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160 返回首頁    go iPhone_iPad_Mac_apple


試駕阿爾法 羅密歐Giulia 讓愛做主

試駕阿爾法·羅密歐Giulia 讓愛做主

鳳凰汽車·搶先試駕 在意大利開了幾天車,終於明白開快車對於意大利人就跟吃Pasta喝Espresso一樣,是必不可少的生活必需品。這和大多數中國人更喜歡吃米飯一樣,倒不是說別的主食不夠出色,但這種平淡無奇習以為常的生活習慣,其實暗中映射的是你對一種事物潛移默化的熱愛。

阿爾法·羅密歐終於來了!今年4月,意大利運動豪華汽車品牌將帶著他們最新的作品Giulia登陸中國。按照車身尺寸劃分,Giulia與寶馬3係、奔馳C級同級,但這不重要。重要的是Giulia的高性能版本四葉草Giulia QV以7分32秒刷新了四門轎車在紐北的圈速紀錄--不僅以20多秒的優勢領先M和AMG,還逼平甚至幹掉了一眾真正的超級跑車。

性能數據和測試成績驚人,阿爾法百年曆史和數不清的獎杯也在強勢背書,問題是,在競爭激烈的中型豪華車市場,我們還需要新來的阿爾法·羅密歐嗎?

其實應該說:為什麼不呢?

看膩了鋪天蓋地的BBA,意大利式的設計簡直是一股清流

嚴謹理性的“德味”擅長打造世界上最好的工具,意大利人的汽車怎麼看都不屬於工具的範疇。Giulia周身散發著亞平寧式的熱情、性感和嫵媚,就像卡普裏的檸檬、那不勒斯的陽光和西西裏的海水,並非必須,卻能激發愉悅的心情,並因愉悅而萌發出占有欲。

有人說Giulia像意大利姑娘一樣比例完美楚楚動人,它不靠嘩眾取寵,也沒有濃妝豔抹,但它有一種魔力,讓你看到它就不由的嘴角上揚,然後說服自己繼續往那裏看......

素顏的魅惑力已令人招架不住,稍施粉黛的四葉草有多大毒性可想而知。但別以為這台在紐北無敵快的四門轎車是一副殺紅了眼的惡魔像,它的速度感以一種既優雅又不失挑逗的方式呈現出來。這觀感很奇妙,不需要坐在駕駛座上勐踩油門,隻要看著它靜靜的停在自家門口,心中的滿足感好似已擁有全世界。

某種程度說,停在路邊的Giulia有更大的誘惑力,因為這時人們有機會上前去觀看它美好的細節,比如極具阿爾法特色的五圓環輪圈,以及車尾下方的擴散器。

它拿的冠軍比誰都多,也比別人更懂什麼叫駕駛樂趣

在美到不可方物的身段下,Giulia 2.0T基礎車型僅僅1429kg的整備重量讓它成為了同級別同等動力最輕盈的車,我記得上一次這個級別大聲背書輕量化的是凱迪拉克ATS--它1.6噸多一點兒的淨重比寶馬3係輕了幾十公斤。

然而意大利人出手更狠,Giulia一下將輕量化優勢拉大到200公斤級別,這讓它在動力、操控、駕駛樂趣方麵的優勢瞬間爆發。200馬力的2.0T發動機完成0-100km/h僅需6.6秒,和對手們的高功率版本已相差不多;而280馬力的高功率版2.0T發動機僅需要5.3秒,就更不用提3.9秒破百的Giulia四葉草版本了。

跑起來奇快,但比數字更吸引我的是引擎的出力特性,2.0T渦輪增壓發動機的響應遲滯並不明顯,而且也不像大多數2.0T發動機在中低轉速區有明顯的爆發。Giulia的四缸渦輪增壓動力被調教的更像一台自然吸氣發動機,牽引力釋放隨著轉速升高逐步遞進,如果按照開德國人習慣輕逗油門可能覺得這車有點“肉”,所以請把油門稍微多踩那麼幾個毫米,讓轉速表指針在3000rpm以上的區段徘徊,哈哈,那可真是美妙的時刻。

換擋杆旁邊的“D.N.A”旋鈕能幫助駕駛者進一步完善與Giulia的交流方式,所謂的“D/N/A”其實就是運動、普通和節能駕駛模式。有駕駛模式選擇不新鮮,但阿爾法·羅密歐的駕駛模式將涉及全車總共15項指標的調整,這意味著不同駕駛模式下車的個性會更鮮明。

另外阿爾法的“D.N.A”借鑒了法拉利在賽道上的經驗,我不知道他們具體從法拉利那學到了什麼,但我的身體認為Giulia的節能模式=其它車的正常模式,Giulia的正常模式=其它車的運動模式,Giulia的運動模式=有毒會上癮。我倒不是說阿爾法·羅密歐把Giulia弄成了一台有兩扇後門和五個座位的法拉利,它沒那麼嚇人。

每次感知到車尾要往外甩時,我的嘴角是上揚的。我清楚Giulia在用這種方式取悅於我,而同樣的事情發生在法拉利或蘭博基尼上就是恐嚇了。我確信阿爾法·羅密歐或者說意大利人對駕駛樂趣的理解不同於其它廠商,簡單的總結一下:阿爾法的駕駛樂趣是“分享”,其它車的駕駛樂趣需要“索取”。

怎麼理解?就是說阿爾法·羅密歐在讓你體驗對身體、心靈的刺激時,不會強加給你汽車自身的存在感。比如它的方向盤,非常輕,輕到讓我想起幾年前的奧迪A4L。的確,Giulia也用著時下流行的電子助力轉向,也談不上多清晰的路麵回饋,上車後拐第一個彎的時候我還有點小失望--“No,這沒手感”。

好在這次試駕全程在封閉跑道上進行,第一圈下來我就意識到Giulia的轉向在這種環境下真是超級好、超級受用。它的方向盤回轉特別快,打滿到底隻用一圈多一點點;擁有專利的前懸掛結構在轉動方向盤時能讓轉向響應體驗提升20%,這些綜合起來的結果是Giulia能做到指哪打哪,響應快到不僅能跟上你的雙手,也能跟上你的心。

在一個濕滑的左彎我加多些油門讓車尾甩出去,然後方向盤往右一偏,在享受車尾微妙滑動的時候才意識到前麵還有一個更急的左彎,並且設置了出彎後迅速靠到跑道左側的雪糕筒......憑經驗預測,下一秒我要麼衝上草地要麼把雪糕筒撞飛,但心裏有個聲音說壯著膽試一次吧,於是輕點刹車然後油門踩深,方向盤左轉90°左再立刻再切回右轉90°......

Giulia晃了兩下肩膀,滑過第二個左彎並貼身閃過雪糕筒,四條輪胎在有積水的跑道上留下的痕跡很快被抹消到看不見,但那一瞬間的記憶和感覺可能要在我腦海裏存在很長一段時間。短短幾秒,我曆經了遊離於可控與失控之間、麵臨讓人心驚肉跳的未知、和勇敢麵對並掌控住全局的過程;也讓我的心境從不恭、忐忑、驚悚再到欣慰。電子輔助係統和懸掛、輪胎都功不可沒,我也要感謝Giulia靈敏輕盈的方向,它把我放手一搏的意圖毫無保留的傳給車輪,我心裏很清楚要是差一點就是另一種結果了。

見我的車橫著從兩隻雪糕筒之間衝出來,前麵帶隊的意大利人居然沒有減速,事實上他們跑得更快了......快到跟在我後麵的兄弟不久後從視野裏消失了。然而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很意大利--他們壓根就沒想慢下來等我們!於是我隻能在接下來的兩圈裏用同樣凶狠的速度殺入那個組合彎......回到休息區我發現,剛才全身高度緊張的情況下,輕手的方向盤著實幫我省了不少體力,於是我體驗到這種設定平時不太容易被解鎖的一個好處:他們問我歇會兒要不要再開一輪?

這還用問?我一點兒都不累,對不對?

賽道讓我確信Giulia是一台底盤功力深、調教夠大膽、開起來有十足刺激也能給你滿滿成就感的運動型四門車,但我並不敢確定它那輕手的方向盤在日常通勤的狀態下是否符合你對“運動轎車”的期待,畢竟阿爾法輕盈而鋒利的設定與寶馬3係、凱迪拉克ATS那種重手又綿密的回饋感截然不同。

8AT變速器來自ZF,與2.0T或四葉草的雙渦輪增壓V6發動機配合都堪稱完善:在賽道上開反應快,降檔積極主動,隻是低速慢行的時候偶爾出現猶豫不決。280馬力的版本比200馬力版本增加了“瑪莎拉蒂同款”的巨大換擋撥片,在運動模式下使用它帶來的樂趣可能超過額外的80匹馬力,說實在的就衝著這兩個大撥片我就會毫不猶豫的選擇280馬力版本。

它不是“機器”,它有血有肉有情感有個性,你得學著去愛她

Giulia四葉草版本被冠以“一輛可以天天開的法拉利”,其實現在法拉利的一些GT車型也可以天天開,而阿爾法就是阿爾法,它不是法拉利,也不必成為法拉利,盡管那台V6從血緣關係上的確和法拉利頗有幾分關聯。我喜歡它不施加給駕駛者壓力,順從親和,要瘋一把也玩得起來的性格。可惜賽道上大雨,沒機會讓性能彪悍的QV徹底跑起來,我隻能說它的聲音比我預想的略微低調了一些,不像C 63 AMG那麼炸街,動力好又不爆裂,舒適性也OK,不管它是不是法拉利,我都願意天天開它。

當然,這句宣傳口號也道出Giulia的另一個特點,它的實用和空間是可以滿足日常需求的,這一點法拉利很難照顧周全。長度4.64米、寬度1.86米、軸距2.82米,在歐洲Giulia比它的競爭對手們稍微大一些,在米蘭狹窄的市區它已經算是相當大的一款轎車了。

後排看上去不很大,但做成年人完全沒問題,行李廂也夠用,隻不過它的同行們到了中國統統玩拉長,所以看重空間的買主請繞行。阿爾法隻屬於駕駛者,連中控台的液晶屏幕都偏向駕駛座。這個特征曾經寶馬也用過,但近些年3係變得一代比一代顧家,這個傳統也消失了,反而意大利人在這個問題上比德國人更堅持原則。

為了凸顯與ABB競爭的豪華品牌身份,中國規格的Giulia在意大利人看來屬於壕配,標準版就有電動調節真皮座椅,中高配車型還有全景玻璃天窗以及一大堆這個級別車應該有的高科技。車內氛圍對的上豪華轎車的視覺和觸覺觀感,當然也要做好這個心理準備:別和奔馳拚豪華、別和奧迪拚精致、別和寶馬拚人機工程合理性,這台車要的是“感覺”,隻要感覺對了其它都好說。

“感覺”來自深邃的雙炮筒儀表和“法拉利同款”集成點火啟動按鈕的方向盤,略顯遺憾的是中國版車型豐富的舒適配置稍微影響了阿爾法·羅密歐這種特有的、令人向往的“感覺”,主要是銷往中國的車型標配電動座椅,它的坐姿比當地市場更受歡迎的手動調節座椅高出一截。

其實,手動座椅超低的坐姿與四葉草版本的桶形座椅接近,駕駛者的重心更低,同時也騰出更多頭部空間,我試過一次便深深的喜歡上那套樸素的手動座椅。當然作為初來乍到者,阿爾法·羅密歐選擇迎合主流價值觀也可以理解,希望這可以讓Giulia在中國的路更有贏麵。

來到中國的阿爾法·羅密歐也有一些類似瑪莎拉蒂的定製體驗,這包括極其豐富的外觀和內飾顏色,以及可選的內飾材料。能定製一台屬於我的Giulia,這算是阿爾法·羅密歐給中型豪華車領域帶來的一股新風,也看得出與瑪莎拉蒂和法拉利進行深入的合作後,阿爾法·羅密歐不僅更懂得駕駛狂熱者,也懂得討好風騷多金的時尚人士了。

當然,意大利車在看重“規矩”的豪華車市場勢必是特立獨行且相當異類的存在,這台將全部注意力集中在如何讓駕駛者更爽更開心的轎車,比起它的競爭對手們顯得更純粹、更專一。當然,這也意味著Giulia不像對手們那樣麵麵俱到,但這也正是阿爾法·羅密歐能夠在愛車人心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原因。一事精致,足矣動人,這是阿爾法·羅密歐的生存之道,也是讓人深愛它的原因。

最後更新:2017-10-08 01:08:00

  上一篇:go “最美國產車”吉利汽車被用作警務用車,奧迪A6下線,國產崛起
  下一篇:go 瑪莎拉蒂Alfieri 搭a6動力,特斯拉完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