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649 返回首頁    go iPhone_iPad_Mac_apple


你好!MiFID II 再見!暗池交易

  MiFID II昨日(1月3日)正式實施,這一場意義非凡的金融改革將對整個歐洲金融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在這場改革浪潮中,MiFID II的一些重磅措施,如交易報告透明化,對機構投資者而言,影響重大,因為透明化意味著一些原本隱藏在市場“暗池”中的交易都將被“曝光”出來。

  MiFID是指“歐盟金融工具市場指導”,即Markets in Financial Instruments Directive的縮寫。MiFID問世於2007年,其製定的四大基本原則是:透明化、高效性、一體化、公平性。2014年6月,歐盟官方公報公布了修訂版的MiFID,也被稱為MiFID II。

  MiFID II是MiFID的升級版,相比於MiFID,MiFID II的一大突出特點是在金融公司交易透明度和問責製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在監管的範圍上進一步擴大了,對投資者保護加強了。

交易報告與暗池交易

  MiFID II要求金融機構(無論大小)都要提交交易報告,此舉是為了將所有的交易平台都納入到監管範圍以內,包括高頻交易,衍生品交易和大宗商品交易,這些領域在過去受監管程度都較低。

  此外,MiFID II對交易報告要求更加細節化、更透明化,讓投資者可以充分了解到他們的交易對手方是誰、他們是和誰在做交易。這一做法可有效地打擊內幕交易、秘密交易,並強化對“暗池流動性”(dark pool liquidity)市場的監管。

  MiFID II要求,做市商和交易平台必須根據其交易量來明確自身的業務類別(根據Systematic Internalize分類)。

  暗池市場(dark pool market)是機構投資者執行大額批量交易的市場,暗池交易並沒有直接接入正常的交易市場。在暗池交易中,買賣雙方(通常是機構投資者)匿名配對進行大宗交易,這種交易運作並不透明,不會展示買賣盤價及報價人士的身份,也不會向公眾披露已執行交易的詳情,這對機構投資者非常有利。暗池交易在近幾年裏大規模大範圍地擴張,很難追蹤。

  通過Systematic Internalize分類來對暗池交易進行監管,這樣可以保護投資者免受被一些道德缺乏、身份不明的交易對手(機構投資者)利用或侵害利益,這對廣大的普通投資者來說,無疑是非常有利的。不過,這一做法也會極大地影響到機構投資者的策略,這些處理大額批量交易的機構投資者可能不得不改變策略,因其“私下交易” (private trading)的優勢因MiFID II的推行而喪失。 私下交易,是指不公開買賣,往往涉嫌內幕、秘密交易,暗池為私下交易創造了溫床。

  小型的金融機構也要可以從MiFID II中受益。MiFID II促進了市場公平競爭,防止大金融機構因其規模優勢而從暗池交易中獲利。

  對整個金融行業而言,MiFID II可以有效降低市場崩盤風險,因為交易報告的透明化可以壓製高頻交易,高頻交易容易人為地造成價格大幅波動。

  對交易而言,一些交易者擔心這些監管新規會影響到自己收益水平,也有人擔心會影響個人交易能力。而從另一方麵看,MiFID II在投資者保護上做出了更嚴格的規定,這也給予了投資者更強的投資信心,可能會激發投資者的熱情。

(責任編輯:DF134)

最後更新:2018-01-04 15:54:14

  上一篇:go 從默克爾新年致辭中 一窺歐元兩大危機
  下一篇:go 交易商:美元/日元1月4日走勢分析