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元2017年牛冠全球 2018年或將先漲後跌
摘要
美東時間周五,截至12月29日紐市盤初,歐元兌美元報1.1993,年升13.93%,成為今年表現最為搶眼的貨幣之一。
美東時間周五,截至12月29日紐市盤初,歐元兌美元報1.1993,年升13.93%,成為今年表現最為搶眼的貨幣之一;歐元兌美元2017年表現強勁,①歐元區經濟複蘇強勁, ②歐洲央行大刀闊斧地削減QE,都成為歐元走強的重要動因,摩根士丹利預計,2018年歐元料先漲後跌。
歐洲央行在2016年12月的決議中決定延長QE至2017年年底,同時將每月購債規模由800億歐元削減至600億歐元;而在2017年下半年,歐洲央行進一步決定自2018年1月起,削減資產購買規模至每月300億美元,延長QE至2018年9月底。
媒體認為,如果說歐洲央行收緊政策是歐元走強的直接原因,那麼,靚麗的歐元區經濟數據就是歐元走強的根本原因。
歐元區第三季度GDP年率增長2.6%,為2007年次貸危機以來的最好水平;2017年CPI通脹年率也維持在1.5%以上,為2013年以來的最高水平;此外,歐元區製造業PMI一度漲至六年高位,德國IFO商業景氣指數也飆升至2011年來最佳。
摩根士丹利首席歐洲股票策略師Graham Secker表示,強勢歐元對歐股衝擊的最糟糕時刻已經過去,2018年二季度歐元兌美元料於1.23附近見頂,此後逐步回落,2018年底料跌回1.17。
瑞銀的Nelson稱,此前預期歐元將走強,不過沒有想到其漲勢如此迅勐,這著實令人大感意外;歐元的上漲令該行股市研究團隊更為關注歐元區內部市場表現。

(原標題:歐元2017年牛冠全球 2018年或將先漲後跌)
(責任編輯:DF370)
最後更新:2017-12-31 09:1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