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2017年全球股市市值激增逾9萬億美元
北京時間周二(1月2日),據華爾街日報報道,2017年全球股市高漲,市值增加逾9萬億美元,為金融危機以來最高的年度增長規模。
報道稱,由於經濟增長加快以及公司利潤強勁促使投資者購買股票,幾乎所有衡量全球股市的主要指數都取得了兩位數百分比漲幅。與此同時,各國央行基本上維持了刺激經濟的措施。
這些措施壓低了借款利率,削弱了相對安全的政府債券的收益率,促使投資者在估值上升之際繼續持有股票。
標普道瓊斯指數公司(S&P Dow Jones Indices)的數據顯示,涵蓋48個國家多數股票的標準普爾全球市場指數(The S&P Global Broad Market Index)在2017年攀升22%,截止上周四市值增加9.6萬億美元。這個數字超過了2009年8.1萬億美元的市值增幅,當年全球股市從金融危機的穀底反彈。
據湯森路透(Thomson Reuters Co。, TRI),美國股市標準普爾500指數2017年累計上漲19%,截至上周四市值增加約3.9萬億美元,其中約四分之一來自美國五家市值最大的公司:蘋果公司、Alphabet Inc。、亞馬遜公司、Facebook Inc。和微軟。科技和互聯網巨頭因業務迅速增長和前景光明而受到投資者追捧,這五大股票去年均至少上漲30%,市值合計增加1萬億美元。
對一些人士來說,科技巨頭股價大漲讓人想起20世紀90年代末的互聯網繁榮和隨後的破滅。一些投資者和分析師稱,關鍵區別在於當時投資者是在押注未來前景,而目前科技已經改變了各行各業和人們的生活。
科技股在提振中國市場方麵也發揮了主要作用。2017年,中國科技巨頭百度、阿裏巴巴集團和騰訊市值總計增加5,110億美元。標準普爾中國寬基指數(S&P China Broad Market Index)全年上漲46%。
2017年對新興市場股市來說是一個豐收年,標準普爾新興市場寬基指數(S&P Emerging Broad Market Index)以美元計價上漲近32%,創2009年以來最大漲幅。很多新興市場經曆協調發展,同時巴西和俄羅斯等高度依賴石油收入的國家從油價暴跌中複蘇。2017年該新興市場指數成分股公司市值增加近1.5萬億美元。
與此同時,隨著美國以外的發達市場股價大幅上升,2017年標準普爾發達市場(除美國外)寬基指數(S&P Developed Ex-U.S。 Broad Market Index)以美元計價上漲23%,市值增加3.9萬億美元。2017年歐元區19個成員國經濟有望創10年來最快增速。在日本,企業利潤不斷改善,同時加強企業治理的舉措開始確立愈發令投資者受到鼓舞。
投資者已迅速將新資金注入持有海外股票的基金。按傳統指標衡量,海外股票估值低於美國股票。FactSet的數據顯示,標準普爾500指數成分股基於過去一年利潤的市盈率上周為22.8倍。歐洲斯托克600指數的市盈率為19.1倍,日經指數市盈率為18.3倍。美國投資公司學會(Investment Company Institute)的數據顯示,投資者2017年向全球股票基金注入2210億美元資金,截至2017年12月初就已經是至少2000年以來最大的年度規模。據美國投資公司學會的數據顯示,與此同時,2017年約350億美元資金流出美國股票共同基金和交易所交易基金(ETF)。
許多分析人士稱,在美國下調企業稅率將提振利潤並促進美國經濟增速溫和上升的情況下,全球股票市場2018年將再次表現穩健。
不過,投資者和經濟學家普遍擔心的是,全球經濟過熱可能推動央行官員以較市場預期更快的速度取消刺激措施。
美國通脹率可能是一個不確定因素,多年來一直低於美聯儲設定的2%年度目標。投資者表示,通脹率上升快於預期有可能迫使美聯儲更快加息,這可能促使投資者重新考慮其對股市的押注。
Nuveen首席投資策略師Brian Nick表示,預計2018年央行政策不會成為重大風險,除非通脹率上升的速度比他們預期得要快,多年來,即使通脹水平緩慢上升,也沒有成為投資者或央行需要應對的問題。
美聯儲計劃在2018年加息三次,歐洲央行計劃從1月開始縮減每月購買政府債券和其它債券的規模。
基金公司領航(Vanguard Group)的全球首席經濟學家Joseph Davis指出,他們預計未來一年波動性將略微擴大,且通脹率將上升,同時股市回報將減少。
(責任編輯:DF134)
最後更新:2018-01-03 01:0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