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988 返回首页    go iPhone_iPad_Mac_apple


这款自主SUV挑落了汉兰达、昂科威、宝马mini,不是销量

近段时间最火爆的话题肯定是票房杀入全球Top 100的中国电影《战狼2》,随之燃起的还有广大吃瓜群众的爱国热情,这热情从“我们的祖国是如此强大”慢慢转换到“我们的祖国在哪些方面尤其强大”。最容易唤起大家激情的显然就是军事方面的题材,从国产大飞机到国产航母再到歼-20再到新一代主战坦克99A,就连一向不甚引人注目的潜艇,也成了比较热的话题。

可能由于潜艇长年身处深海,一直以来为大家所知的信息非常有限,多以“静音”作为报道首选。今年4月,CCTV4中文国际频道一期《海峡两岸》节目曾经报道:中国目前的潜艇静音已经可以达到90分贝。

有人哈哈大笑说:“90分贝?那跟闹市区堵车时狂按喇叭一样吵,还叫什么静音?”简单科普一下,室外噪音和水下声学的噪音评定单位虽然都是“分贝”,但确定的基准点并不一样,通常把水下噪音的分贝值减去52,就是对应的室外噪音值。比如电视节目里说的90分贝,折合到室外噪音的标准,就是90-52=38分贝,已经比人们日常交谈的声音还要小了。

再看看世界上一些军事强国的潜艇静音是什么水平:美国“洛杉矶”级核潜艇的噪声为128分贝,“海狼”级攻击核潜艇的噪声为100~110分贝,俄罗斯955级“北风之神”的噪声在100分贝以下,英国“机敏”级核潜艇的噪声为90~100分贝,俄罗斯“基洛”级改进型潜艇“大诺夫哥诺德”号被称为“大洋黑洞”,虽然没有确切的噪声测试数据,这个绰号也很能说明问题——这么一看,中国的潜艇在静音方面还真是赶英超美了。

对于生活在现代都市或乡村里的人来说,白天晚上都各种车水马龙,这样的静音水平很难有具象的感受。像前面图里显示的“沙漠的夜晚”、“乡村的夜晚”这样的条件,又有几个人能真正切身体验?那么是不是我们身边就没有这样的静音环境?

当然不是。最容易营造静谧密封环境的就是汽车。虽然汽车有发动机这样的噪音源,但恰当合理的优化工作,还是能够赐给人们一块幽秘的空间。随着人们对汽车这个“第三空间”乘坐环境要求的越来越严格,厂商们对“静音”工作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先来看看某网站对一些合资品牌车型噪音的测试结果。

看到了吧,一些国际知名汽车品牌的产品,静音效果跟上面说到的各种潜艇已经相差不多。让人难过的是居然没有国产车上榜?无论媒体没有测试国产车,还是测试的国产车确实没有上榜,都让人心有不甘。是不是国产车真的比不上这些合资大牌?

当然不是。看到上表了吗,虽然长安奔奔的静音水平没有达到BMW Mini的水平,但吉利远景X1的噪音数值确实扎扎实实超过了BMW Mini,怠速噪音即使与上一个表里的合资中高级轿车、中高级SUV甚至高级轿车相比,也处于领先的地位。

吉利远景X1怎么做到这样的水平?这就不得不提到一个系统性的工作:NVH优化工程。有很多汽车工程师表示NVH优化其实是一项“玄学”。为什么这么说?有两个段子大家随意感受下。

看到没,NVH(Noise噪声、Vibration振动、Harshness声震粗糙度)是一项同时包含显性因素和隐性因素的系统工程,而发现问题的人往往都是基于主观判断。什么太吵了啊、抖动太严重了啊这样无法量化的标准,如何让工程师们解决问题?而且NVH优化工作往往会涉及到汽车四大基本构造:发动机、底盘、车身和电子电气元件,真正的牵一发而动全身。而且,很有可能动了全身,却发现之前的这“一发”并没有解决,反而出了很多新的问题。

所以说,如果有一款车的静音效果非常出色,那说明NVH工程师们是在用科学的方法解决玄学的问题。回到吉利远景X1,工程师们是如何让它的静音效果超过BMW Mini的水平?

远景X1采用吉利3.0代车型的静音标准,应用全新一代Quiet Tuning静音调校技术,通过4个阶段的进阶性工作,保证远景X1的静音效果。

首先是“增加材料”阶段,远景X1对车身进行气密性优化,并在顶棚应用吸音材料、在前包围内安装隔音垫、在地毯处铺设隔音垫,并在前后门及行李厢门处应用高品质吸音材料;第二阶段,进、排期系统和悬置系统得到调校,一应振动反应得到控制,减少噪音源;第三阶段,底盘系统调校工作和电器噪音控制工作同步进行;第四阶段,车身结构和动力总成得到优化,汽车最大的噪音源被抑制。

经过以上四个阶段,远景X1的噪音源被抑制、易于发生振动进而产生噪音的零部件或总成被优化,最后增加多种可吸收噪音的材质,如此成就它非凡的静音效果。

可能会有群众说,既然发动机是汽车最大的噪音源,那开纯电动车不就好了?从理论上说,纯电动汽车确实有“无声无息”的优点,但也正是如此,行人的安全隐患反而增大了。于是,欧盟宣布:2019年开始,强制厂商给旗下电动车加装模拟发动机声音功能,提醒路人注意安全……

所以说,单纯说电动车的静音效果,那肯定是汽油车、柴油车不能比拟的。但是强制法规一旦实施,孰优孰劣还真不好说。更尴尬的可能是电动车的车主们:我的车明明没有发动机,偏要装出一副有发动机的样子……

最后更新:2017-08-20 09:47:06

  上一篇:go 改装没有终点,奔驰C200低趴改装之路
  下一篇:go 宝马5系开了53800公里后,居然发现了好几个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