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聯動!你所熟悉的“看盤”模式已經出現巨大變化
黃金價格由誰來決定?這可能是一個簡單而又困難的問題。無數的經濟學家、分析師都對此給出了自己的解答,但是卻從未出現過統一的意見。多種屬性甚至令股神巴菲特都對黃金敬而遠之。
盡管如此,聰明的市場卻依然能找到蛛絲馬跡,來利用跨資產波動判斷金價的波動,比如過去幾年日元和黃金的同步性就異常明顯。不過這種聯動在2017年末已經出現了巨大的變化,投資者的固有模式可能也要做出轉變。
關於黃金與日元的高關聯性,市場有許多說法。比如兩者都是具備高流動性的避險品種,當美國出現不確定性的時候,黃金和日元都會受益;又比如說兩者都和十年期美債收益率有關聯,當收益率走低的時候日元會走強,與此同時,持有黃金的機會成本降低則利好金價的上漲。

對於外匯交易員來說,日元在全球匯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許多日本大型銀行在這個市場中充當了美元“再分配”的角色。但是在去年5月之後,兩者的同步性就從頂峰開始滑落,黃金相交於日元出現了明顯的強勢。這也使得許多慣有的交易模式和聯動交易在最近幾個月不可避免的出現了破裂。

這其中最為明顯的就是日元和歐元美元期貨。過去數年兩者基本都是保持同向的運行,直到去年11月初,呈現了南轅北轍的狀態。在固有模式下,市場參與者的模式十分統一:如果亞洲時段日元上漲,那就意味著後續的歐盤歐元美元期貨將走高,隨後美洲時段的美債收益率將走低。但“套路”被打破意味著交易變得更加複雜,日元走高之際,美債也出現了拋售的狀況,而非購入。

造成這一變化的原因一方麵可能來自於美聯儲,其縮表和加息的同步操作理論上可以平滑市場的表現。但是這隻是理論價值,在實際變化中,情況並非如此。香港和境內美元的走勢變化說明了一切。

這意味著,日本對於中國而言,可能不再是解決美元難題的關鍵因素,香港開始取代日本的地位。這也是近期人民幣走勢強勁的關鍵——再通脹湧向中國,甚至引發了港元在某一段時間和美元的“脫鉤”。

在同一時間,我們也看到了許多品種極端頭寸的出現,比如歐元多頭的規模已經創下曆史新高。此前固有模式的改變意味著許多潛在或被誤解的風險會在未來一段相當長的時間中慢慢體現出來。對於交易者來說,此前交易黃金的隻要緊盯日元或者歐元美元利率期貨,但是現在他們的錨可能需要轉向香港。但是又有多少投資者真正了解香港的情況?

關於市場模式改變所帶來的影響和可能的變化,我們將在隨後的文章中做更多的分析。但是投資者一定要意識到,之前能夠賺錢的思路可能不會像往常那樣管用了。
(責任編輯:DF134)
最後更新:2018-02-03 08:5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