是可以“閉著眼睛”買的。這就是為什麼短短兩三年時間小米的產品在周邊的國家都迅速地崛起。


我希望,我們總結的這些實踐經驗能夠對製造業的同行有所幫助。大家共同改進品質、改進設計、強化研發,然後讓中國品牌在全球立足。



出處:小米新經濟研究中心 龐中輝

最後更新:2017-07-03 17:07:37

  上一篇:go 小米公司400服務熱線(新增)
  下一篇:go 小米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