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92 返回首頁    go iPhone_iPad_Mac_apple


比特幣與黃金 誰在傍大款?

摘要

雖然黃金和比特幣都是對抗法幣的選擇,但黃金卻有成熟的市場。

  [雖然黃金和比特幣都是對抗法幣的選擇,但黃金卻有成熟的市場,無論現貨還是期貨,在交易、交割、清算、結算上都較為公開和透明,並處於監管之下。]

  世界變化得快,這點從近3個月來黃金與比特幣的價格變化上就能看出來。

  在3月中上旬,人們都在討論一枚比特幣的價格是否會超過一盎司黃金。雖然這種情況之前在2013年12月4日短暫出現過,但那隻是曇花一現,比特幣隨即大跌。可今年的情況不同,因為這種虛擬貨幣的價格已經站在2000美元上方,甚至短期突破了3000美元。

  從那以後的3個月來,金價一直表現沉穩,到現在價格上漲了大約1.6%,相比之下比特幣就要跳脫得多,4月26日,比特幣價格為1282.97美元,而一盎司黃金隻有1264美元,比特幣已經在價格上超越黃金。而到6月初,比特幣價格一度達到3000美元,達到金價的兩倍。

  以前有人將比特幣稱為“比特金”,是借黃金的名聲來給比特幣“貼金”,而到價格出現逆轉,甚至已經高出一倍的情況下,再說“比特金”倒是有些像黃金在抱大腿。

  黃金和比特幣有不少共同點,首先都是出於對紙幣係統不信任的替代選擇。國家的貨幣當局可以發鈔,但無法印刷黃金,同樣無法印刷通過區塊鏈技術產生的比特幣。不過目前無論是黃金還是比特幣,都是一種投資選擇。

  其次是黃金和比特幣都受到中國市場的驅動。世界黃金協會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全球用於投資的黃金為398.9噸,其中中國市場賣出了105.9噸,超過全球的26.5%。比特幣價格上漲更依賴中國,中國市場交易量占全球90%以上。無論生產還是交易,中國已成為比特幣在全球最活躍的市場。

  當然黃金與比特幣其實有更多的不同。黃金被投資者廣泛用於避險,而價格波動大的比特幣則被用於投機,從市場表現看是一種高風險的投機資產。這凸顯了比特幣的尷尬定位:雖然每個人都嘴上說這是一種可以用於避險的選擇,但事實上看中的卻是其風險收益。

  此外,雖然黃金和比特幣都是對抗法幣的選擇,但黃金卻有成熟的市場,無論現貨還是期貨,在交易、交割、清算、結算上都較為公開和透明,並處於監管之下。雖然前兩年也爆出過價格操縱的醜聞,但定價機製經過改革後也一直向著更符合市場需求的方向發展。反觀比特幣的市場,在透明化與合規方麵並不能讓監管機構放心,比特幣會否被操縱仍存在疑問。

  比特幣之父中本聰信心滿滿地表示,比特幣的目標是4000美元。類似的宣言在黃金2012年“超級牛市”結束前也經常聽到,當時也有不少人甚至預言金價會超過5000美元。不過後來的“斷崖式下跌”讓樂觀主義都被雨打風吹去。很難保障目前的比特幣不會與當時的黃金畫下類似的軌跡,畢竟其價格創新高背後蘊含巨大風險。

  甚至黃金超過每盎司2000美元的時候都可能比中本聰所說的比特幣目標更早達成。

(責任編輯:DF134)

最後更新:2017-06-18 01:18:16

  上一篇:go 央行外匯占款降幅連續6個月收窄
  下一篇:go 美聯儲下屆掌門人花落誰家?耶倫仍炙手可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