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建華配林心如:長相與命運
社會一潭死水,人又心理自卑,要想外觀上好看實在不容易。人長得好看似乎對應著一個現實——國家強大。而今天,相信很多人都有一個感覺:中國人一代比一代好看了。
5
月20日,“老幹部”霍建華公開與林心如的戀情,挑逗人心,天下圍觀,津津樂道。
這一對兒,身上有幾個要素:帥哥美女、愛情、成功、金錢。
如果你讀過前天“5.20”本公號的推送:《玻璃時代的愛情》,就會發現這是南風窗主筆石勇在寫該文時做的一個小調查的所有關鍵詞。
石勇的問題是:哪一個聽上去最激動?得到的排序是:成功、金錢(權力)、帥哥美女(相貌)、愛情。
霍林的結合,是一種成功,“金錢(權力)、相貌、愛情”都是對成功的詮釋。成功者之間的區別是,詮釋要素往往不齊全,你缺這個,他少那個。比如有的大企業家長得像ET,少了“相貌”,有的大人物夫妻關係一團糟,愛情不和美,而“霍林配”似乎什麼都占全了。
“霍林配”和過往一些經驗事實,讓許多人浩歎:這是一個“看臉的時代”。既對也不對,人人講“顏值”,這個時代確實看臉,然而哪個時代不看臉了?它有概括性,但沒有時代性,真正有時代性的是前麵說的那些要素的順序,這體現一個社會的機會公平程度。
順序組成了一種社會模式,社會模式很大程度上左右人的命運,即宿命。“宿命”是因為跟“看相”、“算命”攪在一起而變成神秘主義的東西的,而作為一個社會概念,它本身並不神秘。
作為一種現象,長相甚至與國運也有聯係。
長相與個人命運
愛讀《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一句話:臥龍鳳雛,得其一可安天下。一句讖語,說明諸葛亮和龐統在智慧上是同一個級別的,但兩人的命運卻判若雲泥。
諸葛亮長得帥,《三國誌》說他,“身長八尺、容貌奇偉,時人異焉”,用大白話說就是“帥得我夥呆”,應該不輸霍建華。
所以劉備三顧之後,與他同眠共枕,狀如好基友,固然因為諸葛亮的“隆中對”給自己開了竅,也一定有相貌的因素。
龐統就長得可憐,“濃眉掀鼻,黑麵短髯,形容古怪”,人生不好過。赤壁之戰中獻了連環計,初試鋒芒幫了孫權,魯肅帶著去見孫權,鼎力推薦,孫權看他長得醜,就“心中不喜”。
孫權喜歡大帥哥周瑜,問龐統:你跟周瑜比怎麼樣?龐統隻是說“所學不同”,沒說自己更強,已經夠謙虛了,孫權卻更不高興,說你先回去涼快著,有事再找你。
諸葛亮幫龐統寫了一份推薦書,讓他去見劉備。龐統見了劉備卻不拿出來,因為他覺得這不應該是一個“看臉的時代”。著名的愛才之主劉備也嫌他長得醜,隻是怕壞了自己愛才的名聲才沒有趕走,讓他到偏僻的耒陽去做縣官,眼不見為淨。
後來取益州時,龐統爭功心切,落入圈套被亂箭射死,爭功的對象是帥哥諸葛亮,我想他一定有鬧情緒的因素:憑什麼長得帥就牛X?
春秋時的齊相晏子,智力見識絕不比諸葛亮差,但長得又矮又醜,雖然人生很成功,但過程就要百倍艱難。“晏子使楚”,楚國還給他一個狗洞般的小門鑽。
孔子在《論語》裏有一句話談到晏子,說“晏平仲善與人交,久而敬之”。《論語》總是缺乏語境,有一搭沒一搭,但這句話裏其實暗示了晏子長得醜帶來的艱難。他身負奇才,又擅長和人打交道,人們還是要“久而敬之”,時間要拉長一點,絕不像諸葛亮那樣一見麵就被劉備抱著不放。
孔子本身也長得很醜,但因為時代久遠,沒有文獻證明這跟他一生“惶惶如喪家之犬”的政治失意有關。因為長得像匡人的死敵陽虎,他還差點被打死,圍困之時他說了一句話:老天都沒有滅絕這種文化,匡人能拿我怎麼樣?
再說一個例子,是明朝的王艮,一個哲學家,本來是考了狀元,但建文帝看人家長得醜,無緣無故就給拿掉。
“看臉時代”是曆來如此的,尤其是龐統、王艮的遭際,證明了相貌比才能重要,更有利於通向成功、權力和金錢。
對一個人的判斷,相貌是最直觀的印象,這種判斷不需要借助智力。有才華沒長相的演員,沒幾個能受到大眾擁躉的,大部分人的喜好標準往往很淺表,因為願意且有能力動用理性複雜的邏輯思維的人永遠是少數。
時乎,命乎?臉也。
長相與國家命運
作為一種價值判斷,把相貌看得過分重要不是好事,但作為一個社會的客觀現實,平均相貌水平越高,肯定不是壞事。
有一個朋友說,翻看清朝時留下來的照片,人人都是一副“亡國之相”,臉上毫無生氣,狀如僵屍。我想,這其中有對陌生的照相技術的敬畏之心,照相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所以表情生硬,但當時人的相貌水平普遍比較低,一定也是一個客觀原因。
所謂相由心生,如果一個人內心自卑而猥瑣,相貌會表現出來。清朝乾隆以前的辮子,被外國人譏為“鼠尾”,因為它很細,幾近光頭,隻是在後腦留下一小撮頭發,辨起來細得可以穿過錢眼,稱為“金錢鼠尾”;乾隆以後變粗了一點,又被稱為“豬尾”,要命的是,乾隆以後中國的民族自信開始崩潰,外國人的這種諷刺變成了一種理所當然的貶損,所以會形成一種社會心理上整體的自卑。
社會一潭死水,人又心理自卑,要想外觀上好看實在不容易。所以必然生成一個認知:國運衰退,人也會變醜。
其實要得到這一印象,僅從皇帝的長相上看就夠了。清朝十二帝,從努爾哈赤開始,一直到嘉慶,都保持著圓潤偉岸的相貌,道光皇帝是一個分水嶺,立即長成一副萎縮之相,而道光時正是挨打的開始。後來的皇帝除了溥儀,壽命都很短,所以畫像上很年輕,但一個個精瘦精瘦,臉型都是倒三角,一看就很孱弱。
道光帝畫像
而今天,相信很多人都有一個感覺:中國人一代比一代好看了。一方麵是經濟發展了,人的生存難度降低,營養也跟了上來,另一方麵,人口流動性的增大,使得基因上的遠程交換成為了平常之事。
人長得好看似乎對應著一個現實——國家強大。基因改良和國家命運之間,隱隱然有邏輯關係,隻是誰先誰後的問題。
日本人應該是認為基因改良在邏輯上先行的。中國還擁有文化中心地位的時候,把日本稱為“倭國”,據說這個“倭”沒有貶義,是“和”的近音,日本是“大和民族”。然而“倭”還有“矮”的意思,日本人曆來矮小,他們認為要振興國家,就要進行人種改良。北宋時中國充滿魅力,他們就集中派遣美女來華,遇修美男子就與之交媾,懷孕後歸國。二戰戰敗後,他們再次實行“人種改良計劃”,不過這次目標轉向了最強大的美國。
當日本再一次強大起來,它的國民在身高上也已經沒有差距了,有喝牛奶的因素,但刻意的基因改良也不容忽視。
國際社會作為一種放大了的“社會”,人們在對國家的認知上一樣是有價值順序的,至少現在不說中國人長得醜,日本人長得矮了。借助簡單的統計方法,你也會發現,人長得好看的國家往往更發達。
高顏值的貝克漢姆一家人
重要的是公平
孔子提出來的觀點是:學問與道德,是終歸要勝利的。
我們今天也一直唿籲,德才勝過長相,不要以貌取人,這是說,要用製度的公平來填平先天的不公平。這裏雖然著重討論相貌,但隻是一個指代,先天不公平的因素有一籮筐之多。國家的良治,要體現後天的機會公平,這是人們一直追尋的理想。
羅爾斯在《正義論》中提出過一個“補償原則”。意思大概是,血統、天賦、相貌這些東西,你擁有了,但並不是理所當然擁有,假設有一個總量,出生的人參與分割,你走狗屎運分多了一點而已,你拿多了別人肯定就拿少了,所以為了社會公平,出身上流社會的人、聰明人、帥哥等等,更容易獲得權力、地位和財富,在後天都有義務補償拿少了的那些人,這種補償義務應該用社會製度體現出來。
人們崇拜、讚譽長相漂亮的明星,其實是人的一種本能,並不值得批判,重要的是,當回歸理智時,依然搞得清楚合理的價值順序。
最後更新:2017-10-08 09:21:47
上一篇:
新一波澳門拍戲的明天學長路透,鹿晗認真捧著劇本
下一篇:
老師,教師節快樂嗎:俞敏洪、馬雲老師已經脫離苦海了,您呢?
汪涵介紹潘粵明,卻遭沈夢辰搶話宣傳新電影,汪涵直接懟她毫不留情
韓雪怒噴攜程,沒想到恰到好處,親子園事件再次發酵!
周星馳成為票房冠軍喜劇之王的秘訣隻有兩個字,卻被諷刺人品差貪財
馬雲一出手網宿科技遭遇5年來大潰敗 高管掀起減持比賽
馬雲越南煲雞湯;搜狗昨晚紐交所上市;攜程給家長兩周帶薪假
謝娜張傑深夜與友人聚會,娜姐孕期未改愛玩天性,準媽媽過渡期太過煎熬
與金馬獎影後搭戲 吳昕評價他“有一顆老人的心” 如今終於火了
除了高曉鬆這些明星也曬早餐,吳昕爺們陳赫接地氣最後一位才叫奢侈
謝娜懷孕3個月出門逛街,網友:和賈玲有的一拚!
就在剛才,馬雲哽咽了,今年這個雙十一,估計他的夢想要破滅了,但葉縣人民沸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