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579 返回首頁    go iPhone_iPad_Mac_apple


未來十年世界可能的大變局

摘要

未來十年決定國際關係的還是大國,我覺得這是第一要素。

  我很大膽地選了一個大題目——“未來10年世界可能的大變局”,其實社會科學的預測功能比較差,主要還是做事後諸葛亮,把過去犯的錯誤和成功的經驗總結一下,以便以後走得更穩。

  社會科學的預測跟自然科學比不了,但是既然我選了這個題目,我就大膽預測一下,因為總得有一個方向性的預測,然後大家可以進行批判,在相互批駁中可以找到某種靠譜的路徑。

  為了簡便起見,我就把所想到的未來十年的趨勢歸結為十個方麵。

  大國關係更加嚴峻

  首先,未來十年決定國際關係的還是大國,我覺得這是第一要素。

  從曆史經驗來看,大國關係對國際關係最重要,未來十年大國關係要比過去十年更複雜,這是一個大的判斷。“大國”很難定義,我隻是說從經驗角度看,在我這裏是指六個國家和國家集團,即中國、美國、俄羅斯、歐盟(作為一個整體,它的行動能力相當於一個大國)、日本、印度,但巴西沒有算進來,雖然它的體量足以成為一個大國,但是很可惜,它的行動能力比較差。

  我個人認為,從客觀的競爭條件來講,中美印在未來十年應該會好於俄歐日。俄羅斯人口偏少,而且人口還在萎縮,雖然萎縮速度沒有日本快。現在俄羅斯女孩一輩子隻生0.67個孩子,日本也有這個問題,而且是絕對人口減少,去年減少了30多萬人,所以從人口態勢、資源態勢,還有國家組織動員能力角度來講,以上六家中美印態勢要好一點。

  總體來講,未來的大國關係是非常複雜的,之間的縱橫捭闔,相互參與應該是加深的。對中國來講,未來中俄關係、中歐關係大致應該是穩定的,我們比較難處理的是中美、中日、中印三對關係。

  從美國角度來講,未來隨著中國力量更趨近,它會越來越緊張,然後對我們的反應會越來越不那麼從容。我個人認為,美國這個國家在變,它現在進入更年期了,原來脾氣挺好,還挺可愛的,很自信,總體來講還是好打交道的,因為自信的國家會寬容、幽默。現在美國正在變得越來越敏感,喜歡聽奉承話。

  至於日本,我個人認為它是世界上所有國家中最難接受中國崛起的,因為日本有兩個心理是別的國家沒有的,一個就是對中國有愚蠢的種族主義,另一個是有非常深刻的犯罪感。過去一百多年,日本的工業化做得很好,而中國一再地拒絕工業化,導致的結果就是工業日本碾壓農業中國。

  1937年日本全麵侵華,從國際政治角度來講是日本侵略中國,從曆史角度來講,其實是工業打農業。在這種曆史背景下,日本跟中國對比,具備非常明顯的全麵的工業技術優勢。這是個事實,必須尊重和承認,然後謙虛地學習改正。但是問題發生在下一個環節,日本的理論家、政治家、戰略家錯誤地把這一段時間的技術優勢解釋成了日本文明對中國文明永恒的優勢,這是偷換概念。進而有一些人比較惡劣,心也比較窄,就把它解釋成日本人比中國人強。

  在這個過程當中,日本還編造了很多文化謊言,然後中國有些知識分子一百年來一直在重複這些謊言。比如日本人說中國人馬馬虎虎,說中國人不團結,一盤散沙,這個是很影響中國知識界、政治界的。

  日本今天已經開始麵臨困難了,因為日本擁有技術優勢的前提是中國人拒絕學習,隻要中國人開始學習,在技術上趕上他隻是個時間問題。我們現在有幾個東西已經趕上日本了,然後他們反而陷入了困惑之中,現在跟日本談兩個事他們是無法理解的。

  第一件事,他們原來覺得索尼是最偉大的電子帝國,應該是不可戰勝的,但現在他們自己會說“where is Sony?”,索尼還在,不過已經成為我們華為的打工仔了,是配件供給商。

  再一件事就是日本的高鐵叫新幹線,他們覺得我獨步天下,我的高鐵誰也不可戰勝,現在他們清楚地知道中國高鐵比他們好。世界上三大高鐵係統法國、日本、中國,我們是最好的。

  中印關係以後肯定也是很麻煩,這是很現實的問題。然後在客觀上,我們又是同時崛起,處於戰略競爭態勢。

  “一超多強”的世界格局正在變化

  第二個大趨勢是世界格局的變化。在中國保持國內政治穩定的情況之下,我們的經濟發展比大多數國家還是要快,在此基礎上,我們綜合國力會穩步提高的。因此我估計未來十年中國和其他大國應該是會拉開距離的。中國經濟發展有一個訣竅,就是雙輪驅動、雙引擎,美國是單輪驅動,隻有市場。

  總之,“一超多強”的世界格局正在變化,這是一個判斷,然後再講具體一點呢,就是世界治理的主要平台以後將是G20,G7的作用會下降。隨著中國綜合國力強大,由中國推動的一些新的國際機製將會更為重要。比如說亞投行、金磚銀行、亞信會議、上合組織。

  另外,“一帶一路”倡議,還有“人類命運共同體”、“全球夥伴網絡”等日後的影響也會變大。

  中等強國作用更加突出

  第三個趨勢是未來十年,我們對有些中等強國要給予更高的重視,因為他們發揮的作用會更大。在我心目中,未來特別要重視的四個中等強國有越南、印尼、伊朗、土耳其。

  越南的工業化應該會搞得不錯,它是具備工業化能力的,而且人口基數在那裏,工業能力也具備。印尼人口龐大,位置也很重要,隨著中國崛起、印度崛起,它在這兩個大國周邊,這種外溢效應是可以受益的。

  還有伊朗。首先伊朗的文明悠久,文化底蘊非常棒。這個民族的人口和國土麵積也不少,伊朗現在整體的態勢還可以。

  最後就是土耳其,埃爾多安很有抱負,他想推行新奧斯曼主義,會給中東帶來很多變數。

  其他值得重視的中等強國在我們周邊的有韓國、緬甸、哈薩克斯坦,在美洲有墨西哥、阿根廷都算比較重要的,再然後就是埃及、以色列。

  區域會更加分化

  第四大趨勢是區域會更加分化,未來十年我推算北美和澳洲從國際關係角度來講,會非常穩定。然後歐洲和中東亞,就是我們所在的地方,應該算次穩定,雖然這兩個地方矛盾都很多,但是因為我們管理能力比較強。未來的中東肯定要比過去十年更亂,土耳其、伊朗會更活躍。

  非洲我認為可能會向好,情況會比過去十年好。當然,非洲還不具備在經濟上自我發展,在安全上自我控製的能力,它需要國際社會的幫助。坦率來講,非洲相對較好,中國的貢獻肯定是第一位,中國真的給非洲帶去了工業化。

  南亞地區未來的情況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印度,印度能不能把現在的增長勢頭保持下去,是不是能慎重地使用自己的力量,我現在還沒有把握,但我認為印度以後還是有困難的。印度最大的困難還是社會需要改革。它需要社會改造、土地改革,這個實際上是很難的。

  印度還有一大挑戰,就是讓其新興人口適合現代工業,現代工業人口需要解決三個變量:

  第一,首先人得有上進心,要有工作的願望;

  第二,要有工作的技能,因為現在工作越來越複雜,必須會交流、懂技術、會管理;

  第三,要有工作紀律,人類的現代化從一個角度來講就是效率不斷提升的過程,而效率提高有兩個路徑,一個是科技創新,另一個就是科學管理,科學管理要求接受分工的人要守紀律。

  印度能不能把它的年輕人變成符合這三個標準的勞動力很難說,它的宗教因素很重。

  全球治理赤字

  未來十年的一個大背景是世界經濟的動力還是不足的,世界經濟特別好的時候應該是上世紀90年代,進入本世紀,動力開始變差了。我個人估計未來十年還是出現不了90年代那種動力了,整個世界經濟動力是很疲弱的,這是一個大困難。然後,發達國家和新興國家之間會出現自由貿易和公平貿易的博弈,像中國、印度競爭力強,高舉自由貿易大旗開放市場,但是發達國家卻開始舉起公平貿易的旗子,強調同等開發。新興國家和發達國家,一個強調自由貿易,一個強調公平貿易,表麵上是規則之爭,實際上是利益之爭,在國際規則後麵都是有利益的。

  另外,過去30年全球化越來越快,一直在加速,未來十年全球化是會放緩的,倒不一定逆轉。還有就是會出現全球治理赤字,全球化遇到的一些老問題還會在,比如貧富分化、資源不足、恐怖主義等。新問題比如網絡問題、氣候變化。新舊問題交織在一起,所以全球治理的需求是上升的,但是全球治理的供給下降了,為什麼?因為全球治理原來是美國和歐洲在提供治理,現在他們兩個老兄都是有心無力了,所以需求上升,供給下降,就出現了全球治理赤字,未來這個問題很嚴重,這也是逼著中國必須加入這個全球治理,因為我們不加入,自己的利益會受損。

  科技與產業提升加速

  由於中國的加入,中國現在科研投入增加很快,我們差不多每年增加率都是15%,美國基本上是停滯的,特朗普還要削減,因為我們的增加,人類在科研投入上的總體資源投入是增加的,所以我個人推算以後新科技成果會增加,而且相當於多數產生於中國。然後會有新的業態,比如共享單車、淘寶、無現金支付。但是,第四次工業革命未來十年應該還不會出現,還是在醞釀中。

  未來十年可能會漸漸地出現一個態勢,未來主要由中美兩家在競爭。我們人類能想到的是第四次工業革命有五個方向:新材料、生命科學、人工智能、量子和新能源。

  新材料,現在有一個新材料可能會產業化,就是石墨烯,特斯拉公司已經研究出一塊石墨烯電池,充十分鍾電可以讓汽車開一千公裏。

  還有生命科學的基因工程,人工智能AI,像AlphaGo比人還聰明。當然人工智能以後是很大的一個問題,涉及到社會學、哲學、倫理等問題。未來十年大家還是應該把人工智能當做一個可控的、新產業的增長點,繼續開發。

  還有量子通訊和新能源,現在應該說,美國在這五大領域都是最好的,值得重視的是中國進入第二梯隊,然後俄印,其他屬於第四梯隊了。

  第四次工業革命,肯定已經跟第四梯隊沒關係了。我估計,未來十年中國很可能在第二梯隊把歐日甩在後麵,於是形成中美在未來科技和產業中呈現雙強競爭的態勢。

  新的國際競爭領域

  未來會出現新的國際競爭領域:網絡、極地、太空、深海。因為我們人類開發的領域會增加,然後競爭領域也會增加,除了傳統意義上的陸海空,一定會在這四個方向展開新的博弈。

  東西方內部政治穩定更加困難

  未來十年跟過去時十年相比,各國政治穩定都是很困難的,維持成本會變高。過去十年,大家應該有印象,是非西方國家困難一點,不太穩定。未來十年,我覺得西方東方都很困難。西方現在有一個問題,就是主流分化,民粹和精英在分化,精英原來主導各種資源,但是現在從特朗普現象、英國脫歐可以看出西方內部出現了民粹和精英的矛盾,還出現了左右更極端化的矛盾。

  非西方國家過去十年不穩定,未來十年還是不穩定,因為非西方的發展中國家多,很多國家都在城市化,城市化本身會帶來政治上的衝突,原來都是在農村,人群分散的,不太容易組織起來。但是,到了城裏麵,人的政治覺悟會上升,要求會提高,組織能力也會加大。城市化和現代化是必要的一步,但是從政治角度來講,會帶來問題。

  而且,現在所有新興國家都麵臨中等收入群體這個問題。城市化、中等收入群體擴大、教育普及這都是現代化必須做的,但是它都有各方麵的壓力。另外還有網絡的影響,網絡會帶來兩個世界,一個現實世界,一個虛擬世界。在虛擬世界中的極端東西,會讓人變壞。

  雙文明衝突

  還有就是文明衝突,它是以利益為基礎,但是超越利益。未來十年就是在內部文明衝突和外部文明衝突中交織進行。內部文明衝突主要會特別集中在歐洲,歐洲集聚的難民越來越多,自然會引起歐洲主流社會的反彈,歐洲內部的文明衝突會變得很嚴重。美國也會有,但是它可控。

  非傳統安全問題更加嚴峻

  非傳統安全問題在未來十年會比以前更加嚴峻。移民、難民問題會更嚴重,還有就是三種勢力恐怖主義、極端主義、分裂主義依舊會存在,也許還要厲害一點。

  資源問題,我現在還不太好下定論,我隻能說應該會有兩個趨勢同時並存。一方麵,因為中國工業化、印度工業化,還有其他非洲工業化會帶來資源需求的上升,資源會變得更緊張;但另一方麵,由於技術進步,特別是中國的技術進步,也有可能使資源問題得到緩解。這兩股力量在競爭。

  未來十年我們人類控製氣候變化還是挺關鍵的。如果我們共同努力能夠實現經濟增長,同時又能控製碳排放,如果能做到這點,那麼未來控製氣候變化就很有希望了。但如果做得不好,那以後可能這個問題會變得非常嚴重。(金燦榮係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教授)

全球熱門文章

為什麼我們那麼期盼美國股市和房市崩盤?

十年一輪回 一場美國的超級危機正在醞釀!

美國人做了什麼?竟然讓房租價格不再上漲了

西紅柿價格瘋漲!印度大兵竟然還要負責這事

中國公布了一個數據 美國人就開始瘋狂買股票

美國人民的小日子過得很瀟灑嗎?可能比我們還苦逼

(責任編輯:DF134)

最後更新:2017-08-13 21:19:32

  上一篇:go 通脹數據未能說服市場相信美聯儲再次加息
  下一篇:go 英國將公布多份文件 亮脫歐立場“底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