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小米王川:每一代小米電視都在努力尋求突破
剛剛過去的京東“6·18”,小米電視拿到了京東和天貓多個尺寸段的銷量冠軍。這對於2013年才發布第一代產品的小米電視,可以說是一份非常讓人滿意的答卷了。
回顧過去的四年,小米聯合創始人、小米電視負責人王川說,“整個電視行業如果沒有小米會比較悶。”
從遙控器設計到分體設計,從內容策略到擁抱人工智能,小米電視的確給了智能電視行業帶來了太多的新鮮與驚喜。
“我創業四次,小米是第四次創業,在小米分別做過小米盒子,小米電視和小米WiFi音箱。電視不是一個新鮮的產品,之前也有不少公司做得很不錯,我們做電視希望能夠帶來一些不一樣的東西。”王川說。
不斷突破的小米電視
從時間和行業發展的維度來看,小米的每一代電視都在努力尋求突破。
第一代帶來11鍵的遙控器
4年前,傳統電視遙控器還有40-100個按鍵,用戶操作流程複雜,產品上手時間長。第一代小米電視解決了電視的交互問題,用11鍵就可以操作很多複雜的功能。
“我們做了大量的測試,從3歲小孩到80歲的老太太都可以用。用戶不一定要對著電視,即使對著天花板也可以打開電視,是一款定位家庭用戶都可以用的產品。”王川說,“第一代電視為智能電視打開了一扇窗,使得整個行業真正進入實用的智能時代。”
第二代帶來影音體驗
王川表示,第二代小米電視主要是在畫質和音質上的提升,還有外置獨立音響係統soundbar,給用戶帶來整體的影音體驗。
第三代帶來分體式設計
一台電視裏麵屏幕占據了70%-80%的成本,但是屏幕的技術發展很緩慢,可能5-10年都很難有進步,但是芯片的技術發展速相對更快,給電視帶來新的功能,所以電視買回家可能第二年就過時了。
小米第三代電視主要考慮到用戶更低成本更換電視,推出了分體電視,即音箱、主機和屏幕分開,用戶可以更換主機,以更低成本完成產品和音質的升級體驗。
第四代帶來超薄和巔峰音質
第四代小米電視采用4.9mm極超薄設計,也是全球最薄的電視屏幕。而且音質也達到了巔峰,根據杜比音效測試,其音質超過全球最好的音箱bose。
擁抱人工智能
王川曾經在接受《中國經營報》的記者采訪時說過,“原來驅動電視工業發展有兩個主要的引擎,一個是屏幕技術的發展,一個是主芯片,但這兩個發展已經到了瓶頸,硬件還會有微創新,但是近期看不到大規模創新的機會。”
硬件發展進入瓶頸期將導致智能電視廠商之間的較量轉移到軟件服務和互聯網技術,軟件服務和互聯網技術則是小米的“主場”。其中最突出的表現就是小米電視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投入。
今年3月,小米電視發布了4A係列,首發搭載了小米電視PatchWall人工智能語音係統。這個係統是小米電視和“小米大腦”團隊合作的結果。“小米大腦”團隊提供後端算法,小米電視提供技術需求並開發電視端的軟件,將深度學習技術融入到小米電視的產品之中。
人工智能領域,小米希望能夠走開放合作的模式,融入有長處的第三方公司,包括開發者,大家一起來把人工智能服務做起來。小米未來還會開放SDK,一步步開放更多功能。
今年5月18日,王川在小米電視4發布會上發布了人工智能開放平台——“水滴計劃”,開放給第三方公司和個人,目前已經接入百度語音、搜狗、海知智能、三角獸等公司,而且開發者也可以使用這個平台開發產品。
“這些能力建立起來之後,可以提供給第三方服務。比如餓了麼、美團、貓眼等都可以對接上來,利用小米人工智能的能力為用戶服務,比如用戶訂餐推薦餓了麼,定票可能推薦美團,人工智能帶來了過去所不具備的能力。”王川說。
接入多方服務的小米電視將在智能家居中起到更大的作用。王川認為,智能家居不會隻有一個中心,可能是多個中心。電視也會是其中一個中心,它的特長是屏幕,而且是家庭最大的一個屏幕。純粹的語音交互,不如語音和圖像結合在一起更有效。另外,很多家庭已經買了電視,並不增加成本。
做未來的產品
王川對於產品的極致追求來自於他的偶像——喬布斯。“為什麼很崇拜喬布斯呢?因為他改變了我的人生,上大學的時候我看了兩本書,看完以後不能上班,隻能創業。一本是雷總也看過的《矽穀之火》,另外一本叫《矽穀熱》,主要講喬布斯在蘋果的創業史。”
大學畢業之後,王川就開始創業。這些年,他一直踐行者喬布斯的創業邏輯:將產品做到極致。
小米電視一直在探索更多可能,這主要源於王川以及小米電視團隊對於產品的不同看法。“我們做產品一直有一個想法,希望做來自未來的產品,希望能帶來這個世界上還沒有的產品。”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中觀點不代表小米社區
最後更新:2017-07-04 15: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