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萬億美元!美國姥又找咱們中國借錢了!
嘿嘿,老鄉你好!美國姥又向咱們中國借錢了……。
美國財政部公布的最新國際資本流動報告(TIC)顯示,2017年5月中國所持美國國債環比增加100億美元,為連續第4個月增持,至1.1022萬億美元,創下7個月新高。
這個信息告訴咱們,到2017年5月為止,美國政府欠咱們中國人的錢是1.1022萬億美元(約7.4455萬億人民幣元),而且借錢的金額連續4個月上升,創下7個月新高。
在咱們中國老百姓看來,中國不算太富,美國不是很窮,卻頻頻向中國伸手要錢背後有啥含義?
2001年中國成功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隨後中國的進出口貿易快速發展,出口額由當時的250億美元左右,發展到2017年6月份的1965.91億美元。在那個時候,企業通過進出口貿易賺取了大量的利潤,但是這些利潤是美元啊?
怎麼辦?
中國實行的是強製結售匯製度,這些錢回到國內必需換成人民幣,央行通過“印鈔”用人民幣從這些企業購得的美元,即形成外匯儲備,2008年初中國的外匯儲備即達到15898.10億美元。
這筆數目並不小,如何保管卻是個大問題!2008年美國銀行一年期的利率大概隻有2%,而同期中國的利率大約是7%,兩者相差5%,也就是100塊錢分別存放於中美兩家不同的銀行,在美元沒有升值的情況下,國內的收益比美國高5%。
那麼巨額的外儲怎麼投資?
以美元形式存放銀行看來是不靠譜了,“精明”的央行盯上了美國國債,這麼幹有幾個原因:
1、美國國債被視為無風險收益,美國政府作擔保,安全性非常高;
2、美國國債收益率較高,雖然不是非常高,但總比銀行存款好吧;
3、美國國債流動性非常好,想賣就賣,不像有的A股上市公司,暴跌的時候想賣又沒人接盤。
於是央行運用美元資產購買了美債,美債規模增加,並在2013年中期達到了頂峰。過後中國持有的美債規模開始下降,尤其是在2016年表現得更為明顯:
2016年是美國進入加息周期後的次年,疊加上美國經濟向好,美元表現得尤其強勢,美元指數升值幅度達到3.73%,引發了國內一波購匯潮,部分人用手中的人民幣兌換美元,央行被迫用持有的美元交換,導致央行外儲中的美元減少。
同時為了對衝美元缺少導致的流動性不足,央行會再次拋售美債,將美債變現為美元,即表現為美債規模的下降。
然而“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2017年初開始美元指數開始走弱,人民幣得以休養生息,居民換匯熱情大為降低,央行再也無需動用外儲(外儲5個月連升,6月外儲是30567.9億,創3年最長上升周期),同時也無需賣出美債維護人民幣的穩定,所以美債不會減少!
說的這裏,有朋友要問了,人民幣不貶值僅代表外儲和美債規模不會下降,那你怎麼解釋外儲和美債幾連升呢?
別急!我們先來看一組數據,下麵是今年進出口增減情況一覽表:

從表中我們可以發現,中國今年的出口表現得非常亮麗。出口額減去進出額就是貿易順差,順差越大,企業在海外賺的美元就越多,央行再通過“印鈔”從企業手中購得美元形成外匯儲備,外匯儲備增加了,央行又可以購買美債了!
所以央行連續第4個月增持美債,持有的美債規模今年5月份達到了1.1022萬億美元。
有意思的是,不隻是中國,日本也在增持美國國債,下麵紅色方框處就是日本持有的美債規模,目前日本持有總量是1.1113萬億美元,高居第一位,比4月增加44億美元,中國排名第二位。

日本增持美債的套路也很簡單,今年特朗普政府施政極為不順。醫改方案、移民等問題上遭到層層阻撓,外加朝鮮半島風雲突變,全球政經不確定因素增加,長期作為避險資產的日元受到資金的青睞,今年日元升值近4.23%,但是日元升值對於日本這個外貿型國家是不利的。如果日本升值,對應的就是美元貶值,這樣一來,企業賺得的美元換成日元就少了,利潤降低,企業無力再生產。
為了對抗日元升值,日本政府不得不買入美元,賣出日元,導致外儲增加,美債增加,這是日本愛玩的“套路”!
全球熱門
為什麼印度的燈光比中國亮?
回馬槍!年初換美元的人要大哭了
中國A股給世界一大提醒:小心蝴蝶效應
中國90後將成不買房一代 不願降低生活質量
特朗普又想拿中國開刀 美國人都看不下去了!
老外牆縫裏發現22年前小紙條 竟然預測了中國崛起
(原標題:1.1萬億美元!嘿嘿,美國姥又找咱們中國借錢了!)
(責任編輯:DF134)
最後更新:2017-07-20 17: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