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698 返回首頁    go iPhone_iPad_Mac_apple


A股入摩為何人民幣反應不大? 瑞穗這樣解釋

摘要

離岸匯率自月初6.75的高位已經連續回調,目前交投於6.83點位左右。

  人民幣中間價已經連續三天調降,雖然降幅輕微但對於離岸市場而言,情況或許沒有那麼樂觀,離岸匯率自月初6.75的高位已經連續回調,目前交投於6.83點位左右,相比而言,在岸市場匯率要穩定的多,在岸人民幣兌美元自月初一路震蕩上揚,目前同樣交投於6.83,比昨夜收盤時的6.8299微微調降。但值得注意的是,境內外即期價格較中間價水平仍要弱逾百點。

  月初以來影響到中國匯市的新聞層出不窮,從美聯儲加息到逆周期因子的出現,從中國外儲不斷回升到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似乎消息麵的情況更偏向於樂觀,但相對的人民幣匯市反映卻沒有那麼激烈。

  更有盤麵跡象顯示,在岸市場匯率正在偏離不斷堅挺的人民中間價。

人民幣離岸市場一星期走勢

人民幣在岸市場一星期走勢

  5月下旬,中國宣布中間價模型引入“逆周期因子”,以“矯正”市場單邊貶值預期,人民幣此後大幅走強逾1%,但美聯儲6月中旬加息以來,美元反彈,逆周期因子對提振人民幣市場匯率漸漸力不從心--在岸人民幣兌美元收盤價在截至周三的5個交易日中,均較中間價偏向貶值,平均偏離146點,周二盤中最大偏離達263點。

  據彭博日前報道,在岸市場交易員稱,昨日(21日)下午4時後至少兩家中資大行拋售美元,人民幣兌美元跌幅快速收窄。

  “逆周期因子不是一次性解決貶值問題的萬能藥”,華僑銀行駐新加坡經濟師謝棟銘表示,逆周期因子對放緩人民幣單邊貶值會發揮作用,但近日即期匯率沒有跟隨中間價,顯示出市場在美元走強時交易比較謹慎。

  彭博報道稱,從近期的人民幣市場供求看,購匯需求正在忽略逆周期因子的指向。北京時間周三日間交易時段,在岸人民幣一度跌至6.8395,創出5月26日外匯交易中心公開中間價調整以來的最弱水平。

  瑞穗銀行亞洲外匯策略師張建泰對彭博表示,周二中間價和即期偏差明顯擴大,人民幣即期市場便出現疑似央行幹預的美元拋盤,綜合這些現象,不排除央行有意通過幹預即期市場來加強新中間價的引導作用。

  駐香港的RBC資本市場亞洲外匯策略負責人Sue Trinh表示,之前市場對中間價機製調整可能有些反應過度了,“如果引入逆周期因子的主要動機是保護外儲,那麼持續的幹預跡象直白地表明,這個目的並未達到。”

  法興銀行亞洲外匯策略師Jason Daw周三的報告指出,如果中國央行認為這樣偏差就代表了資金外流和貶值風險,未來還會可能有進一步的行動,包括加入更激進的反周期因子,或者直接幹預。

  外匯經紀商OANDA的資深交易員Stephen Innes在評論郵件中稱,離岸人民幣市場似乎已經意識到,A股被納入MSCI指數一事並不會在短期至中期對匯率有明顯影響,重新恢複按自身邏輯運行,即跟隨美元走勢並對風險高度敏感。

(原標題:A股入摩為何人民幣反應不大? 瑞穗給出這樣的解釋)

(責任編輯:DF307)

最後更新:2017-06-22 14:33:29

  上一篇:go 令美聯儲最頭疼的問題要怪在智能手機頭上?
  下一篇:go 中國有158萬人擁165萬億資產 10%為富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