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138 返回首頁    go iPhone_iPad_Mac_apple


馬化騰曾將騰訊作價300萬賣掉無人敢接,如今市值翻了57萬倍

根據最新出版的由財經作家吳曉波主編的《騰訊傳》中記載,1999年下半年,也就是在QQ(原名OICQ)誕生不足一年的時間,馬化騰曾考慮將騰訊出售,作價300萬元,四處奔波尋找買主,卻無人敢接。

當時OICQ剛剛誕生,隨著注冊用戶地急劇增長,在誕生9個月時,注冊用戶就超過了100萬,這完全超出創始團隊最初的預測,暴漲的用戶帶來的昂貴的服務器的增加,使得早期QQ就像一個吸血精靈一樣幾乎榨幹了騰訊的所有現金流,無奈之下,馬化騰第一次動了賣掉騰訊的念頭。

然而,四處奔波尋找買家之後,最高出價的買家隻給60萬,天哪?沒錯,偉大的騰訊公司當年在國內主流“投資者”眼裏隻值最多60萬?

在當時,QQ的前身OICQ無疑是國內最具潛力、成長最快的即時聊天工具,然而究竟是什麼原因,讓這樣一家偉大的公司,廉價到無人敢買呢?答案隻有一個,那就是:看不懂。

是的,當時包括馬化騰在內的創始團隊,沒有人知道QQ(OICQ)該如何盈利,當時還沒有找到好的盈利模式。

騰訊早期的QQ版本

當時騰訊的房東——深圳賽格集團的副總回憶說:“馬化騰找了我們好多次,那個時候也沒有投,沒有投的原因是什麼呢?這玩意看不明白,當年如果投了,至少可以增值幾千倍……”

按照當時馬化騰的300萬開價,到今天的騰訊市值1.91萬億港元,粗略估計增值57萬倍,你沒聽錯,如果當初你投資1萬元,那麼回報你的就是5.7億元。對於投資者來說,看不懂,是最大的悲哀。

後來,馬化騰通過借來的幾十萬元,以及幾個月後的IDG和盈科入股,讓騰訊強撐著走進了那個艱難的互聯網初冬。

再後來的2000年,互聯網寒冬正當時,馬化騰再一次撐不住了,所有的資金都用來喂養這隻饑餓的小企鵝。無奈之下,馬化騰找了搜狐的張朝陽,找了新浪的王誌東,找了雅虎中國,卻統統被拒絕。而當時QQ的注冊用戶已經有幾千萬,馬上破億,卻沒有人能看懂QQ的未來。

後來是南非的MIH雪中送碳,將騰訊估值6000萬美元,當時的香港盈科李澤楷(李嘉誠之子)將騰訊的20%股份轉讓給MIH,獲得11倍的收益,而後來的MIH的投資回報率至少以千倍來計。

曆史不忍細看,當年那個被投資人拋棄的、徘徊在互聯網邊緣的騰訊公司,如今已經成長為中國乃至世界上的互聯網巨頭,亞洲市值最大的互聯網企業。那些我們看不懂的模式,往往蘊含著巨大的潛力,這,需要眼光和智慧!

像騰訊致敬!

【向上思維】用向上的思維方式,打造向上的美好人生!

最後更新:2017-10-08 06:26:43

  上一篇:go 高圓圓、劉詩詩孫儷等短發比長發更美更時尚的女明星
  下一篇:go 林更新趙麗穎粉絲互撕起來,林更新約王思聰玩遊戲又被校長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