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49 返回首页    go iPhone_iPad_Mac_apple


众声喧哗里的独步者:民族音乐真人秀《天籁之声》何以当此评价

在2月23日《天籁之声》节目研讨会上,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喻国明教授直言,“现在,是一个流行文化、娱乐文化占据人们视听的时代……”

这是一个路人皆知的事实。“娱乐”固然是快节奏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旋律,但当娱乐成为大众视野的集中区域,成为日常话题的集散地时,一切开始变得轻浮起来。

“娱乐至上”的理念越来越深地影响着大众精神层面的内容生产,包括盛行的荧屏综艺,但徒有其表的喧哗热闹和光鲜亮丽是支撑不起真正的内涵和价值的。音乐节目是综艺市场上炙手可热的题材,数量众多,但真正传承音乐艺术价值的却寥寥无几,大多停留在大众娱乐消费的层面。

虽说,大众已经开始寻求有价值有内涵的荧屏内容,但有时大众的审美期待和精神给养需要有人引领和主动提供。《天籁之声》这档节目就是一次有眼光、有勇气的实践行动。

坚守民族音乐,勇做文化担当

《天籁之声》让音乐节目走出了无限喧嚣

“民族音乐”是《天籁之声》的核心。作为一档音乐节目,与主流的流行、娱乐元素相比,《天籁之声》显得另类。在节目研讨会上,它的另类也是最受关注,最为专家学者津津乐道的地方。

当然,也正是这样的另类之处让《天籁之声》具备了独特的气质。音乐等艺术形式的诞生和繁荣永远脱离不了民族的文化土壤,那是一个民族的根本所在,如果对其有充分的理解和自信,甚至有取其精华地弘扬和发展,才能真正实现文化自信。

《天籁之声》的初始定位就是冲着这层土壤去的。作为一档原创的、民族的、艺术的综艺节目,《天籁之声》着眼于传统文化尤其是民族音乐的继承与发展,通过为民族歌手提供演绎各民族音乐的舞台,提升了民族音乐的传播度,更促进了民族文化的发展创新。

研讨会上,专家学者无不就节目的“文化担当”给予了高度评价。

喻国明教授说:“从大家对《天籁之声》节目的肯定也可以看出,文化寻根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在社会发展形成经济自信之后,培养文化自信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喻国明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胡智锋教授则评价道,《天籁之声》是一档有情怀、有智慧、有价值的节目。从长远来看,中国这种丰厚的民族文化,本身就是文化多样性的载体,我们自身的文化多样性在未来恰恰是整个人类文化创造创新和可持续性的保障。《天籁之声》带着传承和传播民族文化的使命,已经开了一个好头。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胡智锋教授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影视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尹鸿教授认为:“现在的电视平台被市场的单一逻辑推动得比较厉害,有时候文化建设、文化建构的逻辑可能在里面起的作用比较小,但《天籁之声》堪称当前中国电视界的一股清流,无论是风格、唱法和它体现出来的文化要素,都体现了一种文化担当。”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影视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尹鸿教授

中国社科院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电视节目模式研究专家冷凇则表示,《天籁之声》以不落窠臼的苦心孵化、不忘初心的文化坚守以及不负真心的国际定位打造了一档原创的、民族的、艺术的同时也是世界的综艺节目,真正的改变了音乐类节目的创作方法和观众的审美期待,让音乐类节目走出热闹喧嚣。

中国社科院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电视节目模式研究专家冷凇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监管中心副主任肖党荣称赞《天籁之声》是“众声喧哗里内观独步者之一”、“醉梦浮华里清音独奏者之一”,节目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好。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监管中心副主任肖党荣

民族音乐本身承载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天籁之声》作为民族音乐的发声平台实则为民族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契机,回归到音乐节目的层面来说,《天籁之声》已然脱离了表层的娱乐,丰富且厚重了许多。

音乐嫁接文化,经典搭载时尚

《天籁之声》展示出民族音乐的无限魅力

在节目研讨会上,喻国明教授也指出,作为一档民族音乐真人秀节目,《天籁之声》需解决三大问题:一是如何找到经典与当今大众需求的最大公约数;二是走向世界要解决如何跨越国际文化市场的门槛的问题;三是网络时代经典传承要解决“渠道中断”、“表达失魅”。

从已播出的节目来看,《天籁之声》在内容和形式上做了比较周全的考虑,且有了相对应的破题之策。

内容上,龚琳娜、腾格尔、萨顶顶、斯琴格日乐、戴荃、央吉玛、哈雅乐团、阿鲁阿卓、扎西顿珠、张惠春等都是极具代表性和大众影响力的民族歌手,他们的参与既是节目内容优质性的保证,也会带动起节目收视。

而且,《天籁之声》的舞台上,音乐人们以各自民族音乐为基础,创造性地融入不同的现代流行元素,让原本的民族音乐呈现出新鲜感和丰富性,在新时代具备新的活力,焕发生机,不仅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视听盛宴,甚至他们的音乐作品也已经达到了世界级的水准。

就拿最新一期节目来说,尊崇“新民歌主义”的扎西顿珠用年轻的声线和藏族音乐元素赋予了经典歌曲《传奇》全新的内涵;克尔曼则创新地运用打击乐让新疆民族音乐《青春舞曲》显得更加年轻动感,活泼不失稳重;张惠春在挑战张惠妹经典歌曲《姐妹》时,则用高山族的传统民谣带来了丰富的舞台互动。

形式上,节目通过任务发布、歌手再创作等仪式感极强的方式,展现出对于原创民歌的一个完整的孵化过程,不同于以往民族乡土气息浓厚的民族音乐节目,《天籁之声》还通过灯光舞美以及时尚酷炫的节目包装向观众、向世界展示出现代时尚的中国风民族音乐。

《天籁之声》将民族文化与音乐综艺嫁接,用最贴近大众的手段展示和传承民族文化,这样才可能让民族文化通过音乐这种最具表现力的因素真正走进每个国人的心里,甚至迈向世界舞台。

走心的《天籁之声》不仅得到了观众和市场的认可,也获得了广告商的青睐。同时,有了高口碑节目背书,广告主的品牌价值也得以大幅提升。节目联合冠名商之一的名膜壹号首次尝试与卫视合作便选择了《天籁之声》,也体现了民族面膜品牌支持民族音乐的博大情怀。联合冠名商蒂花之秀则是东南卫视的老客户,合作历史长达十多年,此次再度携手也展示了民族日化品牌的高度。作为药企,节目首席特约修正药业也通过节目体现出了“安心、放心”的民族品牌形象。

有了《天籁之声》这样的案例,大众娱乐节目应主动承担起传播文化的责任,用更多鲜明的色彩和独特的奏鸣,鼓荡起更多更强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最后更新:2017-10-08 01:20:05

  上一篇:go 天籁和悦大型群星演唱会相约深圳体育场
  下一篇:go 蜜嗓爱豆 音色精灵 天籁女神 你的本命来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