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金融監管即將“變臉”
摘要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美聯儲)日前為全美34家大型銀行的股票派息及回購計劃全部亮起了綠燈。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美聯儲)日前為全美34家大型銀行的股票派息及回購計劃全部亮起了綠燈。這是美聯儲從負責監管具有係統性風險的大型銀行後,首次沒對任何一家銀行的資金使用計劃說“不”。對已恢複元氣的華爾街來說,這無疑又是一個利好消息,而特朗普政府有意放鬆金融監管的態度,預示著好日子還在後麵。
美聯儲認可大型銀行的做法,前提是必須通過條件嚴苛的“壓力測試”。這項測試是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美聯儲被授權監管大型銀行和金融機構健康程度的重要工作之一。根據今年第一階段測試的假設條件,美聯儲最近檢驗了34家銀行和金融機構在美國失業率達到10%、商業地產暴跌35%等極端條件下應對風險的能力,結果上述企業除第一資本金融公司外悉數過關。美聯儲要求第一資本金融公司在年底前提交一份新的資本配置方案,但也未反對該公司提出的分紅計劃。包括美國銀行、富國銀行、JP摩根在內的大型銀行隨後相繼正式公布了增派股息和股票回購的方案。
從盈利能力和資本充足率看,美國華爾街似乎回到正確的軌道之上,這自然要歸功於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美國政府積極展開救助,全力挽救這些“大到不能倒”的金融巨頭。前後兩任美國財長保爾森和蓋特納都曾在自傳中回憶當時的危機時刻,身處共和黨的保爾森說為了7000億美元救助方案不惜向時任議長、民主黨陣營的佩洛西下跪,蓋特納則稱,由他、保爾森和伯南克(美聯儲前任主席)組成的“救火隊”,幫助美國經濟抵禦了由這場危機帶來的大部分衝擊,但他也承認,麵對雷曼兄弟的破產“無能為力,而不是無所畏懼”,“我們曾經努力過,但還是沒能阻止災難性的錯誤”。
此外,美國政府強化金融監管,不再讓“大到不能倒”的大銀行綁架美國經濟,實際上也有助於華爾街健康發展。2010年7月,美國總統奧巴馬簽署了被簡稱為《多德-弗蘭克法案》金融監管改革法案,隨後,美國展開了一場轟轟烈烈的監管強化運動———美聯儲肩負起超級看門人之責,大銀行被要求每年接受“壓力測驗”並立下“生前遺囑”,同時按照新巴塞爾協議規定提高資本充足率。
隨著政壇更迭,美國金融監管的政策風向正在發生改變,《多德-弗蘭克法案》也由奧巴馬時期的“功臣”變成了特朗普眼中的“罪臣”,對華爾街來說,未來可能會獲得更高的自由度。有分析指出,廢除奧巴馬時期頒布的金融監管法案,是現任總統特朗普的一貫主張。在特朗普本人看來,《多德-弗蘭克法案》並未帶來美國民眾期待的有效而迅速的經濟增長,反而導致整個美國經濟陷入長期停滯的泥潭,出現自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以來最緩慢無力的複蘇景象。按他本人的話說,《多德-弗蘭克法案》就是一個“災難”。今年2月,他就要求財政部對現行金融監管法案進行重新審查,此舉被美國媒體解讀成華爾街“鬆綁”的第一步。
當然,特朗普弱化金融監管的主張在美國國內遭到了質疑,一些批評家認為,此舉有可能撥快下一次金融危機的時鍾。美聯儲主席耶倫日前在倫敦就表示美國金融體係在恢複穩健,同時說出了一個事實:在2008年金融危機打擊近十年後,人們漸漸開始忘記當初的代價。她強調不應忘記全球金融危機帶來的破壞,而安全、可靠的金融係統對經濟穩定增長至關重要。
“我希望在我們有生之年不會重演類似於2008年的金融危機,我也不認為我們會遇到。”但願耶倫的這個預言能夠變為現實。
(原標題:美國金融監管即將“變臉”)
(責任編輯:DF305)
最後更新:2017-07-06 05:0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