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322 返回首頁    go iPhone_iPad_Mac_apple


產業資本呈離場態勢 A股現轉折點信號?

[華夏時報網]

華夏時報(公眾號:chinatimes)記者盛青紅 廣州報道

3400點久攻不下,產業資本卻萌生退意。

據《華夏時報(公眾號:chinatimes)》記者觀察,近兩個月來,產業資本再現淨減持現象,而2017年4月-7月則一直是淨增持狀態。

“產業資本的放量變化往往被市場解讀為市場拐點有效信號,其對市場走勢的前瞻越來越多的成為市場共識。”平安證券分析師魏偉指出,A 股市場由於信息不對稱性較強,產業資本和股東掌握更多的公司信息,尤其是對於價格的理解和二級市場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其增減持行為也常常是市場價值運行拐點的信號。

此次產業資本開始離場的蛛絲馬跡,對於在存量博弈的A股來說,影響也非同小可。

“離場”意願顯現

《華夏時報(公眾號:chinatimes)》記者根據IFIND數據進行統計發現,重要股東在二級市場上的“離場”意願越來越強烈,自8月以來首次出現淨減持現象,8月累計淨減持31.26億元;而這種“離場”氛圍在9月更甚,截至9月28日,9月重要股東在二級市場淨減持99.61億元。

這麼說或許難以看出產業資本的動向路徑,我們再來看一組重要股東8月以前的增減持數據。事實上,自2016年2月以來至2017年3月,產業資本在二級市場上基本上都處於淨減持的狀態,除了中間偶爾會出現少量的淨增持現象。但2017年4月以來,產業資本在二級市場上又開始“買買買”的節奏,自4月-7月分別淨增持市值分別為77.5億元、74.3億元、201.2億元、54.4億元。

而從二級市場今年來的表現來看,A 股市場在3 月底4月初期間受到金融監管全麵趨嚴帶來的流動性衝擊下有所調整,而大股東資金在4月份的時候為 2017 年首次轉為淨增持,並且持續4個月為淨增持,A 股市場也從4月份的調整中恢複,上證綜指自5月上旬開啟了一段比較強勢的上漲行情,從3000點左右一路強攻到3400點門口,然後就一直在3300-3400點區間震蕩徘徊。產業資本4月開始布局,8月離場興起,似乎確實比普通投資者的節奏精準。

而將時間拉長一點來看,重要股東的資金總是“先知先覺”。在2015年大牛市期間,大股東資金在3月份呈現陸續離場的態勢,並在5月份的時候達到高點,淨減持市值達到1135億元,隨後6月份的股災悄然而至。2007年牛市中期的4月和5月,上市公司重要股東減持參考市值由當年3月份的49億元暴漲至115億元和106億元,隨後回落;在牛市行情開始第一輪掉頭往下的2007年12月份和2008年的1月份,重要股東減持參考市值再次暴增至百億元以上。

“A股市場由於信息不對稱性較強,產業資本和股東掌握更多的公司信息,尤其是對於價格的理解和二級市場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其增減持行為也常常是市場價值運行拐點的信號。”魏偉分析稱,在當前A 股市場處於存量博弈的棋局下,產業資本的資金變化更是牽一發而動全身,對市場的影響作用越來越大。

此外值得提出的是,根據國金證券的測算,以9月25日的收盤價來測算,2017 年全年解禁規模約為2.80萬億元,四季度為7890 億元,較三季度(7637億元)有所上升;其中10月解禁規模為2645億元,占全年解禁規模的9.44%,且由於“十一”長假,所以10月9日單日解禁規模最大,為973.50億元。

中小創被產業資本拋棄

《華夏時報(公眾號:chinatimes)》記者根據IFIND數據梳理,2017年8月以來,重要股東在二級市場上淨減持332隻個股,其中主板占75隻(22.59%),創業板118隻((35.5%),中小板139隻(41.87%)。淨增持244隻個股,其中主板96隻,創業板71隻,中小板77隻。

從重要股東淨減持的行業分布來看,8月以來,重要股東在二級市場上淨減持市值規模較大的有TMT行業、電力及專用設備行業、上遊原材料及開采業、房地產及周邊、金融業等,淨減持市值規模分別為32.8億元、21.84億元、21.2億元、10.2億元,包括銀行、有色金屬、房地產及鋼鐵、電力及電力設備在內的前五大行業淨減持市值金額分別為246.5億元、172.5億元、150.8億元、149.8億元和101.4億元、8.5億元。

而從具體被產業資本淨減持的個股來看,淨減持規模前十的個股有陝西煤業(7.05億元)、新奧股份(6.29億元)、海螺水泥(5.29億元)、普羅斯金(2.98億元)、洲際油氣(2.58億元)、露天煤業(1.49億元)、塔牌集團(1.33億元)、神火股份(1.32億元)、中金嶺南(1.29億元)、道明光學(1.25億元),上述被減持的個股大多屬於資源類上遊企業,特別是黑色係陝西煤業、露天煤業、神火股份等自5月以來的漲幅均已超過40%。

如果從淨減持占流通股市值占比來看,被股東淨減持比例排名前十的有新奧股份、羅普斯金、洲際油氣、紅牆股份、三聖股份、道明光學、金圓股份、高科石化、川金諾、塔牌集團,被淨減持市值在流通股市值中占比分別為4.72%、3.64%、2.97%、2.92%、2.54%、2.25%、1.66%、1.58%、1.37%、1.27%。值得注意的是,化工行業、創業板個股川金諾流通市值16.8億元,8月以來被股東在二級市場淨減持2000多萬元,7月以來漲勢還不錯。

素有市場拐點信號風向標的產業資本,此次在8月,特別是9月流出態勢明顯,對A股是否意味著拐點信號?或者退一步說是調整信號?

接受《華夏時報(公眾號:chinatimes)》記者采訪的多位投資經理,對四季度行情持謹慎觀點,認為結構性行情仍可持續,但越來越難操作。

“A股四季度預計將繼續維持結構分化的震蕩格局,在類似的市場環境下,景氣上行和業績穩定、估值偏低的行業取得超額收益概率較高。景氣度相對較高的行業估值仍有提升空間,包括電子、新能源汽車等;業績穩定但估值偏低的行業,包括銀行、地產、建築、家電、醫藥、傳媒和食品飲料等可能在震蕩市中獲得超額收益。”上投摩根相關人士向記者分析稱。

編輯:嚴暉

查看更多華夏時報文章,參與華夏時報微信互動,公眾號:chinatimes

最後更新:2017-10-08 16:35:20

  上一篇:go A股史上最坑爹股票在17個跌停後迎來首根陽線,小散滿倉10萬股殺入
  下一篇:go 剛剛最新新重磅!A股宣布110年難遇的大消息,節後就是見證奇跡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