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知有盘山,何必下江南”——小米5C带你走入蓟州盘山
▼引言:
2017下半年最长的假期一到,相信许多人和我们一样早就按耐不住激动的心情,想到外面好好放松一下心情。身在天津市区,待了两年,曾经早就听说过蓟州的盘山十分漂亮却一直未能成行。此次十一长假就做好了打算去那里看看自然的风光如何。
10月5号下午一点多钟我们终于抵达盘山脚下,看到后面连绵逶迤的盘山山脉,顿时有种心旷神怡的感受。长时间待在城市里看着一直不变的高楼大厦终于有机会可以接触到大自然。
▼上山:
进入山门不久,我们穿过一片青石板地,进入一扇寺门,开始进入真正的盘山。山脚下有一片水潭,上面有活水流下,周围植被环绕,十分漂亮。游人如织,在旁边逗留都不肯离开。水潭旁的石头上刻着这片水潭的名字:三盘暮雨。
我们从三盘暮雨拾阶而上,一路的左侧都有山溪流下,清澈可人。记得好久没有见到过如此美丽的活水了。溪水两岸的石头随意堆砌,和活水融为一体,我站在那里甚至想等等看看是否会有鱼儿突然出现在水里。
走了不远,便看到一处木屋,掩映在山林间。天然的石头做成的台阶和栏杆,木头建筑的房屋充满了古色古香。仿佛有一位隐士居住在这里,每天行走在山林间,采果而食,鞠水而饮。
当我们沿着台阶不断往上走,路旁的溪水却不断往下流。透过溪水,看到水底的石头显出深色的古朴。流下石头的溪水激起白色的浪花,两旁的松树更增加了这一自然景色的美丽。
行走在路上,意外遇到了一颗结满了果子的果树。最初看到它还不知是什么果子,走近了才发现是柿子,已经接近成熟,诱人的橘红色十分耀眼。要不是身处在大山之间,我可能就要去摘了柿子。
走了大概半个钟头,听到了一股瀑布清脆的声音。抬头一看,几米高的石崖上流下清澈的水,在下面汇聚为一潭碧绿的深水。我特意走近了去看,一股十分清凉的风扑上面庞,感觉十分舒爽。
这么漂亮的地方还有一个漂亮的名字,叫做漱峡。石头上的刻字为刘炳南所写。既然来了一遭,如果没有拍照留念岂不十分可惜。我站在石头旁边留下了这样一张照片。
继续往上前行,遇到了一处亭子,虽然十分破旧,但是看起来确实更有味道。亭子经过长时间的风吹日晒,变成的古朴色已经和周围的山林融为了一体,也许几十年前就有上山的人在这里停留歇息。
相传干隆帝生前十分喜欢盘山这个地方,后来盘山的名气更大,就有许多的文人雅士来这里游览题字。我们在登山的路上便看到了许多,大多出现在巨大的石头上面,书法风格各异。
继续走了没多远,便又看到一处石头围成的栏杆。栏杆下面从石头缝中流出一股活水,冲刷着石头的表面,流下几米高的地方汇入山溪。许多游人纷纷喜欢站在栏杆旁拍照留念。这里的景色优雅迷人,山与水与树相互掩映融合。
登了几百米高的地方,开始进入大片的塔林。以前见到如此大规模的塔林还是在电视上,后来听同行的老爷爷说,盘山其实还是佛教圣地,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曾为盘山题词:东五台山,将盘山与五台山并列。
塔中一般会放有寺庙里和尚们的遗骸,称为舍利子。我们在塔林中还见到一处十分巨大的塔,塔身呈不同的棕灰色,比其他的塔高出几米、宽处一倍。我们一起猜测也许里面是一位曾经寺庙的长老。
塔身上一般还会刻有丰富的图案,描述的是佛教经书里的故事。下面图片里的动物看起来像是一只羊和两条蛇一样的动物。看得出来已经经历了久远的年代。
穿过塔林,再登上几百米就到了这座山峰——舞剑峰的峰顶了。峰顶之上,往往可以俯瞰群山,远处的山坳里还有一处院落,房屋就像是古代的四合院。连绵的山脉十分雄伟。
从山上下来已经是天黑了,我用小米5C拍了几十张照片,已经只剩下不到30%的电量。为期半天的盘山之行到此结束了,遗憾的是没有攀登完其他的山峰直至最后的挂月峰。一路的景色,让我们都感到了很少有过的心旷神怡,在城市里待的太久了,真的需要抽出一点时间来接触真正的大自然。
最后更新:2017-10-08 19:5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