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做空中國的美基金自吞苦果
美媒稱,總部位於紐約的新興主權集團旗下的Nexus Fund在8月份擴大虧損,今年累計虧損80%,成為該行業表現最差的對衝基金之一。
據彭博新聞社網站9月20日報道,彭博看到的投資者最新通訊,該基金8月份虧損8%,至少是2017年第7個月錄得虧損。該基金看空中國經濟。
Nexus和其他看空中國的基金錄得虧損,源於人民幣匯率觸及2016年5月以來的最高水平。MSCI(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公司)中國指數今年1月至8月累計上漲約43%。
Nexus首席投資官凱文·肯尼對此不予置評。
報道稱,同樣做空中國的克雷斯卡特資本公司也出現虧損,其全球宏觀基金雖然8月份上漲1.5%,但今年累計虧損13%。
相關閱讀
中國央行挫敗人民幣做空者英媒:交易員看不懂匯率走勢
英媒稱,試圖搞懂今年以來人民幣匯率走勢的外匯交易員讓人同情。
在去年人民幣創紀錄地貶值6.5%之後,投資者在2017年伊始堅信人民幣將繼續下滑。許多人當時預計,人民幣匯率將從2016年底的1美元兌6.95元人民幣下降到1美元兌7.3元人民幣左右。沒料到人民幣今年以來升值2.1%,尤其是自5月9日以來升值1.6%,本月15日收於1美元兌6.8元人民幣。
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6月16日報道,從表麵上看,這不太合邏輯。盡管中國仍擁有健康的貿易順差,但資本賬戶下的流出仍然超過與貿易有關的流入。官方數據和來自交易員的非正式報告都顯示,人民幣供過於求。
根據國家外匯管理局的數據,從1月到4月,相較於可比的人民幣買入量,銀行代表公司和私人客戶以及自身賬戶的外匯買入量每月平均要高出140億美元。盡管每月購匯淨額低於2016年的月均280億美元,但這些數據似乎仍表明,從供需角度看,人民幣匯率應該下降。
與此同時,截至5月底中國外匯儲備連續4個月上升。這似乎表明中國人民銀行不再出售美元以支持人民幣。
那麼,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報道稱,瑞銀集團常駐香港的亞洲經濟研究聯席主管汪濤表示,中國去年出台的收緊資本管製的措施,已成功地將資本流出的洪流減慢至可控的涓流。她還指出,在外匯市場,市場預期的分量往往大於基本麵因素。
她表示:“雖然仍有流出,但如果流出量低於市場預期,匯率就可能走高。”
此外,中國央行通過出售美元來直接支持人民幣的操作並未完全停止。盡管整體外匯儲備上升,但這些上升在很大程度上源自匯率和資產價格變動所產生的估值效應。
更重要的是,中國央行還找到了一些方法,既可以抑製做空人民幣的行動,又不需要動用寶貴的外匯儲備。上月,央行宣布微調人民幣中間價定價模型。
在定價公式中納入“逆周期調節因子”,本質上使中國央行有更大自由裁量權引導人民幣匯率朝某個方向移動。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金融室副主任肖立晟說:“逆周期調節因子發出了有關中國央行意圖的強烈信號。市場預期急劇轉變。突然之間,所有那些囤積美元款項的出口商認為,是時候把美元兌換成人民幣了。”
中國央行還采取行動,對香港離岸人民幣市場上的境外投機者進行懲罰。中國央行通過國有銀行操作,一再擠壓離岸人民幣流動性,以推高貨幣市場利率,從而提高做空的成本。
歐洲某大型對衝基金一位負責押注中國利率和匯率走勢的基金經理表示:“那些宏觀對衝基金都持有巨大空頭頭寸,而它們在虧錢。”
也許人民幣近期強勢的最大原因是美元相對於全球貨幣的疲軟。隨著“特朗普交易”(基於對減稅和涉及基礎設施的刺激措施的預期)失去後勁,美元已回吐了美國大選後的升幅。
不過,相比其他新興市場貨幣,今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升幅要小一些。其結果是,2017年迄今,人民幣相對於貿易加權的一籃子貨幣實際上走低了。
中國央行曾在2015年12月表示,其目標是使人民幣相對於這個貨幣籃子保持大致穩定,但在實踐中,央行維持這種穩定的措施力度並不一致。
瑞銀的汪濤表示:“如果中國央行真的跟著一籃子貨幣走,那麼人民幣相對於美元的升值幅度應該更大一些。所以我認為最近的變動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種追趕。”
最終而言,中國央行的精明操作可能隻是讓不可避免的事推遲發生。路透社在5月下旬對外匯分析師所作的調查顯示,平均而言,市場仍預期未來12個月間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將下降至1美元兌7.05元人民幣左右。(參考消息網)
(責任編輯:DF134)
最後更新:2017-09-25 16:4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